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传有序 尽呈风流

2014-08-13 16:08蒋频
中国收藏 2014年8期
关键词:印鉴太白山唐寅

蒋频

中国传世书画不仅是历史的载体,同时也体现着古典的艺术之美。人们通过收藏,可以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鉴赏书画收藏品的真伪优劣,这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而且需要深厚的学识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从收藏品的气韵神采、笔墨技巧、题跋和印章等方面入手,注重了解画家本身的经历、所处年代、创作过程、个性风格、笔墨程式等,对此作辨证分析和立体考证。

书画鉴藏印在书画上不仅具有持信功用,而且在书画领域里也具有另一种表现形式。文人书画家在作品钤下表明自己身份的鉴藏印的同时,也在自己的作品上刻有名、号、斋、馆或词语为内容的印章,并加以辅署款和题句,以期达到持信、补充、平衡和增色画面的作用。一些收藏家大多眼力较高,对于用印较为讲究,钤盖的位置也较为妥当。所以,作品经他们之手加钤印章之后,一般都能为作品锦上添花。亦可以作为鉴定的凭证。下面本文就以王蒙《太白山图》为例,通过其曲折的递藏传承过程对鉴藏及鉴藏印在传统书画的传承中的作用进行一些探讨。

一个故事

公元1499年,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在经历了科场舞弊案后心情郁闷。为了排解他的忧郁,好友文徵明、祝枝山力邀唐寅去先师沈周家观赏字画,其时,沈周已逝,子沈云鸿、沈云鹄好继承衣钵,亦喜收藏,遇异书名画,往往倾囊以购。然沈氏留有遗言:“勿将古书藏画视作财物,若能读之必不易散,则吾所遗产厚矣……”

当三人在沈云鹄的陪同下第一次在沈家的居竹居看到了元朝王蒙的《太白山图》,他们就被画中浙东宁波太白山天童寺二十里松林及周围的景物所深深吸引与折服。但见山峦起伏,湖水如镜,苍松丹槲,枝繁叶茂,溪流拱桥,曲径通幽,寺宇宏伟,林荫夹径。各色人等络绎不绝,人物尺寸虽小,而动态神情惟妙惟肖。全图章法严谨笔法细腻,以朱砂及花青点染,个别杂树施以重墨,可谓别创一格。

更难能可贵的是,画后有洪武年间僧录司右善世宗泐禅师以及永乐年间一代国师道衍的的题跋。其中宗泐禅师的题跋曰:“小白市太白峰,二十里松居其中。一径阴阴翠羽盖,半空矗矗苍髯龙。太白之峰分九陇,壮哉千古之佛宫。香云不动梵呗合,楼阁倒影清池空。我初展卷欲大叫,海上涌出高巃嵷。云端飘渺下玉童,有路似与天相通。自怜平生再不到,吁嗟老矣将焉从。还君此图袖手坐,有目只送南飞鸿。”宗泐虽为僧人,但可从题诗中体味出其汹涌澎湃的激情。

当沈云鹄请师兄们题跋钤印时,文徵明、祝枝山和唐寅踟蹰良久不愿动笔,因为他们深知王蒙绘画的价值,题跋出语不慎,易惹后人耻笑;鉴赏印钤不合,也要破坏了整幅画作的构图。最终,在主人的一再恳求下,三人才在所携带的印章中挑了尺寸最小最细的朱文,选了最不起眼的地方盖了印。唐寅的情绪果然振作不少。大家告辞后文徵明继续勤勤恳恳地作画写字,祝枝山继续潇洒地挥写草书。而唐寅则摒绝科举入仕之念,开始了他作为职业画家的人生之旅。谁也没有料到,那天在有居竹居二楼观赏《太白山图》的三位年轻人日后皆成为在艺术史上与王蒙并肩而立的书画家。

