蔡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1~ 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在附录中列举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如此大量而又具体的要求,足以体现古诗词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的确,古诗词字字珠玑的言辞特点、浑厚深远的文化背景,决定着它不管放到哪个年代,都是语言文字中的精华;然而,古诗词的学习对象却是小学生,是一群生理和心智正处于稚嫩成长期的孩子。一个极深远,一个极浅近,一个极“语”,一个极“小”,如此巨大的悬殊,造成了古诗词教学中一对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亦是古诗词教学的难点所在。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的教学为例,试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体现“小”“语”的特质。
一、做一个小小的诵读者——熟读成诵,初感诗词韵律
古诗词不同于白话文,让人一看便能明白写了什么。古诗词的语言极其精练,富有节奏;另外句与句之间往往又暗合了某种韵味。这些都是诗人的匠心所在。如《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的出现,给整首词带来了节奏的变化,显得轻松活泼。要亲近这样的韵律,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是不二法门。教学时可设计如下朗读:自由读整首词; 捧着书本读; 学着古人摇头晃脑读; 听古词新唱,有滋有味地读; 读无字天书(即背诵)。这五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反映的是整个熟读成诵的内在规律的序列性,由读到诵,由读熟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的体验也由单调变得丰富,从而借助读实现由表及里。
如此设计也是暗合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特点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真趣味。反复朗读,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可能会产生厌倦感,但不这样读,便容易断裂朗读的层递性,达不到熟读成诵的效果。所以结合小学语文“小”的特点,需要用一定的趣味来推进学生的学习,“捧着书本读”“摇头晃脑地读”“听古诗新唱”“读无字天书”这些朗读形式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不厌其烦地进行反复朗读,更重要的是每次朗读都是基于文本的素读,学生在这样一遍遍的朗读中,真实地寻找着那种韵味和节奏。
(2)古韵味。古诗词必定有“古”味,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味道、历史的味道。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不同文体的教学要有不同文体的个性,童话要有童话的味道,说明文要有说明文的味道,古诗词也要有古诗词的个性味道,而古韵就是古诗词教学的味道。“学着古人摇头晃脑地读”“在诗情画意中听唱并朗读”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朗读的形式,更是这种仪式感背后的文化情怀,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使学生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诗词的意境美,在学生情感层面上拉近了与古诗词的距离,走近了文本。
二、做一个小小的翻译者——解疑释惑,盘活诗词妙言
古诗词言辞简明凝练,画面感极强,感情表达极其含蓄,真可谓一字一意境,一句一段情。也正因此,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这些古诗词的表达特点,也常被视为学习古诗词的主要障碍,不过从事物具有两面性的原则来看,这些又恰恰成为学生调动自身语言库进行语言实践的最佳契机。于是,《渔歌子》诗意解释环节可进行以下设计。
①先学:在充足的时间内,借助注释,自己尝试着说词意,发现并留意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②小组助学:小组内轮流说词意,并求助解疑难。学生通过说和听,有可能加深了对词句的理解,有可能解决了自己的疑问,有可能又发现了新的疑问。
③展学: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先汇报已会的,再提出不会的,其他组进行补充或者释疑。学生通过对疑问的共同探究和研读,明了古诗词的解释须兼顾整幅画面,根据情况添加语言。
在展示学习成果时,教师适时助学,在看似无疑处寻找疑问。指向“桃花流水”所蕴含的整体画面感;指向“斜风细雨”所表达的化无形为有形的秘妙。
在看似简单的合作学习背后,它其实遵循的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先学,小组助学,展示学习成果,师适时助学,这样的学习进程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比较好地实现了目标的层层推进。
(1)激活了学生的语言。学生对古诗词的接触可以从小学入学第一课开始算起,有的甚至在幼儿园时期便有涉及,所以古诗词这类文体对于学生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这种表达现象便成了学生极想挑战的难点,半模糊半清晰、似懂非懂的心理认知,使解释诗词大意天然地成了极好的最近发展区。需要学生尽可能地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需要学生尽可能地组织自己的表达逻辑,需要学生尽可能突破自己固有的表达习惯,需要学生尽可能审视自己的语言表达,再加上彼此合作探究的学习,极易营造出紧扣语言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在原有的语言基础上逐步得到螺旋式的发展。
