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新成 戴克华
“不搞原来请客的老一套,而是朋友交流才艺,同贺生日,我感觉非常舒心。”4月16日,房县城关镇谭荣志老人对自己七十大寿很满意。这天,他和几位好友或挥毫泼墨,或填词作赋,用一场简朴别致的笔会来庆祝生日。
这是房县18000名党员干部公开承诺自觉抵制“人情歪风”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房县县委展开了一场党员干部“人情歪风”整治行动,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风气。一时间,党政机关严立规矩、带头示范,基层组织自发纠偏、主动跟进,一股股文明节俭新风吹进房县千家万户。
一本本变了味的“人情账”
崇尚礼仪、重视人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情往来,自古有之。
房县作为中华诗祖、周朝太师尹吉甫故里,以厚重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被尊为“忠孝名邦”。但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等多重原因,该县和其他地方一样,人情往来逐渐变了味。人情名目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人情“账本”越来越厚,“面子”烟、“品牌”酒、“名牌”车等比排场、争面子的攀比行为愈演愈烈。
“一家待客百家愁,礼金强压百姓头;人情歪风日益盛,可惜钱财送酒楼”。“人情歪风”已成为房县群众生活的沉重负担,基层干部群众面对“温柔的罚款单”、“红色的支付令”,脸上笑,心里愁。
“人情歪风”为何泛滥?该县在调研中了解到,除了传统习俗和固有的“面子”因素外,最突出的原因就是“人家办,自己不办就吃亏”的补偿心理,让群众陷入由被动变主动、再由主动变被动的怪圈。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循环,直接导致美德丢失,传统习俗变了味。
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社风民风是风向标。如果‘人情歪风任其发展,干部群众必将深受其害,整治歪风刻不容缓。”房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姚天国如是说。
整治“人情歪风”,公职人员理应带头。房县纪委、监察局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专门出台《关于规范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明确四条“铁规”,严格控制宴请范围,严格遵守廉政规定,严格执行报告制度,严查违规违纪行为。一时间,党政机关严立规矩、带头示范,基层组织自发纠偏、主动跟进,全县18000余名党员干部纷纷向群众作出承诺,带头抵制“人情歪风”。
一句承诺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房县纪委、监察局出台了《刹“四风”、转作风有奖举报制度》,积极吸纳群众广泛参与,畅通多种投诉渠道,让铁规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在县电视台、“房县新闻网”、“今日房县网”和《今日房县报》上,房县公开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专人全天值班待机,接受电话投诉和短信举报,积极营造“人人查处歪风,人人监管歪风”的氛围。
3月份以来,房县纪委牵头会同组织、宣传等部门,先后明察暗访乡镇和县直单位27个、酒店21家,共受理了5起关于党员干部违规举办人情宴的举报案件。查实了尹吉甫镇玉堤村文书马某为其48岁本命年生日公开举办宴请,违规操办宴席32桌、收受礼金2.5万余元等4起典型问题,在全县进行了实名通报,有效整肃了社会风气,迅速使全县“人情歪风”得到有效遏制。
一股股涌动的文明节俭新风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3月下旬,尹吉甫镇玉堤村等7个村在全县率先成立“清风协会”,把婚丧嫁娶等宴请事宜纳入村规民约,明确了置办酒宴的范围、规模、时间和申报程序。截至目前,该镇“清风协会”先后劝止民间置办宴请94件(次),为基层干部群众节约人情消费200余万元。
在门古寺镇,村村出台了《红白喜事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了婚嫁、丧葬、生子、乔迁办酒席的范围和申报程序;有意置办酒席的,须提前5天到村委会进行申请、登记、备案,协议举办时间、宴请规模和食品安全等,批准后方可举办。全县281个村积极开展“清风行动”,共同抵制“人情歪风”,倡导文明节俭新风尚。
人情往来要用道德约束,只有从每个人做起,弘扬传统美德才不是一句空话。尹吉甫镇双湾村村民杜某,曾打算为客死他乡的祖父迁坟,并置办酒席待客,但被该村“清风协会”劝止,群众心中称快。该村群众刘老汉直言:“人情往来不能乱,可办可不办就不要办,大家都接受。”
如今,文明节俭新风在房县城乡涌动,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