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300年之久的风暴,体积有3个地球大
这个著名的风暴气旋,又名“木星大红斑”,自从17世纪早期伽利略首次观测木星以来,它已经至少存在了400年——很显然,该风暴的历史要比观察到的长远得多。科学家们猜测,可能是气流物质中含有的硫化物致使风暴呈红色,但是究竟何种成分促成了这种骇人的色彩,详情仍然无法知晓。在过去的几年里,木星上又形成了新的风暴:木星小红斑,又称“红斑”,由木星南半球上3个较小的白色风暴系统合并而成。小“红斑”,自2006年被发现以来一直不断增长,现在体积已接近地球大小——并且自身还刮起了时速400英里的暴风,小“红斑”现在旋转速度与它的兄长大“红斑”一样快。
硫酸雨
金星就像是身处浓硫酸世界的地球。它的大气由浓厚的二氧化硫云体组成,这种腐蚀性极强的物质遇水就会发生爆炸。酸性物质从硫酸云中析出,但由于星球上的高温,这些雨滴在降落地面之前便蒸发了,从而形成了十分短暂的硫酸雨。
超级甲烷飓风
在太阳系中飓风最强烈的海王星上,固态甲烷风暴以1930千米/小时的速度急速行驶——近似美国海军战斗机的最高飞行速度。然而,地球上最强烈的飓风风速也不过400千米/小时。诸如一种被称做“滑板车”的快速移动的云层,每16小时便会绕海王星运动一圈。海王星的最高大气层与海王星的自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流动——这意味着海王星有着熔融状态的内核,该内核由覆盖在甲烷下面的、深厚的高温云层构成。海王星大“暗斑”与木星上的大“红斑”有些相似——它们都是类似飓风或台风的急速气旋性风暴。然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发现:大“暗斑”也会在海王星的其他地方消失、再现。科学家们随后做出推断:飓风有可能是甲烷云层中出现的一个洞,类似于我们臭氧层中正在缩小的空洞。
甲烷雨
土星的最大卫星泰坦,其云层结构和地形与地球极为相似。只是组成这颗卫星的大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泰坦拥有一个类似地球水循环的甲烷循环系统。由于甲烷溶点大大低于水溶点(-146℃),于是,甲烷独霸了这个寒冷卫星表面分布的所有湖泊,当大气中甲烷的含量达到饱和时,就会落下“甲烷雨”。这个四处飘浮着有机分子和浓厚的甲烷云层的星球,很有可能为创造生命做好了准备,抑或早已孕育了生命。
异常的巨大尘暴
由于干燥、多岩石、如沙漠般荒凉的表面,尘暴就成了火星上非常普遍的现象。尘暴能大到席卷整个星球,将大气温度提高30℃,并维持数周。尘暴尽管非常庞大,但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在火星北半球的冬季末期,该尘暴沿着乌托邦平原上的季节性极冠蔓延开来。
龙卷风和尘卷风
春末的一个午后,一场高约半英里的尘卷风盘旋在多沙的火星表面。火星上的风是受到太阳加热火星表面时,引起大气热对流的驱动形成的,这与包括地球在内的其他星球上的风成形原理是一样的。
每逢春季,火星距太阳最远,球体受阳光的照射量最少之时,尘卷风就会无情地席卷火星表面,携走新沉淀下来的沙尘。
干冰降雪
我们已经知道火星上存在着冰,火星北极冰冠及其他地方都有冰的痕迹。但在2011年9月份,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勘测轨道器检测到二氧化碳云团和降雪现象。这是迄今太阳系内唯一已知拥有二氧化碳降雪现象的案例,较暖的气温促使一部分二氧化碳冰冠立刻升华为气体,在火星南极留下了一些形状奇特、看似金边镶裹的干冰坑。
氢风暴
这场风暴面积有地球表面积的8倍大,自2010年12月伊始便在土星上肆虐。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土星探测船——“卡西尼”号,在土星北半球拍摄下场风暴。在风暴强度达到最高时,每秒会释放出10余条闪电。帕萨迪纳加州理工学院的安德鲁·英格索尔,是分析这场风暴的“卡西尼”号成像小组的成员之一。他说:“土星为我们展示了双极光现象。土星不像地球和木星那样有着较为频繁的风暴。土星上的气象往往数年平稳不变,然后突然爆发。”
实际上,通过研究这些星球上骇人听闻的奇葩天气,如金星上的温室效应和火星上的液态水,都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气候变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