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波等
摘 要 对引进的11个花生新品种及本地花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花育系列花生品种比对照种增产显著,生长势强,株型直立紧凑,分枝性好,抗倒、耐涝、抗旱,部分抗病。初步筛选出的中小花生(花育41号、花育44号、花育26号等)在海南地区种植表现良好,可以进一步试种示范。
关键词 海南 ;花生 ;品种 ;引种
分类号 S565.2
Abstract Eleven new varieties of peanut were introduced, planted and observed in Hainan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11 newly introduced varieties the yield difference were marked (P<0. 05), the plants had strong growth, vertical, ramosity, strong lodging, flood, drought and disease-resistant ability. Middle and small peanut (hy41, hy44, hy26) were screened to plant in Hainan area, could trial plant and demonstrate in the further.
Keywords Hainan ; peanut ; varieties ; introduction and trial planting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1],同时也是海南省重要油料和食用作物。海南花生种植面积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种植面积约6.67万hm2,目前约4万hm2,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1)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橡胶、槟榔、椰子、香蕉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大大减少了耕地面积。(2)海南省主栽花生品种多为农户自留种,产量低,降低了农户的积极性。
随着海南生态立省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花生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生产上仍存在良种缺乏、产量不高不稳、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海南花生产业的发展[2-4]。因此,引进花生新品种与选育本地花生品种相结合对提高海南花生平均产量,加快海南花生品种的更新,培育优质高产专用型花生品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所在地文昌市地处热带北缘沿海地带,属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兼具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23.9℃。试验用地属滨海台地,地势平坦,海拔50 m以下,耕作层浅,试验地土壤有机质含量9.0~17.5 g/kg,全氮含量480~640 mg/kg,有效磷含量18~40 mg/kg,速效钾12~38 mg/kg,土壤pH 4.5~6.2,偏酸性。
1.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含对照种)共13个,花育22号(hy 22),花育25号(hy 25),花育36号(hy 36),花育28号(hy 28),花育40号(hy 40),花育31号(hy 31),花育41号(hy 31),花育44号(hy 44),花育39号(hy 39),花育23号(hy 23),花育26号(hy 26),文昌红皮花生(hp),文昌普通花生(CK),花育系列花生品种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提供,文昌红皮花生及文昌普通花生均为农户自留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前茬一致,不重、迎茬,排灌方便。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共13个处理, 3次重复。小区为长方形,面积30 m2(6 m×5 m),随机区组设计,不分畦种植,株距20 cm,行距25 cm,15行播种,每穴2仁,20穴/m2。试验点四周设保护行。
1.4 田间管理及调查考种
播种期2013年1月23日,收获期2013年5月17~25日。按当地旱坡地中等栽培管理水平进行田间管理,种植前施1次底肥,全生育期不施肥,只防虫不防病,只除草不去杂。田间调查各花生品种生育期及生物学特性,成熟期考察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饱果数等,收获晾晒后,测量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小区产量等。各项相应指标参照余永国等[5-6]的方法进行测定。
1.5 数据统计
用Excel 2003及DPS 7.05进行试验数据处理,采用Tukey作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通过对各参试品种产量实测,比对照种增产的品种有11个,为花育系列品种(表1),单位面积荚果产量最高为hy 40,产量达166.75 kg,比对照种增产87.51%,差异达极显著;hy 41、hy 22、hy 25单位面积荚果产量也极显著高于对照,hy 26与对照种差异显著。其它花育品种都比对照有增产,但差异均不显著,仅hp较对照种减产,与对照种差异不显著。
2.2 经济性状
2.2.1 生育期
