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孙照渤
(1.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2.山东省气候中心,山东济南250000)
风暴轴指天气尺度(2.5~6 d)瞬变涡动最强烈的区域,又代表天气尺度瞬变波本身,北半球最显著的两支风暴轴与中高纬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域相对应。风暴轴的强度、位置及热量和动量的经向输送等对大气环流维持及天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Blackmon(1976)首次发现风暴轴。之后,Trenberth(1981)发现风暴轴在南、北半球均存在,但特征有所差异。北半球天气尺度(2.5~6 d)瞬变涡动被组织成两大风暴轴:北太平洋风暴轴和北大西洋风暴轴。研究表明,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平均位置在125°E ~125°W、30~60°N 之间;中心(40°N左右)位于斜压性极值中心(35°N左右)和东亚急流核(32°N左右)的北侧及下游地区;中心区域的平均强度约为25 dagpm2,明显弱于北大西洋风暴轴(朱伟军和孙照渤,1999;高琦等,2008)。北太平洋风暴轴具有多中心现象,且最强中心经常出现在160°W 以东区域(傅刚等,2009;李莹等,2010;朱伟军等,2013),北太平洋还存在“副热带风暴轴”和“副极地风暴轴”(傅刚等,2009)。
北半球风暴轴的结构和强度均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率,主要包括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丁叶风等(2006)发现,北半球风暴轴在冬季最强、位置偏北,夏季最弱、位置偏南。朱伟军和孙照渤(2000)指出,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具有明显的年际时空演变特征,存在两种异常型:在其气候平均位置附近强弱变化的单极子型;相对于其气候平均位置南北位移的偶极子型。北半球风暴轴还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偏弱转为偏强,90年代比60年代末70年代初增强约30%(Nakamura et al.,2002;朱伟军和李莹,2010)。
近年来,天气尺度瞬变波与基本气流的相互影响及其在大气环流短期异常中的作用愈发受到关注。风暴轴与逐日天气系统的演变相联系,对天气系统的异常变化有指示作用;风暴轴是热带和中高纬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中水分、热能和动能等输送的重要纽带(Chang and Fu,2002);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强度的主要年际异常型态与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的WP(Western Pacific pattern,太平洋西部型)和PNA(Pacific-North American pattern,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型相联系(朱伟军和孙照渤,2000;Wettstein and Wallace,2010),年代际异常型与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循环的暖(冷)位相相联系;风暴轴还与EP通量和涡动向平均气流的斜压能量转换(Hoskins et al.,1983)、急流异常(Athanasiadis and Wallace,2010)、季风活动(Nakamura et al.,2002)、阿留申低压和阻塞形势异常(Nakamura and Wallace,1990;Huang et al.,2002;刁一娜等,2004;Wettstein and Wallace,2010)、西伯利亚高压(Nakamura et al.,2002)等大气系统,以及海洋洋流(Hoskins and Valdes,1990)、海温异常(Held et al.,1989;Hoerling and Ting,1994;Strars and Shukla,1997)有密切联系。
然而,上述研究基本上把北太平洋风暴轴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不能较好体现风暴轴“多中心”现象和多型态特征。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分区域强度指数的年际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年际典型型态,深入探讨它们与同期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的关系。
为行文简便,下文若未有特别说明,则“风暴轴”均指“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