故事至此并没有完,明朝嘉靖年间,沈家败落,此画被江南吴中三巨富之首的大富商安国买到,他专程请来著名山水画家谢时臣品鉴。并以自己擅长的小篆题写了《太白山图》,为画卷定名。安国之后,此画又转入江南第一大收藏家项元汴的天籁阁,被收藏了大约100年。明末清初,项家几代人的收藏尽被清军掠走,此画后又流入了河北“真定相国”梁清标与朝鲜裔的传奇性人物安岐之手。

乾隆年间,安岐手中的《太白山图》被征召入宫,乾隆初见《太白山图》时也惊为天物,但他没如文徵明、唐寅般有所顾忌,在画卷起首处题写了长长的跋文,又大盖特盖鉴赏印。按其观赏一次钤一次印计算,乾隆观赏《太白山图》不会少于十次。此后的嘉庆帝也观赏过一次,盖上了“嘉庆御览之宝”。似乎后来就再没有哪位清朝皇帝观赏过画卷。画作又静静的躺了100年后才被末代皇帝溥仪盖上了“宣统御览之宝”,以赏赐的名义带出紫金城,辗转流落到天津、长春。

上苍似乎为每位《太白山图》的持有者安排了了一条铺满荆棘之路。抗战胜被吉林省主席的郑洞国将军在长春够得。1948年郑洞国率部起义,身边的大批国宝级古书字画全部上交。1950年,在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的全力追查下,一代名画终于在乱纸堆中重见天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辽宁省博物馆的一级文物。

几点启示

实际上,每件字画的传藏都有一个或几个曲折的故事。《太白山图》绝非是个个案,它的经历代表了历代名家字画收藏中的所有要素。文物界鉴定古代字画有“一字二画三印章”之说。“一字”指的是落款,“二画”是指绘画风格,“三印章”是指书画完成后书画家所钤印章和传藏过程中所钤的鉴赏印和收藏印。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传世古卷上,印章加盖得越多,画面装饰性和可看性越强,所蕴涵的历史信息也越丰富,可资玩味的文化情绪也就越强。可以说,没有印鉴的中国文人画在构图上是不平衡的,在形式上也是不完整的,甚至在情绪和意味上也是缺乏和谐和统一的。尤其是明清以来,印章作为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成定式。相对于书法作品上的印鉴与落款。同样的印鉴存在于绘画上则表现出更广泛的含义。

此外,从欣赏美学的角度来说,印鉴在画面上是一种静态的力量,处于画面的角落,可以取得稳定画面的视觉效果。对干画面张力关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画注重绘画的动作与过程。绘画过程的轻盈动作,以加盖印章的沉稳力度作为结束。在此,印章体现了一种外来的制衡力量与动作完成的过程。

中国文人绘画的清素淡雅不能承受华丽繁复的外框装裱,视觉表现以恬淡中和为美。在这种简洁微妙的画而构成中。红色的印鉴首先显得极为生动传神,既调结了相对单调的色彩。又因印鉴本身的材料硬度感而与氤氲流动的水墨韵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收藏鉴赏印在铃用时,应从各方面加以注意,如形制、内容、位置、印泥、手法等均须用心揣磨,竭尽心力,务求精到。每见古代珍贵的字画,被一些自命风雅、好古而不识古者胡乱题跋、乱铃印章,使原作或局促窒息,或喧宾夺主而不堪入目。乾隆皇帝弘历与南宋权相韩化宵类似,同属好事者流,其于书画的兴趣相当浓厚,占有欲亦特别强烈。在他统治的60年里,全国传世的名迹基本上都进入内库,并进行鉴别整理。乾隆的收藏印也非常之多,达几十方,常用的有三玺、五玺、七玺。逊位后,又喜欢在书画上添铃“太上皇帝”、“古稀天子之宝”、“八微袭重之宝”等大玺。由于考据轻率,鉴别未精,往往真伪颠倒而贻笑大方。

猜你喜欢
印鉴太白山唐寅
太白山琐感
夏日太白山 九岳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别出心裁 自成一格——唐寅《灌木丛筱图》赏析
一种基于ORB特征的印鉴快速配准算法∗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四)
人间仙境太白山
唐寅绘画专题
基于几何统计差异性的伪造印鉴识别方法
登秦岭太白山 观南北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