hy 22的全生育期最短,为114 d,比对照种短3 d,hy 44、hy 39、hy 23、hy 26的全生育期最长,为122 d,其它品种全生育期在115~117 d (表2)。
2.2.2 生物学特性
各参试品种的生长势都很强,仅hy 28的生长势为中等,叶片颜色分为2类;hy 22、hy 25、hy 36、hy 40、hy 31和hy 41叶色为深绿色,其余为绿色;叶大小可分为3类,分别为大、中、小(表2)。
2.2.3 植株性状
由表3可以看出,hy 44的主茎高最高,达60.8 cm;hy 39最矮,为29.58 cm;其他品种介于29.58~60.8 cm。对照种的侧枝长最长,为66.4 cm;hy 39最短,为36.74 cm;其它品种介于36.74~66.40 cm。hy 40的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最多,分别为11.6和11条;hy 23最少,分别为9.1和8.9条,其他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分别在9.1~11.6和8.9~11条。endprint
2.2.4 结果性状
在13个参试品种中,单株结果数最多的是hy 44,为50.2个/株,最少是hy 40,为34.2个/株,其它品种介于34.2~50.2个/株。出仁率最高的是hy 26,为72.50%,最低是hy 22,为52.51%,其他品种介于52.51%~72.50%。荚果以hy 36最大,百果重235.4 g,1 kg果数为425个,hy 23的荚果最小,百果重121.06 g,1 kg果数为826个,详见表4。
2.3 抗逆性
由表5可以看出,所有参试品种均抗倒、耐涝,除hy 25、hy 31耐旱性中等外,其它品种耐旱性强。抗病性方面:所有参试品种均发现叶斑病和黑斑病,7个花生品种为叶斑病2级,其余为1级;黑斑病所有参试品种均为1级;此外,除hy 2、hy 5、hy 7、hy 9未发生青枯病外,其它品种均为1级。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花育系列荚果数比对照种产量高,生长势强,株型直立紧凑,分枝性好,抗倒、耐涝、抗旱,部分抗病。(1)以大叶为主的大花生品种荚果数多,但出仁率较低,很多花生荚果秕果率高;(2)花育系列中叶及小叶为主的中号及小号花生较对照种有一定增产,出苗率高,出仁率也与对照种相当,同时该类小花生品种皮薄籽饱满、籽粒小、口感好、质地香脆,具有一定引种价值;(3)本地红皮花生较对照种有一定减产,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种各指标基本相近,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田间长势好,果多,果中等仁饱满。综合各品种的测产、出苗率、单株总果数、饱果数和出仁率等指标,初步筛选认为花育41、44和26号在海南种植表现良好,花育39、40号等花生品种次之,可作进一步试种分析。其它品种可根据生产需要进一步试种或作为以后试验所需的育种材料。
本试验所采用的对照花生品种及红皮花生品种为海南当地农户自留种,经过长期种植,适应性强,单株总果数、饱果数、出仁率等指标均优于或接近其他参试品种,但文昌红皮花生及文昌普通花生的出苗率分别为其它参试品种平均出苗率的29.5%和49.7%。有研究表明,在花生常温干燥保存过程中,影响花生种质活力的因素主要是含水量、保存温度和贮藏时间[7]。常温干燥条件下,花生种质在贮藏过程中籽粒会发生一系列品质成分及生理生化变化,如酶的活性、贮藏物质含量等,影响物质变化进程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并最终通过贮藏时间表现出活力的变化[8]。郭陞垚等[9]研究发现,不同贮藏方法对花生种子的发芽和出苗率影响较大,通过陶罐密封常温保存1年,花生种出苗率在61.83%~75%。本试验采用的文昌红皮花生及文昌普通花生虽然均为农户前1年采收,但其出苗率均低于50%,这可能与农户对花生种的贮藏方法不当有关系。海南文昌常年温度和湿度都很高,不当的储藏方法会使花生吸收水分,导致含水量高于安全水分,同时较高的储藏温度会增加花生的呼吸作用,较快地消耗贮藏物质,降低种子活力,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如果能够提高花生种贮藏水平,提高当地自留花生种的出苗率,将会在产量上很大提升甚至可能超过本试验所引的花育系列品种。另外,本试验只是在种植前施1次底肥,全生育期并未施肥,尤其花生是喜钙作物,荚果中90%的钙直接来源于土壤[10],缺钙会导致花生肧败育而出现大量空夹或不饱满[11]。参试的花育系列花生品种收获时空荚果较多,致使出仁率低,而本地品种可能对当地土壤适应性较强,表现较花育系列花生品种要好。在本试验的田间管理基础上,如改进花生的施肥措施,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适量追肥,特别在花针期时补施速效氮、磷、钾、硼、钼以及增施钙肥石灰或石膏[12-14],将可能有利于提高本试验中参试品种的出仁率及产量。
此外,本试验地主要在海南东北部沿海地区,可能存在局部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环境因素对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因此各品种还可能具有较高的生长生产潜力,还需进行多年多点试验,进一步对所引品种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还应立足海南本地花生种质资源,积极开展从当地花生种中选育花生新品种的育种工作;同时,花生作为海南重要的油料作物,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条件下,还将开展与椰子、油茶、油棕、槟榔等作物间套种研究,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将对调整海南省种植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伯寿.我国花生科研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2008(5):18-22.