采用196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 2.5°×2.5°一日4次再分析资料(Kalnay et al.,1996),包括 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
将NCEP/NCAR 500 hPa位势高度场一日4次再分析资料进行每日1次平均,得到滤波前的逐日资料,再运用孙照渤(1992)设计的31点带通滤波器滤出2.5~6 d的瞬变涡动资料。
本文风暴轴定义为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2.5~6 d)滤波方差。冬季指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求平均时,平年为91 d,闰年为90 d。对滤波结果作方差运算,表达式为其中:Zt为每日滤波结果;¯Z为各年冬季3个月滤波结果的平均值。由此得到1961-12/1962-02—2010-12/2011-02(共50 a)的风暴轴资料。
在探讨风暴轴与大气环流要素场的关系时,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合成分析方法,并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魏凤英,2007)。
本文规定:强单中心型风暴轴年的合成场和距平场,分别以符号dq和dqa表示;弱单中心型风暴轴年的合成场和距平场,分别以符号dr和dra表示;双中心型风暴轴年的合成场和距平场,以符号s和sa表示;强、弱单中心型风暴轴年的合成差值场,以符号dq-dr表示;强、弱单中心型风暴轴与双中心型风暴轴年的合成差值场,分别以符号dq-s和dr-s表示;单中心型风暴轴和双中心型风暴轴年的合成差值场,以符号d-s表示。
图1为50 a冬季平均的北太平洋区域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滤波方差分布。可见,风暴轴位于中纬度狭长区域内。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滤波方差大于20 dagpm2的区域较Blackmon(1976)、朱伟军和孙照渤(1999)研究所得位置稍偏西,介于130°E ~160°W、35 ~50°N 之间,最大值点位于170°E、42.5°N,强度为 26.44 dagpm2,与高琦等(2008)研究结果一致。
根据50 a各年风暴轴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滤波方差(图略),对每年风暴轴的最大值落点进行统计。由图2可见,各年风暴轴最大值点的强度和位置都有较大变动。从强度上看,最大值小于25 dagpm2的年份仅有5 a,介于25~30 dagpm2之间的年份有19 a,大于等于30 dagpm2的年份有26 a,较强年与较弱年的强度可相差2倍以上。最大值点的频数集中区域分布,除了如图1所示,在风暴轴气候平均态大值区域的频数明显集中外,在北太平洋东北部也存在一个频数集中区。从位置上看,不同年份最大值点的最东与最西位置可相差100个经距,最北与最南位置可相差20个纬距。邓兴秀和孙照渤(1994)、傅刚等(2009)研究认为,北太平洋风暴轴存在多中心现象,结合50 a风暴轴的年际型态(图略),落在东北部极大值点的频数较最大值点的频数更多,验证了风暴轴年际振荡的双中心或多中心现象。
图1 1961/1962—2010/2011年冬季北太平洋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滤波方差的气候平均(单位:dagpm2;阴影区:≥20 dagpm2)Fig.1 The climatological mean synoptic scale filter variance of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over North Pacific in winter during 1961/1962—2010/2011(units:dagpm2;shading:≥20 dagpm2)
初步衡量50 a风暴轴相对于其气候平均态的偏离情况,给出风暴轴的均方差分布。由图3可见,风暴轴的均方差分布呈现出两个极大值中心区域,它们代表两个显著的年际异常区。位于160°W以西,北太平洋中西部较大的异常区域略呈东东北—西西南走向,与图1风暴轴中西部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滤波方差大于20 dagpm2的区域相对应,说明这一区域有相对于气候态中西部强度上的异常。位于155°W以东、50°N以北,北太平洋东北部较小的异常区域与图2风暴轴东北部最大值点的频数集中区域相对应,说明该区域有相对于气候态东北部强度上的异常和位置上较小幅度的南北振荡。
图2 1961/1962—2010/2011年冬季北太平洋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滤波方差最大值的落点(+:<25 dagpm2;○:25~30 dagpm2;□:≥30 dagpm2)Fig.2 The locations of maximum synoptic scale filter variance of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over North Pacific in winter during 1961/1962—2010/2011(+:<25 dagpm2;○:25—30 dagpm2;□:≥30 dagpm2)
