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习近平十分喜欢读书,从中国四书五经到国外的文学名著,以及历史、哲学、政治书籍,他均有涉猎。从他的书单或许可以观察他的执政理念、思维方式,以及目前的工作重心,由此或许可以为当前中国发展与改革的未来路径提供一种观察。
小小书单里的大乾坤,且看且观察。
习近平曾在接受俄电视台专访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虽然自担任主席起,个人时间都被工作占据,他也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但是读书仍是习主席在繁忙之中坚持的生活习惯。
在不久前结束的11天访欧之行中,习近平无论是着改良中式服装,引诗词古文,还是谈欧洲名著,文化味贯穿始终,可谓是一路文化一路诗。
爱读书的习近平,平时都在看哪些书呢?
推崇儒家经典,重“修身”与“敬畏”
在习近平的书单里,他最为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古籍,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文史笔记,皆深有研读。
习近平在很多场合,都强调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引《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领导干部要好学、乐学;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诫领导干部学习中善于思考;引《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谈学习与实践。
中华传统自古确立了“格物致知”和“知以修身、治人、治天下”的治世观,这使习近平深刻认识到“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因此,习近平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其中,把“学习型”放在了第一位。
学习不仅致知,还以修身。“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中所宣扬的德行观。以此为源,习近平也多次对官员干部强调,要注重品德与修身。2007年,习近平用《论语》中的“百行以德为首”,《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王安石的“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强调官员要注重“以德修身”。
为官之道,首在政绩观。《左传》从国家兴亡的高度阐述了“民”的重要性,《尚书》有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从中,习近平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2005年,他引“政绩之本,在于为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告诫为政者要体会民心,并引《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强调“为民”的根本性。
在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谈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其典故出自《论语·季氏》。对于作风问题,他也深刻认识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因此这也反映出,自他执政以来“老虎”“苍蝇”一把抓的反腐力度与坚定决心。
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
习近平谙晓中国传统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也是他关注的领域。
1998年第7期《当代人》杂志刊登了习近平吊唁贾大山的文章《忆大山》。文中,习近平谈到贾大山的小说《取经》,并说“我曾读过几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
贾大山的《取经》《花市》等作品所体现的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深深的热爱和关注,正是习近平最有共鸣与心神契合的地方。
2013年2月,习近平会见了连战,以及随访的包括星云大师在内的台湾各界人士,习近平特意表示,“大师送的两本书我都看完了”。
台湾佛光山的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于2012年底和2013年曾送予习近平两本书,一本是星云大师的专栏文集《迷悟之间》,共12册,囊括了人生、社会、职场、生活、励志、修身、成功、智慧、读书、信仰、做人、处世等方面的内容。
另一本是其口述历史作品《百年佛缘》,一共9册160余万字。讲述的是星云大师八十多年来的生命历程,并穿插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坎坷命运。
读星云大师的作品,或许正是分享这位大师对于生活的大智。正如习近平提倡领导干部应该了解一些文学,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
涉猎外国文学与历史、政治、哲学类书藉
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一起出席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式,并致辞说:正是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让不同国度的人们知道了中国的孔子、德国的歌德、英国的莎士比亚。
世界文明的交融,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文学作品。在习近平的书单中,不乏许多外国文学作品。这次的欧洲之行中,习近平频频提及西方人熟悉的神话文明故事和文学名家,展现了其广泛的知识面和阅读量。
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他说:“有些人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魔鬼“墨菲斯托”是歌德小说《浮士德》中的反面主角。习近平用它来形容西方一些人对中国的误解。引用家喻户晓的德国名言和实例,直抵人心,让西方人产生共鸣。
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一口气提到了“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巴尔扎克、雨果”等十二位法国的文学巨匠。习近平说,阅读这些大家的作品,让他“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冉阿让、卡西莫多,以及《羊脂球》中的艺术形象“至今仍栩栩如生地存在于我的脑海之中”,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也让习近平“头脑充满了无尽的想象”。
在这之前的一个多月,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也提到数位俄罗斯文学名家。“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对于习近平和他同时代的中国读者,俄语文学、苏联文学曾经是他们这一代人年轻时最重要的读物,是窥见欧洲文化和文明的窗口。
在习近平的书单里,作者有以孟德斯鸠、卢梭为代表的欧洲哲学家,有圣西门、傅立叶这样的社会主义先驱,也有马尔库塞这样的思想大师。读思想哲学类的书,对习近平来说是“加深了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
习近平也不只一次强调要读历史,“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对习近平来说,读历史、政治类的书让他“丰富了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思考”。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中,也提到读过关于法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描写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其中,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就是最著名的一本。这本书探讨法国大革命。这本书也曾经被包括王岐山在内的领导人共同推荐,为当前中国的反腐与改革提供了一种参照。
(杨凤池荐自《文史博览·人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