[2] 詹建星,杨重法. 浅谈海南花生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学,2009,16(4):259-277.
[3] 白翠云,谢 琼,侯本军,等. 海南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2):100-101.
[4] 杨伟波,付登强,刘立云,等. 海南花生研究现状及展望[J]. 热带农业科学,2013,33(5):73-75.
[5] 余永国,李少雄,吴春玲,等. 2006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7,38(6):609-712.
[6] 林志豪,李少雄,吴春玲,等. 2009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3):267-270.
[7] 郑光华主编.种子生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 李春娟,单世华,万书波,等. 贮藏时间对花生品质成分和种子活力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8(1):94-96.
[9] 郭陞垚,陈永水,陈剑洪,等. 贮藏方法对花生发芽和出苗的影响[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6(2):121-125.
[10] 林 褒,周 卫. 花生荚果钙素吸收调控及其与钙素营养效率的关系[J]. 核农学报,1997,11(3):168-172.
[11] 张海平. 钙调控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生长发育的细胞生理机制研究[D]. 福建: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2003.
[12] 常春荣,龚觅真,廖基兴. 硅肥对南方花生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432-435.
[13] 常春荣,廖基兴,阮云泽. 砖红壤施硼肥对花生产量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J]. 土壤学报,2007,44(6):1 148-1 151.
[14] 杨文钰,屠乃美. 作物栽培学各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endprint
2.2.4 结果性状
在13个参试品种中,单株结果数最多的是hy 44,为50.2个/株,最少是hy 40,为34.2个/株,其它品种介于34.2~50.2个/株。出仁率最高的是hy 26,为72.50%,最低是hy 22,为52.51%,其他品种介于52.51%~72.50%。荚果以hy 36最大,百果重235.4 g,1 kg果数为425个,hy 23的荚果最小,百果重121.06 g,1 kg果数为826个,详见表4。
2.3 抗逆性
由表5可以看出,所有参试品种均抗倒、耐涝,除hy 25、hy 31耐旱性中等外,其它品种耐旱性强。抗病性方面:所有参试品种均发现叶斑病和黑斑病,7个花生品种为叶斑病2级,其余为1级;黑斑病所有参试品种均为1级;此外,除hy 2、hy 5、hy 7、hy 9未发生青枯病外,其它品种均为1级。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花育系列荚果数比对照种产量高,生长势强,株型直立紧凑,分枝性好,抗倒、耐涝、抗旱,部分抗病。(1)以大叶为主的大花生品种荚果数多,但出仁率较低,很多花生荚果秕果率高;(2)花育系列中叶及小叶为主的中号及小号花生较对照种有一定增产,出苗率高,出仁率也与对照种相当,同时该类小花生品种皮薄籽饱满、籽粒小、口感好、质地香脆,具有一定引种价值;(3)本地红皮花生较对照种有一定减产,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种各指标基本相近,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田间长势好,果多,果中等仁饱满。综合各品种的测产、出苗率、单株总果数、饱果数和出仁率等指标,初步筛选认为花育41、44和26号在海南种植表现良好,花育39、40号等花生品种次之,可作进一步试种分析。其它品种可根据生产需要进一步试种或作为以后试验所需的育种材料。
本试验所采用的对照花生品种及红皮花生品种为海南当地农户自留种,经过长期种植,适应性强,单株总果数、饱果数、出仁率等指标均优于或接近其他参试品种,但文昌红皮花生及文昌普通花生的出苗率分别为其它参试品种平均出苗率的29.5%和49.7%。有研究表明,在花生常温干燥保存过程中,影响花生种质活力的因素主要是含水量、保存温度和贮藏时间[7]。常温干燥条件下,花生种质在贮藏过程中籽粒会发生一系列品质成分及生理生化变化,如酶的活性、贮藏物质含量等,影响物质变化进程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并最终通过贮藏时间表现出活力的变化[8]。郭陞垚等[9]研究发现,不同贮藏方法对花生种子的发芽和出苗率影响较大,通过陶罐密封常温保存1年,花生种出苗率在61.83%~75%。本试验采用的文昌红皮花生及文昌普通花生虽然均为农户前1年采收,但其出苗率均低于50%,这可能与农户对花生种的贮藏方法不当有关系。海南文昌常年温度和湿度都很高,不当的储藏方法会使花生吸收水分,导致含水量高于安全水分,同时较高的储藏温度会增加花生的呼吸作用,较快地消耗贮藏物质,降低种子活力,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如果能够提高花生种贮藏水平,提高当地自留花生种的出苗率,将会在产量上很大提升甚至可能超过本试验所引的花育系列品种。另外,本试验只是在种植前施1次底肥,全生育期并未施肥,尤其花生是喜钙作物,荚果中90%的钙直接来源于土壤[10],缺钙会导致花生肧败育而出现大量空夹或不饱满[11]。参试的花育系列花生品种收获时空荚果较多,致使出仁率低,而本地品种可能对当地土壤适应性较强,表现较花育系列花生品种要好。在本试验的田间管理基础上,如改进花生的施肥措施,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适量追肥,特别在花针期时补施速效氮、磷、钾、硼、钼以及增施钙肥石灰或石膏[12-14],将可能有利于提高本试验中参试品种的出仁率及产量。
