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改莲
【关键词】结核菌素;结核病诊断;意义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人口的1/3都感染有结核,每年约有800万人感染而发病,其中每年有>25万名儿童死于结核病[1-2]。根据我国结核病疫情状况,国家建立、健全和稳定各级防疫机制,制定防治规划,并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对服务业、学校、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是诊断结核感染的重要参考指标[3],但绝大多数人不清楚其机制,也不明白反应结果及其意义,故本文给予探讨。
机制
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菌体成份,有两种:①旧结核菌素(OT):它是从生长过结核菌的液体培养基中提炼出来的结核菌代谢产物,主要成份为结核蛋白,因其抗原不纯,可引起非特异性反应,故现已少用。②纯蛋白的衍生物(PPD)是用苏通代培养基培养结核菌,经过灭菌超过滤后提纯结核蛋白,性质稳定,反映清晰,阳性率较旧结素略高,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③机制:结核菌素皮肤反应是迟发型细胞超敏反应,它是抗原进入机体使机体的免疫T淋巴细胞致敏,并大量分化增殖,当致敏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入侵时,致敏淋巴细胞就会与之结合,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表现在结素注射部位形成硬结、红肿,甚至发生水泡和坏死。
PPD试验方法
有皮上、皮肤划痕或点刺与皮内注射法,以后者应用最为广泛,效果准确。我院采用的是1ml含50IU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的稀释制剂,为无色澄明液体。用1ml注射器抽取0.1ml(5IU)于左前臂掌侧中下1/3处,避开血管,用75%酒精消毒,以皮内注射使其成为6~8mm大小的圆形皮丘,嘱其在48~96h内不要揉抓,不着水,不要用激素类药物,不要吃辛辣食物,一般在注射后72h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标准
以局部硬结直径为依据: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阴性(-)5~9mm为一般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反应(+++),避部除硬结外,还有水泡、破溃淋巴管炎为极强阳性(++++)。
结素试验后可能出现形一些异常反应,应予妥善处理
局部:出现水泡、溃疡,应保持清洁,涂2%甲紫,必要时用注射器将水泡液抽除。
全身:发热,多属热原反应与器具消毒不严,一般于数小时内可恢复。晕厥与休克,多与精神紧张、恐惧有关,可嘱其平卧、保温,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病灶反应,注射数小时肺部病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形成变态反应病灶,一般不必特殊处理,2~5天可自行消退。
禁忌症及适用范围
禁忌症:各种传染病恢复期,结素试验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使病情加重,有器质性病变,如心血管肾脏病、胃肠病的急性期,有过敏反应者,特别是对其它预防注射有过敏史及免疫缺陷的婴儿,高热体弱和严重衰竭者。
适用范围:胸片检查异常的患者,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涂阳病人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病人。
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意义
婴儿:常用于卡介苗接种的选择和监测,年龄越小意义越大,阳性表示已感染结核并产生抗体,不要接种卡介苗,阴性则应该接种卡介苗,未接种卡介苗的3岁以下儿童呈阳性反应(++),不论有无临床症状,均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应予治疗。
城市居民,成人绝大多数为阳性,仅表示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如高倍稀释液(1/1000)IU皮试呈强阳性,常提示有活动结核灶。因此,结素试验在诊断成人结核病时诊断价值受限,结素阴性反应,一般表示未感染结核,但实际情况不完全是这样。如:①在某些病时,机体对结核的过敏性减弱或暂时消失可出现假阴性反应(急性传染病:麻疹、百日咳、猩红热);②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时,如:重度营养不良,体质极度衰弱、肿瘤、HIV感染时;③中度结核感染,如结脑、粟粒型结核;④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过程中等;⑤初感染结核菌4~8周内,集体变态、反应尚未建立,个别老年人因机体变态反应功能低下也呈阴性。总之,结素试验的反应很复杂,可受很多因素影响,应认真分析判断,正确的估计才能帮助临床作出正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Rom WN,Garay sm.Tubtrculosis,Boston litter Brown and comp,1996:745-982.
[2]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国结核病分类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12):716.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