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爱婷 张志梅 李彦娜
为了解目前本院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现对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的426株血培养病原菌进行了回顾分析, 现报告如下。
1.1 材料 2008年1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急诊、门诊及住院患者共送检血培养标本3429份, 其中阳性标本492份,剔除疑似污染的标本外, 共收集426份阳性标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出判断。
1.2 方法 对样本进行24 h动态监测, 将仪器报警提示阳性的样本进行无菌操作:抽取培养液立即转种血平板, 革兰染色镜检, 分离鉴定后报告结果。
1.3 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标本接种、病原菌分离培养和染色。试验所用的生化药敏鉴定板购自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1 血培养病原菌的构成比 血培养阳性的426份标本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肺炎克雷伯杆菌, 占27.0%;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占18.8%, 大肠埃希菌占10.8%,真菌和铜绿假单胞均占6.8%, 肠球菌占4.5%, 另外还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见表1。
2.2 血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本组研究数据表明血培养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本组研究数据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 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比例分别为38.2% 和43.5%。药敏测试及结果见表2。
表1 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构成比(n, %)
表2 主要病原菌耐药率(%)
续表2
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共收到血培养标本3429份, 其中阳性标本426份, 检出的细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肠球菌等。这与其他医院的血培养结果有较大差异[1-3], 这可能是由于样本来源不同, 本院的血培养绝大部分来自儿科, 有调查显示, 血培养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可能多来自于皮肤或导管污染, 并非真正的病原菌。因此, 在临床检验中, 双侧双瓶采血以排除污染应成为血培养标本留取的标准[4]。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主要的3种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及四环素均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 耐药率均>50%, 据有关文献报道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可产生多种新的β内酰胺酶, 导致细菌对哌拉西林、二代、三代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本组研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率较高(25%~35%)[5], 而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替坦、呋喃妥因及妥布霉素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仍是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 但本组研究出现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 需引起临床重视。
综上所述, 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及时控制细菌感染、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则。由于细菌生长的特殊性, 从血培养报阳性开始到临床收到药敏结果至少需要3 d时间。因此, 应严格实施三级报告制度, 即血培养报警阳性后立即通知临床医生, 汇报初步涂片结果[6]。临床医生可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初步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 最后再根据准确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经验用药的准确性, 也能减轻患者负担。
[1]叶晓涛, 郑春望, 黄衍锋, 等.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 4(3):166-168.
[2]褚云卓, 年华, 邓宇欣, 等.血培养的菌谱调查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4):472-474.
[3]邵敏伟, 梁艳, 周庭银 , 等.4603例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分布与耐药性分析.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8, 33(12):727-730.
[4]吴颖.加强血培养标本采集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4):781.
[5]陈文思, 朱家馨, 陈伟, 等.医院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 21(7):646-648.
[6]张金锋, 方晔.儿童与成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11):2632-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