图3 1961/1962—2010/2011年冬季北太平洋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滤波方差的均方差分布(单位:dagpm2;阴影区:≥30 dagpm2)Fig.3 The mean square deviation of synoptic scale filter variance of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over North Pacific in winter during 1961/1962—2010/2011(units:dagpm2;shading:≥30 dagpm2)
前人往往将风暴轴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朱伟军等(2013)在研究东部风暴轴的时空演变特征时,从东西方向上将北太平洋地区平均划分为西部(120~160°E)、中部(160°E ~160°W)和东部(160 ~120°W)3个区域。根据第2节的研究结果,本文将风暴轴分为西部、东部两个区域,西部区域范围为150°E ~175°W、40 ~47.5°N,东部区域范围为 155~130°W、45~60°N。选取各年风暴轴西部、东部区域内所有格点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滤波方差的平均值作为两区域的强度指数,西部、东部区域强度指数分别简称为WI、EI。图4给出了WI和EI实际值和距平值的年际变化。
由图4a可见,在研究时段内,WI和EI的整体趋势相似,表现出“弱—强—弱”的演变过程。WI的平均值为23.74 dagpm2,EI的平均值为17.10 dagpm2,两者相差 6.64 dagpm2,WI仅有 6 a 稍弱于EI。
图4 1961/1962—2010/2011年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西部、东部区域强度指数(a)及其距平(b)的年际变化Fig.4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a)intensity indices and(b)their anomalies of western and eastern regions of storm track over North Pacific in winter during 1961/1962—2010/2011
WI和 EI的年际振荡均十分显著,两者在1980s—1990s期间有较强的年际跃变,1980s之前和1990s之后的年际波动较平缓。WI的最强年是1988/1989年,强度达 40.25 dagpm2,最弱年是1961/1962年,强度为 11.77 dagpm2,两者相差28.48 dagpm2;EI的最强和最弱年分别是1987/1988年(28.72 dagpm2)和 2002/2003年(8.25 dagpm2),两者相差20.47 dagpm2;最强、最弱年的EI均小于WI。由图4b可见,WI和EI的正异常振幅均强于负异常振幅。
WI和EI指数能够分别体现出各区域强度的年际振荡特征,但风暴轴可能在上述中西部和东部区域同时显著,呈现双中心特征。因此,对风暴轴的年际型态进行划分,同时考虑WI和EI指数,可将风暴轴分为单中心型和双中心型两类,具体定义为:规定当某年风暴轴西部区域强度指数WI与东部区域强度指数EI的比值介于0.85~1.17时,则该年为双中心型风暴轴年,其他年为单中心型风暴轴年。根据定义,双中心型风暴轴年有14 a(1964/1965、1967/1968、1970/1971、 1971/1972、 1973/1974、1974/1975、1979/1980、 1987/1988、 1989/1990、1990/1991、1994/1995、 2004/2005、 2005/2006、2008/2009年)。双中心型风暴轴的平均态如图5所示,位于中纬度北太平洋中西部的中心,与图1风暴轴中西部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滤波方差大于20 dagpm2的区域相对应,呈纬向拉长的特征,中心极大值点较气候态最大值点稍偏西,强度稍弱,为24.28 dagpm2;位于北太平洋东北部阿留申群岛和北美西岸之间的中心,未在风暴轴的气候平均态中表现出来,其极大值点的强度较西部中心的稍强,为25.22 dagpm2。双中心型风暴轴突出了西部、东部区域同时显著的特征及其协同变化情况。
进一步对单中心型风暴轴进行强、弱划分,沿用WI代表单中心型风暴轴的强度,规定除双中心型风暴轴年份外,WI标准化时间序列值大于0.6(小于-0.6)的年份为强(弱)单中心型风暴轴年。根据上述规定,选取强单中心型风暴轴10 a(1965/1966、1972/1973、1986/1987、1988/1989、1991/1992、1993/1994、1999/2000、2001/2002、2002/2003、2006/2007年),弱单中心型风暴轴9 a(1961/1962、1962/1963、1977/1978、1980/1981、1983/1984、1995/1996、2007/2008、2009/2010、2010/2011年),强、弱单中心型风暴轴的平均态如图6所示。图6a显示,强单中心型风暴轴的位置与气候态一致,但强度大于20 dagpm2的范围在经向和纬向上均有扩展,最大值达37.86 dagpm2,远强于气候态。图6b表明,弱单中心型风暴轴依然呈纬向拉长的特征,整体强度仅为15 dagpm2,位置较气候态偏南。
