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章
四川省眉山市辖5县1区,其中彭山县、东坡区属平原地区,仁寿县、丹棱县、青神县属丘陵地区,洪雅县属山区。幅员面积7140平方公里。眉山地处成都经济区核心层,是《成渝经济区规划》的成绵乐经济带的新兴经济体,是天府新区南部区域的节点城市,整体纳入了《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规划》,整体进入成都市一小时经济圈。眉山建市后,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由传统农业市转化成工业市、服务业市。实现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15.62万人,转变为产业工人8.9万人,转变为三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3.57万人,转变为现代农业业主1661户。
在眉山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依托本地资源、经济、文化、旅游优势,强化城镇带动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以城为主、以工为主、以农为主、以游为主”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加快农民向城镇居民、产业工人、现代农业业主和三产经营(从业)者转变,实现农民有资产、有岗位、有技能、有保障,探索出了一条农民转化成为城镇居民的成功道路。
以城为主统筹城乡
——农民转化为有产有业的城镇居民。以仁寿县大化镇为例,该镇劳动村、寒保村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依托大化场镇建设新农村综合体,目前正加紧推进,明年群众即可入住。综合体共占地146亩,安置农户888户、2664人。为实现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有资产”,镇上为每个进入综合体的居民提供5平方米的生产经营性用房,实行统一出租、租金分红。
——发掘文化底蕴,扩大县域城镇。以丹棱县为例,该县开发“大雅文化新城”,城市聚集能力显著提升。大雅文化新城位于丹棱县城南片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其建设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三会”(规委会、党代会、人代会)决策,城市规划修编,基础设施配套等措施积极引导;大力挖掘创意大雅文化,通过大雅堂公园、大雅广场、滨河路及景观等文化景观项目建设,提升新城文化品质;成功吸引大雅城城市综合体、四星级酒店及南岸首席、影视教学和拍摄基地等重大项目落户。大雅文化新城开发中,政府投入仅6000多万元,大幅提升了整个片区400多亩土地的价值,土地增值、项目税费收益超过6亿元,投入产出比达到1:10。目前,有在建重大项目13个,总投资33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城镇人口2万人以上,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提高城镇化率10个百分点以上。
以工为主统筹城乡
——以彭山县南方家居产业园为例。该园区以南方家居集团为龙头,定位高端出口家具产业制造基地,规划面积2600亩,分三期建成。一期主要为工厂建设,占地1065亩,通过整合家俱产业链,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基础设施、自主建设厂房。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进度70%,进驻企业61家,建成厂房15栋,现有用工数近7000人,其中本地农民占一半以上,普工月平均工资3000元,熟练工可达5000—6000元。项目二期、三期主要为生活配套设施和工业旅游项目开发,用5—10年时间打造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一个融企业文化展示、居住、休闲服务于一体的南方小镇,形成产业工人3—4万人,服务人员1—2万人的小城镇。
——还有丹棱机械产业园区的实践也证明,实施高位嫁接,助企业发展促就业成效明显。年初,丹棱县机械产业园区针对重点企业,逐户开展发展态势分析,帮助企业明确发展目标,实施高位嫁接计划,与企业一道走出去请进来,将园区企业“嫁接”到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合作、产品合作、市场合作、资本合作等途径,带动园区现有企业技改扩能,新建新上生产线,拓展市场,扩大销售。现已成功促成柯美特与汇金泰富基金合资,新建8万吨铝材项目;明宏光学与ME、波斯莱尔合作,签下3000万元外贸订单,共同研发光电新产品;兴晟锂业产品与上市公司合资,引资4亿元打造全国最大的基础锂盐生产基地;莱斯特机械进入全球最大的起重机生产企业芬兰科尼公司产品供应系统,订单较去年增长50%。此外,汉柯助剂与云南大学高分子材料中心、麻妹子与西华大学等进行了技术合作。这一创举,可为园区企业增加就业岗位近300个,也为园区转型发展趟出了新路子。