此外,本试验地主要在海南东北部沿海地区,可能存在局部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环境因素对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因此各品种还可能具有较高的生长生产潜力,还需进行多年多点试验,进一步对所引品种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还应立足海南本地花生种质资源,积极开展从当地花生种中选育花生新品种的育种工作;同时,花生作为海南重要的油料作物,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条件下,还将开展与椰子、油茶、油棕、槟榔等作物间套种研究,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将对调整海南省种植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伯寿.我国花生科研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2008(5):18-22.
[2] 詹建星,杨重法. 浅谈海南花生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学,2009,16(4):259-277.
[3] 白翠云,谢 琼,侯本军,等. 海南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2):100-101.
[4] 杨伟波,付登强,刘立云,等. 海南花生研究现状及展望[J]. 热带农业科学,2013,33(5):73-75.
[5] 余永国,李少雄,吴春玲,等. 2006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7,38(6):609-712.
[6] 林志豪,李少雄,吴春玲,等. 2009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3):267-270.
[7] 郑光华主编.种子生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 李春娟,单世华,万书波,等. 贮藏时间对花生品质成分和种子活力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8(1):94-96.
[9] 郭陞垚,陈永水,陈剑洪,等. 贮藏方法对花生发芽和出苗的影响[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6(2):121-125.
[10] 林 褒,周 卫. 花生荚果钙素吸收调控及其与钙素营养效率的关系[J]. 核农学报,1997,11(3):168-172.
[11] 张海平. 钙调控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生长发育的细胞生理机制研究[D]. 福建: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2003.
[12] 常春荣,龚觅真,廖基兴. 硅肥对南方花生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432-435.
[13] 常春荣,廖基兴,阮云泽. 砖红壤施硼肥对花生产量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J]. 土壤学报,2007,44(6):1 148-1 151.
[14] 杨文钰,屠乃美. 作物栽培学各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endprint
2.2.4 结果性状
在13个参试品种中,单株结果数最多的是hy 44,为50.2个/株,最少是hy 40,为34.2个/株,其它品种介于34.2~50.2个/株。出仁率最高的是hy 26,为72.50%,最低是hy 22,为52.51%,其他品种介于52.51%~72.50%。荚果以hy 36最大,百果重235.4 g,1 kg果数为425个,hy 23的荚果最小,百果重121.06 g,1 kg果数为826个,详见表4。
2.3 抗逆性
由表5可以看出,所有参试品种均抗倒、耐涝,除hy 25、hy 31耐旱性中等外,其它品种耐旱性强。抗病性方面:所有参试品种均发现叶斑病和黑斑病,7个花生品种为叶斑病2级,其余为1级;黑斑病所有参试品种均为1级;此外,除hy 2、hy 5、hy 7、hy 9未发生青枯病外,其它品种均为1级。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花育系列荚果数比对照种产量高,生长势强,株型直立紧凑,分枝性好,抗倒、耐涝、抗旱,部分抗病。(1)以大叶为主的大花生品种荚果数多,但出仁率较低,很多花生荚果秕果率高;(2)花育系列中叶及小叶为主的中号及小号花生较对照种有一定增产,出苗率高,出仁率也与对照种相当,同时该类小花生品种皮薄籽饱满、籽粒小、口感好、质地香脆,具有一定引种价值;(3)本地红皮花生较对照种有一定减产,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种各指标基本相近,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田间长势好,果多,果中等仁饱满。综合各品种的测产、出苗率、单株总果数、饱果数和出仁率等指标,初步筛选认为花育41、44和26号在海南种植表现良好,花育39、40号等花生品种次之,可作进一步试种分析。其它品种可根据生产需要进一步试种或作为以后试验所需的育种材料。