图5 冬季北太平洋双中心型风暴轴年平均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滤波方差分布(单位:dagpm2;阴影区:≥20 dagpm2)Fig.5 Distribution of synoptic scale filter variance of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over North Pacific in winter in the double-center type storm track years(units:dagpm2;shading:≥20 dagpm2)
图6 冬季北太平洋强(a)、弱(b)单中心型风暴轴年平均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天气尺度滤波方差分布(单位:dagpm2;阴影区:≥20 dagpm2)Fig.6 Distribution of synoptic scale filter variance of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over North Pacific in winter in the(a)strong and(b)week single-center type storm track years(units:dagpm2;shading:≥20 dagpm2)
由图7a可见,WI与500 hPa位势高度场在北太平洋西部由南至北有位于30°N左右的正相关区域和位于中高纬的负相关区域,相关分布型与WP遥相关型类似。对比图3可知,风暴轴均方差的西部异常中心位于类似WP遥相关型的偶极子正负相关区域之间。另外,欧洲西部中高纬槽区也有一个显著的负相关区域,在其南部的副热带地区有一个显著的正相关区域。由图7b可见,EI与500 hPa位势高度场在北太平洋中东部到北美地区由西南至东北有“负—正—负—正”的相关分布,相关分布型与PNA遥相关型类似。对比图3可知,风暴轴均方差的东部异常中心位于类似PNA遥相关型30°N以北中高纬由西至东“正—负—正”相关区域之间。
这里的相关分布型进一步验证了前人的结论,风暴轴的两个主要模态分别与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WP和PNA遥相关型关系密切,年际与月、季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异常特征具有共性(Lau,1988;朱伟军和孙照渤,2000;任雪娟等,2007;李莹等,2010;Athanasiadis and Wallace,2010;Wettstein and Wallace,2010)。但是,上述研究主要用到EOF、SVD等诊断方法,或对风暴轴整体进行指数定义,突出了全区域的共变性,忽略了区域差异以及强度和位置要素的独立性。这里通过采用分区域单要素强度指数,进一步研究风暴轴西部、东部强度的年际异常与同期北半球不同500 hPa位势高度场异常型的联系。
图7 WI(a)和EI(b)时间序列与同期冬季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相关系数分布(阴影区通过0.05信度的显著性检验)Fig.7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a)WI and(b)EI intensity indices time series and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over Northern Hemisphere in winter(Only regions with correlation exceeding 0.05 significance level are shown)
根据单中心型以及双中心型风暴轴的强弱年份,进行合成分析,给出了合成场和距平场(图8)。对比图8a、c可见,当单中心型风暴轴较强时,极涡明显向中高纬度扩展,并在亚洲东岸北部分裂出一个较小的极涡中心。由图8b可见,当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强时,北半球中高纬上空,西风带中位于亚洲东岸、北美东部和欧洲东部的槽加深,表现出三个大槽为定常波的大气环流基本模态。风暴轴西部异常区域对应强的西风急流,西太平洋副高以北中纬地区位势高度场偏高,中纬亚洲东部纬向环流占优势,欧洲大槽加深,有利于极涡向欧洲东部、西西伯利亚地区延伸。另外,北美高压加强,欧洲西部的位势高度场也偏高。图8d表明,当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弱时,中高纬500 hPa位势高度场较气候平均整体偏高,而西太平洋副高以北中纬地区位势高度场偏低,北美高压减弱。由图8e、f可见,当风暴轴呈双中心型时,极涡明显偏西,500 hPa位势高度场在高纬地区北美北部偏低,北美东部的槽加深,在整个北太平洋和亚欧大陆北部的中高纬地区偏高。
