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荣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中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此次会议把职业教育又提高到了一个战略位置,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作为一名中职教育者,对中职教育的未来充满期望的同时,又看到了中职教育长期以来并未真正从过去的泥沼中走出来,投入新的改革浪潮中,其中便包括中职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师常常为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殚精竭虑,结果却是高耗低效。因此,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率便成了当务之急。
一、角色转换,把课堂还给学生
中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不统一、不固定,活泼好动,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毫无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往往是左耳听右耳冒,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无动于衷,一问三不知,基本上谈不上教学互动,更说不上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试而教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舞台只属于教师一个人所有,教师仍唱主角。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结合体,只“教”的课堂恰似一潭死水,无生气而言,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行积极引导,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乐学、自己好学起来,做课堂的主人,才能使“教”与“学”真正统一。
二、分层教学,把课堂延伸室外
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良莠不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同种教学方法势必事倍功半。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讲授难易适中的课程,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只有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消化吸收稍难的内容和问题,学习稍差点的学生又不会因为太难而产生退缩和厌学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赶超学习好的学生。
根据职业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之外,把目光投向更远更广阔的外界,把课堂延伸至室外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最真实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三、自编教材,突显职业特点
中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是实用性的技能型人才,既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又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的内容与普通中学相差无几,并没有真正突显中职教育的特性。因此,教材编排应力求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的统一,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要求,为培养全方面复合型人才服务。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编排过程中,既要编排一些与职业相关的文章,增加学生的技术技能,又可以编排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職业道德素养的文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巧妙地把语文的学科内容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加深对职业技能的了解,使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以人为本,情感教育寓于教学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有丰裕的物质生活,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得有的孩子性格孤僻、自私自利、厌学弃学、没有爱心、没有集体荣誉感等等。情感的严重缺失使他们凌驾于一切之上。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也非常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却忽视情感的培养。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教师常常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而苦恼。其实,通过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产生的效果远比其他学科要好上很多倍。语文课文承载着多种情感信息,教师因势利导将这些情感因素融入教学中,真诚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把握。学生在所学所感所悟之后摒弃和转化消极情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渐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
综上所述,有效地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率和中职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教师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人将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为中职教育的明天献力献策!
(黑龙江大庆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