(2)内化了诗词妙言。古诗词之所以经典,不仅仅在于其厚重的人文性,也在于其精练到极致的精妙语言,这点从写作者习以为常的引用名言警句便可见一斑。而语言的真正积累必然是建立在对语言反复推敲的基础上的。此环节中学生有了充分的语言实践,说和听均不下三次,且不重复,一次比一次说得好。同时,学生进行了反复的质疑解疑,充分发挥了自我调节和合作学习的作用,在交流中解答疑问,又在交流中产生疑难,难度的提升,意味着收获的丰富。此外,学生在质疑中提升了语言的敏感力。学生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所欠缺和忽略的,必须获得教师的指引。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的确存在这样的现象,关于“斜风细雨”的理解,学生普遍是想当然的,“斜斜的风细细的雨”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结果,集体忽略了其诗情画意的化无形为有形的表达效果。通过引发学生注意,产生疑问,带着学生深挖语言现象,使其真正感受到语言的表达效果,体验到古诗词的秘妙。
三、做一个小小的吟诵者——品读意象,感悟诗词内涵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这种境界寄托在诗词的意象之中,是诗人在创作时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词中的意境美,要充分调动想象,进而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在与文字相遇的过程中触摸诗词的灵魂。在品读《渔歌子》的意象时,可进行如下设计。endprint
①想象作画:根据学生对景物的想象,在近乎画布的PPT上通过“景物”(文字)重现,还原画面,感受词中有画。
(在交流中学生想象:轻盈飞翔的白鹭 自在肥美的鳜鱼 悠悠的桃花 潺潺的流水 悠然垂钓的渔翁……)
②引发对“不须归”的思考。
(所有景物都已画上,唯独不须归,为什么不须归? 层次一:景色之美,令人陶醉,词人不须归。层次二:更是悠然自得的生活。)
③再隐词,吟诵《渔歌子》。
意境的感悟必然是学习古诗词的难点,但同时也是领悟一首诗词的关键,无法回避,也不容回避。为了更好地感悟,以上三步遵循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采用了涉及想象的三个策略,即:以举象,重移情,贵入境。
(1)举象。指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进行画面想象,从而体验情感的过程。就像本环节中还原画面的过程,“苍翠的西塞山”“盛开的桃花”“潺潺的流水”“悠然垂钓的渔翁”……学生在较为丰富的想象中体验美景,感受“词中有画”。
将诗词描绘的画面通过想象再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学生不仅对文本有了更深的感悟,还培养了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古诗词阅读的方法,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2)移情。这是个心理学概念,指一种投射。对于阅读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将自己以往的体验融合在新的角色上,从而自觉地体会诗人的所思所想。本环节中引发学生走进词人内心追问:“为什么不须归?”就是如此。
(3)入境。指在阅读中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构筑的情境,通感似地想作者所想,思作者所思。结合词人的人生经历,联想词人当时的心情,学生便能更好地体验作者的心境,并在吟诵中有所体现。
通过如此层层递进式的想象和感悟,学生在连续的追问下,不断地向诗词要答案,向词人要答案,向自己要答案,思维的缜密和深刻就是在这样的推进中实现。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又通过最直观的方式——吟诵来表达。
四、做一个小小的思考者——立足当下,寻味诗词人生
古诗词承载的往往是文化。字数不多的古诗词包含着诗人深邃的情感、独特的人生经历,有时还折射时事的变迁、民族的文化。正是这些承载的元素,相比较于其他文本,古诗词有了更多元的解读,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解读,不同年龄层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作为古诗词学习的课堂结尾,不画句号,要画逗号、省略号。因为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不同年龄阶段,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对同一首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也是存在不小的差异的。
任何一首诗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都是可供再次品读和玩味的,甚至应该结合自身人生阅历的丰富去不断寻味的。于是课堂的最后可设计如下。
(1)可留味。古诗词的简短精练,留给吟诵者的是韵味,是画面,也是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如:《泊船瓜洲》的“明月”;《枫桥夜泊》的千年“钟声”;“请君试问东流水”的寄情于“水”等。这些极其厚重的文化不是简单知道便成的,它应该作为一种意象深植于学生的心灵,所以要留味于心。
(2)可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学习,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能力;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人生课堂中有更大的收获。考虑到《渔歌子》整个江南意象的呈现,对于词人来说,又蕴含着对“天人合一”道家哲学的诉求。所以,在教学时分成了两个步骤学习。
①吟诵悟境:师生配合吟诵,相和《渔父歌》,感受兄弟情谊。
②回味存疑:依然不须归,这又是为何呢?
对于一群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他们当下的理解和感悟,我们不能强求他们过高地界定诗词的内涵,我们的教学必须尊重这样的认知规律来实施。整个教学环节利用师生相和吟诵,渐入情境;语言的反复,引发冲突;板书的动态呈现,直观印象。既点明诗词的学习需要人生阅历的丰富,又蕴含学习是不断求疑的过程的真理。
让小学生学习真正属于小学生的古诗词,即在深远厚实的古诗词内涵的烘托下,带着仅是孩子的学生浸润其中,读读悟悟,悟悟读读,激发其学习兴致,感受诗词意境,寻味诗词人生。让学生汲取独属于他的诗词妙言,积累内化语言,经历不断更新的生命存在。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农村小学校 3112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