下面进行差值分析。由图9a可见,相对于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弱情况,当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强时,位于中高纬亚洲东岸、北美东部和欧洲东部的槽显著加深,中纬度西太平洋副高以北地区位势高度偏高,北美高压加强,欧洲西部的位势高度场也偏高,该环流形势有利于极涡影响我国冷空气源地及大洋上暖湿气流向北输送。由图9b可见,相对于双中心型风暴轴情况,当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强时,北美东部槽加深,但没有其他两大槽显著。由图9c可见,相对于双中心型风暴轴情况,当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弱时,北美北部中高纬地区位势高度偏高,表明双中心型风暴轴年的极涡和冷空气更易影响北美地区。由图9d可见,相对于双中心型风暴轴情况,单中心型风暴轴年的位势高度在高纬度欧亚大陆北部和中纬度北太平洋地区偏低,在北美东北部偏高。
由图10a可见,在北太平洋区域,WI和SLP的相关分布型,与其和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相关分布型相似,由南至北有位于北太平洋中西部30°N附近的正相关区域和位于中高纬65°N附近的负相关区域,即有西北太平洋副高以北中纬地区和阿留申低压区域的类似跷跷板的反相关振荡结构,相关分布型与NPO(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北太平洋涛动)遥相关型类似。另外,在欧洲中部近60°N的地区,也有一个显著的负相关区域,在其西南部热带到副热带地区阿拉伯海西部的大陆上,有一个范围较大的正相关区域。由图10b可见,EI与海平面气压场在北太平洋东部区域45°N附近和北大西洋西部30°N附近有正相关区域,在冰岛北部高纬极区内有负相关区域,北大西洋区域的相关分布型类似于NAO(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北大西洋涛动)遥相关型。
图8 不同风暴轴型态和强度时同期冬季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的合成场(a、c、e)和距平场(b、d、f;阴影区:绝对值≥20 dagpm)(单位:dagpm) a.dq;b.dqa;c.dr;d.dra;e.s;f.saFig.8 (a,c,e)Composite and(b,d,f)anomalous fields(shadings:absolute value≥20 dagpm)of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over Northern Hemisphere in winter as the storm track behaves different patterns and intensities(units:dagpm)a.dq;b.dqa;c.dr;d.dra;e.s;f.sa
图9 不同风暴轴型态和强度时同期冬季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的差值分布(单位:dagpm;阴影区:绝对值≥20 dagpm)a.dq - dr;b.dq - s;c.dr- s;d.d - sFig.9 Difference fields of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over Northern Hemisphere in winter as the storm track behaves different patterns and intensities(units:dagpm;shadings:absolute value≥20 dagpm) a.dq - dr;b.dq - s;c.dr- s;d.d - s
前人针对北大西洋风暴轴与SLP关系的研究较多,发现北大西洋风暴轴EOF分解第一模态与NAO遥相关型相对应(Wettstein and Wallace,2010;Luo et al.,2011),而对北太平洋风暴轴与SLP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发现,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不仅与NPO遥相关型联系紧密,其东部区域强度也与NAO遥相关型关系密切。
根据单中心型和双中心型风暴轴的强弱年份,进行合成分析,给出了合成场和距平场(图11)。由图11b、d可见,单中心型风暴轴分别为强、弱时,同期北半球SLP距平场在热带外地区的配置相似,以45°N为节点,中纬地区与极区的SLP为环状分布的反位相遥相关结构,表现出很强的纬向对称形式,呈典型的经向“跷跷板”型,这种分布型与冬季北半球SLP的EOF分解第一模态空间型相一致,即类似于AO(Arcitc Oscillation,北极涛动)遥相关型。由图11f可见,当风暴轴为双中心型时,SLP的距平场仍类似于AO型,高纬极区的海平面气压异常与中纬度地区反号,表现为AO的正异常位相,但异常程度没有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强时显著。
下面进行差值分析。由图12a、b可见,相对于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弱和双中心型风暴轴时情况,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强时SLP的差值场表现为AO的正异常位相。由图12c可见,相对于双中心型风暴轴情况,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弱时SLP的差值场表现出一定AO的负异常位相,但其对称性不显著,特别是在高纬欧亚大陆北部,海平面气压偏低。由图12d可见,相对于双中心型风暴轴情况,单中心型风暴轴时SLP差值场与AO型分布有较大差别,表现为SLP在东半球中纬地区偏高、高纬地区偏低,在西半球高纬地区偏高、中纬地区偏低。