——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促使其就近就业。以青神县为例,该县依托机械、竹编两大优势产业,大力实施每年培训1千名机械产业工人和1千名竹编产业工人的“双千”培训工程,构建“产业促培训、培训助就业、就业保增收”的工作新机制。一是构建培训体系。财政出资,建立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训基地、企业车间实训基地等就业培训点18个,形成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就业培训网络。二是优化教学方式。整合院校和企业师资,有针对性地组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设立初级、中级、高级班,男工以机械产业培训为主,女工以竹编产业培训为主。三是加强就业合作。结合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量身定制专业人才,云华竹旅、竹福竹艺、状元竹编、丹甫股份、青城机械、德恩机械等企业与学员签订协议,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培训合格可直接上岗就业。目前,“双千培训”已开展培训30期,培训机械、竹编产业工人4315名,3970人实现就业,占92%,其中:吸引了931名在外务工者返乡就业和1150名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以农为主统筹城乡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东坡区永寿镇的实践证明,筑牢基础促流转,引导农民向现代农业业主转变成效显著。永寿镇依托区位优势,引进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和小农水建设项目,加快农田道路、水利建设,为土地规模流转提供优越环境,并建立起镇、村、社一体化管理的土地流转台账,实行规范化管理,既降低了农民流转风险,也解决了土地规模化流转难问题。该镇规模流转土地达9351亩,其中65%为本地农业业主经营,并使3900多户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该镇农业业主罗全生最为典型,他于2011年发起创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上百万元,购置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秸秆还田机、开沟机、拖拉机等各类农机设备30余台,开展农机耕种服务,服务区域覆盖东坡区的思蒙、悦兴,以及仁寿县、彭山县、青神县的部分乡镇,去年和今年,合作社的耕种服务面积分别达到2万亩、2.5万亩,纯收益分别达100万元、125万元。同时,罗全生本人还流转了700多亩土地规模种植粮食,年纯收益20—30万元。注册了东坡区第一家家庭农场——建峰家庭农场,着力于打造集粮食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家庭农场。
——培植农业业主。以洪雅县止戈镇为例,该镇在深入村社调研的基础上,按种植、养殖业标准,筛选出9户有强烈发展愿望和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作为农民向农业业主转变的培育对象,由镇农业服务中心统一登记,实施进度管理。同时,对登记的培育对象实行“三个一”服务,即对每户业主落实一名包村干部“一对一”联系帮扶;落实一名技术人员对业主进行种植、养殖技术指导;实行一月一次走访制度,及时了解业主生产经营情况,并帮助解决问题。
——培植家庭农场主。丹棱县的实践证明,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成效显著。该县大力推广“大园区、小业主”模式,通过打造“农业、林业、畜牧业”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万亩“不知火”产业园区、万亩珍稀苗木园区、1000万只林下鸡产业园区,引导促进农民由家庭小规模种植向业主规模种植转变,由分散种植向集约种植转变,由传统农业向品牌农业转变。该县专门出台发展家庭农场实施意见,建立扶持家庭农场发展专项资金,家庭农场快速发展。该县经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达56家,经营规模达4356亩。
以游为主统筹城乡
——借助旅游景区,发展第三产业。彭山县牧马乡依托重大三产项目——恒大·金碧天下旅游区项目,引导农民向三产经营(从业)者转变。配套建设牧马镇莲花旅游新村综合体,集中安置本地农户447户。针对牧马镇拆迁安置农户1000多户、新增无业青年2200余人的实际,为切实解决综合体居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彭山县按照“全域黄龙溪”的发展理念,积极利用地域优势,在莲花村开办农村青年夜校,深入企业了解用工需求和失地青年就业意愿,并与项目单位共同开展订单式培训24期、932人,举办了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青年讲堂3期、100余人。除帮助305名农村青年在企业就业外,还促进了1500人转化为三产经营(从业)者,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仅莲花新村综合体就有200多人到恒大从事管道安装、保洁、酒店等服务,工资1350—3000多元。还有少数农户在新村内建起了乡村旅店,月收入在4000千元以上。
——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以洪雅县瓦屋山景区为例,一是着力引导当地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先后组织三产经营(从业)者300余人赴七里坪、柳江等地参观学习;组织开展三产经营(从业)者技能培训6期、450人次。二是指导当地34家农家乐提档升级,帮助当地有意愿但无资金的7户农户寻找合伙人,共同发展农家乐。三是规范价格,培育旅游市场。对游客在景区内农家乐吃住一天的价格实行60—80元的指导价,并严格行业自律,游客较往年大幅增加。该景区共新建农家乐20家,促进当地农民561人转变为三产经营(从业)者。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