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佳男
1.微信、微博传播的迅速性
微博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它基本上采用的是人际传播的传播模式,不需要采访、编辑、审核、发版等环节,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信息,使得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大为提高。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发生火灾的事件,最早就是通过微博传播开来的;在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最初时刻,一个微博名叫“Kayne”的年轻人,利用微博,第一时间发布受灾消息,让外界知道这场可怕的灾难,被网友称为“报道灾情第一人”。
2.微信、微博传播的互动性
微博、微信用户不仅能通过手机、互联网快速发布信息,还可以迅速发表评论和感想,微博、微信信息传播互动性超强,互动过程基本跟随新闻事件发生的始终。而传统的电视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互动机制较弱,往往依靠简单的读者来信、热线电话等形式进行信息反馈,并且反馈大多是滞后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所以,微博、微信这种能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终端发布信息或者发布评论的互动优势,是传统电视媒体难以达到的。
3.微博信息传播形成的舆论新力量
微博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主流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主导的舆论格局,推动了舆论新格局的发展。微博不仅成为舆情的发源地,更成为舆论的发酵地和新闻事件的舆论高潮漩涡圈,例如,2013年6月发生的“延安城管爆踩商贩头部”事件中,正是因为微博爆料附带的视频清晰记录了城管暴行,让网友惊呼“暴力执法堪比黑社会”并迅速转发,才使舆情在最短时间内被引爆。
“微动力”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助推剂,微博信息传播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对于新闻真相的探究,对于黑暗污浊现象的批评,形成了一种推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改善工作的压力,推进事情解决的进程。
微博、微信的迅速崛起,带来的不仅仅是传播形态的改变,也深刻变革着信息传播的格局,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电视媒体该如何继续辉煌,掌握信息传播的话语权呢?
1.开放包容,联手微博、微信加强互动
主流媒体利用微博等新媒介手段正在形成新的发力点,例如“人民日报微博”最先爆料的湖南“上访妈妈”唐慧被劳教一事引起社会巨大反响,“新华社中国网事微博”三问殴打空姐案真相,最终推动了事件的解决。电视媒体也要利用微博、微信,加强信息传播的互动性,现在电视台各档节目都拥有官方微博,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群,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与节目实现互动,例如《正在行动》在2013年供暖之初,发布了“供暖征集令”,曝光供暖不达标情况,很多观众通过微博、微信发来了自家房屋的温度情况,随后栏目又策划了房屋长毛征集令、燃气征集令、不文明的交通现象征集令,都引起了观众广泛的关注与参与。
2.保持特色,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与引导功能
“微”时代下,每个人都是发布者,就没有了传统媒体的“守门人”,同时微博、微信里有大量的匿名的人群,他们发布的信息往往和他们的身份一样无法证实,由于管理疏松、审查不严密、可控性差,也让网络新闻的真实性难以分辨。这时候,电视媒体自身的权威性以及新闻评论节目的深度就凸显了出来。电视媒体集中性、系列化、深度化的报道与评论更易在主流观众群中产生舆论引导力。
在微博不断走红、微信异军突起的“微”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绝不能坐以待毙,而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包容接受它们,并且充分利用它们为传统媒体服务,同时把自己的传统媒体的深度、广度、专业、系统及权威等方面的特色发挥出来,才能掌握信息传播的话语权,更好地履行舆论监督与引导职能。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