图10 WI(a)和EI(b)时间序列与同期冬季北半球SLP的相关系数分布(阴影区通过0.05信度的显著性检验)Fig.10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a)WI and(b)EI intensity indices time series and SLP over Northern Hemisphere in winter(Only regions with correlation exceeding 0.05 significance level are shown)
AO描述了中纬度西风的位置和强度,其强弱和位置变化直接导致北半球中纬地区和极地之间气压和大气质量反向性质的波动,造成天气形势的变化,这种变化持续维持会造成气候的变化,因此行星尺度的AO变化对近地表气候异常有显著影响。Thompson and Wallace(1998,2001)、Thompson et al.(2000)指出,AO可以对极端事件的环流形势造成影响,并与欧亚大陆中高纬的气温和降水存在显著相关性。上述分析结果表明风暴轴特别是西部区域的强度与AO异常的正(负)位相关系密切。这种联系能否会对我国冬季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利用NCEP/NCAR资料,研究了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分区域强度指数的年际演变特征,并进行了年际典型形态划分,探讨了它们与同期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
1)近50 a风暴轴气候平均的极大值区域位于中纬北太平洋中西部;最大值点的频数集中区域和均方差分布的异常中心都有两个,分别位于北太平洋中西部和东北部。
2)风暴轴西部、东部区域强度指数时间序列突出了两个区域强度年际变化的差异和独立性,西部区域强度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基本强于东部;风暴轴可划分为单中心型和双中心型两种年际典型型态。
3)WI(EI)指数与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相关分布型与WP(PNA)遥相关型类似。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强时,极涡明显南扩,中高纬的三个平均槽加深;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弱时,中高纬500 hPa位势高度整体偏高,西太平洋副高以北的中纬地区偏低;风暴轴呈双中心型时,极涡明显偏西,北太平洋和亚欧大陆北部中高纬地区的位势高度偏高。
4)WI(EI)指数与SLP的相关分布型与NPO(NAO)遥相关型类似。单中心型风暴轴偏强(弱)时,SLP距平场类似于AO遥相关型的正(负)异常位相;风暴轴为双中心型时,SLP距平场仍类似于AO型并表现为正异常位相,但异常性没有单中心型时显著。
邓兴秀,孙照渤.1994.北半球风暴轴的时间演变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7(2):165-170.
刁一娜,李建平,罗德海.2004.阻塞流场与瞬变涡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J].大气科学,28(6):901-924.
丁叶风,任雪娟,韩博.2006.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的初步研究[J].气象科学,26(3):237-243.
图11 不同风暴轴型态和强度时同期冬季北半球SLP的合成场(a、c、e;单位:10 hPa)和距平场(b、d、f;单位:hPa;阴影区:绝对值≥100 hPa) a.dq;b.dqa;c.dr;d.dra;e.s;f.saFig.11 (a,c,e)Composite fields(units:10 hPa)and(b,d,f)anomalous fields(shadings:absolute value≥100 hPa)of SLP over Northern Hemisphere in winter as the storm track behaves different patterns and intensities a.dq;b.dqa;c.dr;d.dra;e.s;f.sa
图12 不同风暴轴型态和强度时同期冬季北半球SLP的差值分布(单位:hPa;阴影区:绝对值≥100 hPa)a.dq - dr;b.dq - s;c.dr- s;d.d - sFig.12 Difference fields of SLP over Northern Hemisphere in winter as the storm track behaves different patterns and intensities(units:hPa;shadings:absolute value≥100 hPa) a.dq - dr;b.dq - s;c.dr- s;d.d - s
傅刚,毕玮,郭敬天.2009.北太平洋风暴轴的三维空间结构[J].气象学报,67(2):189-200.
