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文
雪后初晴,完达山南麓和穆棱河北岸之间的广袤大地银装素裹。1955年由王震将军亲手缔造的第一个铁道兵军垦农场——八五〇农场就坐落于此。虽然刚刚经历了30年一遇的暴风雪袭击,但农场仍是一派祥和景象。
也许,这样一件事能为这里的祥和做一个注脚:2013年5月,农场第十一管理区贫困职工刘继波的女儿刘蘩患了脑瘤,需做开颅手术,可是六万多元的医疗费让刘家一筹莫展。农场工会主席高岩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在第十一管理区党建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党建平台)上发布信息,号召管理区的党员、群众捐款。刘继波听说后心里直犯嘀咕:这能管用吗?没几天,当管理区干部把8000余元捐款送到他的手上时,他惊喜地感叹道:“党员还真拿党建平台当回事!”
这只是八五〇农场党委利用党建平台开展工作的一个镜头。
雪后的八五〇农场气温很低,但党建平台上却十分热闹。2013年12月7日,第十二管理区职工李佩军在党建平台上留言:“我家没有电了,不是保险丝烧了,连队来看看吧。”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孙吉军看到留言后,立即安排电工前往处理。电工仅用15分钟就将故障排除了。
便民,成了职工群众喜爱党建平台的一个重要理由。
2012年,为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实现便民服务、党员管理、群众监督一体化,八五〇农场党委建立了党建平台。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3月,全场13个管理区、四个居民委、四个场直二级单位全部建立了党建平台。从此,农场各级党组织的管理工作进入了“指尖时代”。
回想起党建平台开通之初的情形,第十二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孙吉军说:“职工们最关心的大多是土地和粮食政策问题。所以,党建平台一开通,党支部就在平台上发布和解读粮食收购、土地承包政策。同时,党支部还设置了便民留言板,居民只要将遇到的问题提交上去,我们立马去解决。”
面对记者,第十二管理区的种植户李强滔滔不绝地说开了:“这个平台真有用。我在那上面了解到粮食的市场价格及走势分析后,心里就有底了,也敢跟粮贩子讨价还价了。今年,我家的水稻一斤多卖了两分钱。你可别小看了这两分钱,120多吨水稻一下子就多赚了5000多元钱!”
其实,这个甜头不只是第十二管理区的职工尝到了,所有管理区的职工只要一提起党建平台,都打心眼里叫好。
杜明辉是第十一管理区的离场职工,有驾驶挖掘机的专项技能,却苦于找不到工作。一天,人在外地的他闲来无事,登录第十一管理区党建平台浏览,有一搭无一搭地倾诉了自己的苦恼。管理区党支部看到他的留言后,通过他所在城市的职介所为他找了一份月收入5000元的驾驶挖掘机的工作。杜明辉喜出望外,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贴在党建平台上。
“平台给我们带来很大方便。我们有事就在平台上留言,党支部、党员看到了,立马就帮我们解决了。群众的难处有人管,让人觉得心里热乎乎的。”第四居民委的杨玉洁对记者说。
党建平台让职工、居民感到方便,也把党组织服务的温暖从百姓点击鼠标的手指传递到了心头。
八五〇农场的管理区和居民委比较分散,全体党员集中一次既费时又费力。因此,党建平台一建立,农场党委就致力于将其打造成聚拢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大本营”。
农场的外出流动党员多,如何让这些流动党员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一直是个难题。2013年,在党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各个党建平台都为流动党员设立了专栏和个人账号。流动党员不论身在何处,任何时间都可以凭个人账号登录党员组织关系所在的党建平台,参加网上组织生活。
党员郅慧芹常年居住在大庆市,由于距离较远,每次回农场过组织生活都很不方便。现在,她只要坐在电脑前,鼠标轻轻一点,就置身于农场第十一管理区党支部之中,可以灵活自如地参加组织生活了。
第十二管理区的党员石长春目前在北京工作,不仅经常登录该管理区党建平台参加组织生活,还不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贴在平台上,与其他党员交流、共勉。如今,党建平台成了流动党员“身边的党组织”。
在农场各单位的党建平台上,网上党课、党务知识、教育管理等栏目的设立使党员有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党员自我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有了网上党课之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党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充电,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还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传统的党课传授方式做不到的。”2013年被农场引进的大学毕业生毕国强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党建平台也是农场党委宣传优秀党员事迹、展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窗口。第三管理区的王九礼家是党员科技示范户。2013年,他根据本地的土壤条件,尝试着种植了适合沙土地生长的草本经济作物留兰香,每亩效益达1000元。农场党委组织部将他的成功经验上传到第三管理区党建平台。第二管理区党支部从平台上看到这一信息后,立即组织部分职工前往王九礼家“取经”,并决定今年试种100亩,为职工拓宽致富渠道。
党建平台还给党员提供了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观点交锋的虚拟场所,组织部门也可以通过党建平台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意见建议,对党员进行考核。党组织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党员遇到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这一切,都大大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效率,大大节省了党建工作的成本。
八五〇农场各单位的党建平台建设都在朝着“阳光平台”的方向努力,通过向职工公开土地承包政策、财务管理、收费标准等,公开党员承诺、履诺、践诺情况,公开农场及各单位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接受职工和居民的监督。
居民委的人员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为破解提高居民素质、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难题,第四居民委党支部在党建平台上公示了全体党员的承诺。“我们的承诺在党建平台上公示后,党员都格外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更加谨慎。因为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做不好,会让老百姓戳脊梁骨。”第四居民委党支部书记彭嵩说。过去的一年,党支部通过党建平台的《公告栏》《阳光公务》等栏目向辖区居民发布各类信息30余次,还对新增低保户、扶贫帮困进展、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党员示范等工作进行了公示,为职工、居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创造了条件。
“让百姓做到的,党员首先要做到。”农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昭宏说。
王国富是第三管理区党支部副书记、主任。他对记者说起这样一件事:农场组织党员学习北大荒精神,并要求党员将心得体会上传到各自单位的党建平台。开始,他并没太在意。可当他登录党建平台后,发现很多党员的心得体会都写得很认真、很深刻,立刻重视起来。他对记者说:“往小了说,我不能丢自己的人;往大了说,也该有个党员和党务干部的样子!”
要有党员干部的样子,是八五〇农场职工群众的期望,也是八五〇农场党员干部的自勉。随着党建平台的建立,职工、居民只需轻点鼠标,各个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工作情况即可展现在眼前,来不得半点虚假。第四管理区党建平台上的民情日记、第五管理区的帮扶活动,都记载着过去一年中党员为群众解决问题的进度和情况反馈,职工、居民一旦发现哪个目标没有达成、哪个活动与实际情况不符,就会在平台上给予不留情面的“一评”。
“在党建平台上,党员干了多少工作、取得了什么效果,老百姓看得很清楚。这种监督十分必要。”王志伟部长说,党建平台建立一年来,已经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520余个,公开各类信息286件,推广新技术12项,帮助职工增收390万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党建平台还会遇到新问题,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只要农场的党员干部真正为群众服务,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毕竟,八五〇农场是北大荒第一把荒火点燃的地方,它能带来温暖,也终将燎原。”农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昭宏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