本试验所采用的对照花生品种及红皮花生品种为海南当地农户自留种,经过长期种植,适应性强,单株总果数、饱果数、出仁率等指标均优于或接近其他参试品种,但文昌红皮花生及文昌普通花生的出苗率分别为其它参试品种平均出苗率的29.5%和49.7%。有研究表明,在花生常温干燥保存过程中,影响花生种质活力的因素主要是含水量、保存温度和贮藏时间[7]。常温干燥条件下,花生种质在贮藏过程中籽粒会发生一系列品质成分及生理生化变化,如酶的活性、贮藏物质含量等,影响物质变化进程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并最终通过贮藏时间表现出活力的变化[8]。郭陞垚等[9]研究发现,不同贮藏方法对花生种子的发芽和出苗率影响较大,通过陶罐密封常温保存1年,花生种出苗率在61.83%~75%。本试验采用的文昌红皮花生及文昌普通花生虽然均为农户前1年采收,但其出苗率均低于50%,这可能与农户对花生种的贮藏方法不当有关系。海南文昌常年温度和湿度都很高,不当的储藏方法会使花生吸收水分,导致含水量高于安全水分,同时较高的储藏温度会增加花生的呼吸作用,较快地消耗贮藏物质,降低种子活力,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如果能够提高花生种贮藏水平,提高当地自留花生种的出苗率,将会在产量上很大提升甚至可能超过本试验所引的花育系列品种。另外,本试验只是在种植前施1次底肥,全生育期并未施肥,尤其花生是喜钙作物,荚果中90%的钙直接来源于土壤[10],缺钙会导致花生肧败育而出现大量空夹或不饱满[11]。参试的花育系列花生品种收获时空荚果较多,致使出仁率低,而本地品种可能对当地土壤适应性较强,表现较花育系列花生品种要好。在本试验的田间管理基础上,如改进花生的施肥措施,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适量追肥,特别在花针期时补施速效氮、磷、钾、硼、钼以及增施钙肥石灰或石膏[12-14],将可能有利于提高本试验中参试品种的出仁率及产量。
此外,本试验地主要在海南东北部沿海地区,可能存在局部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环境因素对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因此各品种还可能具有较高的生长生产潜力,还需进行多年多点试验,进一步对所引品种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还应立足海南本地花生种质资源,积极开展从当地花生种中选育花生新品种的育种工作;同时,花生作为海南重要的油料作物,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条件下,还将开展与椰子、油茶、油棕、槟榔等作物间套种研究,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将对调整海南省种植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伯寿.我国花生科研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2008(5):18-22.
[2] 詹建星,杨重法. 浅谈海南花生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学,2009,16(4):259-277.
[3] 白翠云,谢 琼,侯本军,等. 海南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2):100-101.
[4] 杨伟波,付登强,刘立云,等. 海南花生研究现状及展望[J]. 热带农业科学,2013,33(5):73-75.
[5] 余永国,李少雄,吴春玲,等. 2006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7,38(6):609-712.
[6] 林志豪,李少雄,吴春玲,等. 2009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3):267-270.
[7] 郑光华主编.种子生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 李春娟,单世华,万书波,等. 贮藏时间对花生品质成分和种子活力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8(1):94-96.
[9] 郭陞垚,陈永水,陈剑洪,等. 贮藏方法对花生发芽和出苗的影响[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6(2):121-125.
[10] 林 褒,周 卫. 花生荚果钙素吸收调控及其与钙素营养效率的关系[J]. 核农学报,1997,11(3):168-172.
[11] 张海平. 钙调控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生长发育的细胞生理机制研究[D]. 福建: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2003.
[12] 常春荣,龚觅真,廖基兴. 硅肥对南方花生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432-435.
[13] 常春荣,廖基兴,阮云泽. 砖红壤施硼肥对花生产量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J]. 土壤学报,2007,44(6):1 148-1 151.
[14] 杨文钰,屠乃美. 作物栽培学各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