高琦,孙照渤,邓伟涛.2008.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2):272-276.
李莹,朱伟军,魏建苏.2010.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指数的评估及其改进[J].大气科学,34(5):1001-1010.
任雪娟,杨修群,韩博,等.2007.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海气耦合关系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50(1):92-100.
孙照渤.1992.热带外地区大气中40—60 d振荡的统计特征[C]//章基嘉.长期天气预报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9-35.
魏凤英.2007.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研究[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
朱伟军,李莹.2010.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影响机制[J].气象学报,68(4):477-486.
朱伟军,孙照渤.1999.风暴轴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2(1):121-127.
朱伟军,孙照渤.2000.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际变化及其与500 hPa高度场、热带和北太平洋海温的联系[J].气象学报,58(3):309-320.
朱伟军,袁凯,陈懿妮.2013.北太平洋东部风暴轴的时空演变特征[J].大气科学,37(1):65-80.
Athanasiadis P J,Wallace J M.2010.Patterns of wintertime jet stream variability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storm tracks[J].J Atmos Sci,67:1361-1381.
Blackmon M L.1976.A climatological spectral study of the 500 mb geopotential height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J].J Atmos Sci,33(8):1607-1623.
Chang E K M,Fu Y.2002.Interdecadal variations in Northern Hemisphere winter storm track intensity[J].J Climate,15:642-658.
Held I M,Lyons S W,Nigam S.1989.Transients and the extratropical response to El Nino[J].J Atmos Sci,46(1):163-174.
Hoerling M P,Ting M.1994.Organization of extratropical transint during El Nino[J].J Climate,7:745-766.
Hoskins B J,James I N,White G H.1983.The shape propagation and mean-flow interaction of large scale weathersystem[J].J Atmos Sci,40(7):1595-1612.
Hoskins B J,Valdes P.1990.On the existence of storm-tracks[J].J Atmos Sci,47(15):1854-1864.
Huang F,Zhou F X,Qian X D.2002.Interannual and 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North Pacific block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ST,teleconnection andstorm tracks[J].Adv Atmos Sci,19(5):807-820.
Kalnay E,Kanamitsu M,Kistler R,et al.1996.The NECP/NCAR 40 years reanalysis project[J].Bull Amer Meteor Soc,77(3):437-471.
Lau N C.1988.Variability of the observed midlatitudes storm tracks in relation to low-frequency changes in the circulation pattern[J].J Atmos Sci,45(19):2718-2743.
Luo D H,Diao Y,Feldstein S B.2011.The variability of the Atlantic storm track and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A link between intra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J].J Atmos Sci,68(3):577-601.
Nakamura H,Wallace J M.1990.Observed changes in baroclinic waveactivity during the life cycles of low-frequency circulation anomalies[J].J Atmos Sci,47(9):1100-1116.
Nakamura H,Izumi T,Sampe T.2002.Interannual and decadal modulations recently observed in the Pacific storm track activity and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J].J Climate,15:1855-1874.
Strars D M,Shukla J.1997.Variations of midlatitude transint dynamics associate with ENSO[J].J Atmos Sci,54(7):777-790.
Thompson D W,Wallace J M.1998.The Arctic oscillation signature in the wintertime geopotential height and temperature field[J].Geophy Res Lett,25(9):1297-1300.
Thompson D W,Wallace J M.2001.Regional climate impact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J].Science,293:85-89.
Thompson D W,Wallace J M,Hegerl G C.2000.Annular modes in the extra tropical circulation.Part Ⅱ:Trends[J].J Climate,13(5):1018-1036.
Trenberth K E.1981.Observed Southern Hemisphere eddy statistics at 500 mb:Frequency and spatial dependence[J].J Atmos Sci,38(12):2585-2605.
Wettstein J J,Wallace J M.2010.Observed patterns of month-to-month storm-track variabili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background flow[J].J Atmos Sci,67:1420-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