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苏雅拉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取的32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4天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138例(85.1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达到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护理;疗效
急性胃肠炎具有急性肠炎和急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其是临床上多发性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应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有很多,例如:黄连素、思密达、左氧氟沙星、西咪替丁等[1]。为进一步研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方法,探讨其相关护理要点,本文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2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2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其中男92例,女70例,年龄18~75岁之间;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其中男90例,女72例,年龄17~74岁之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上腹不适等,且所有患者在发病6h内入院接受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脱水治疗,都静脉滴注500~10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并对严重脱水患者配以格林氏液20ml/kg,纠正患者脱水情况。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用0.2g左氧氟沙星配合250ml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患者处进行左氧氟沙星滴注外,使用0.4g西咪替丁+250ml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滴注,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天。
观察指标: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2],将患者治疗效果分为:①痊愈(治疗1天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食欲改善);②有效(治疗2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食欲改善);③无效(治疗3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人数+有效人数)/治疗总人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经过4天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138例,对照组患者治愈103例,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3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讨论
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临床研究证明,急性胃肠炎通常是由于患者食用了含有病原菌和毒素的食物,或者饮食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发热等,部分患者会发生脱水现象,引发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探讨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十分必要。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进行患者的治疗,是由于这两种药物联合能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腐蚀作用,缓解腹部疼痛。同时,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30%,明显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的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体会: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护理时要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加重病情。同时由于患者常伴有脱水、呕吐、腹泻等症状,所以要及时为患者补充水分,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另外,为避免胃肠道出现胀气,要避免患者食用牛肉等易产气食物,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而且,也要避免患者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应该多食用含有纤维素、维生素的瓜果蔬菜,从而改善患者体内代谢。在进行日常护理过程中,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防止引起休克[3]。
参考文献
[1]袁亭亭.44例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371-372.
[2]杨然,孙彩,谢云峰.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5):182.
[3]王红玲.急性胃肠炎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2,11(12):1136.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取的32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4天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138例(85.1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达到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护理;疗效
急性胃肠炎具有急性肠炎和急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其是临床上多发性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应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有很多,例如:黄连素、思密达、左氧氟沙星、西咪替丁等[1]。为进一步研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方法,探讨其相关护理要点,本文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2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2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其中男92例,女70例,年龄18~75岁之间;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其中男90例,女72例,年龄17~74岁之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上腹不适等,且所有患者在发病6h内入院接受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脱水治疗,都静脉滴注500~10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并对严重脱水患者配以格林氏液20ml/kg,纠正患者脱水情况。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用0.2g左氧氟沙星配合250ml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患者处进行左氧氟沙星滴注外,使用0.4g西咪替丁+250ml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滴注,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天。
观察指标: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2],将患者治疗效果分为:①痊愈(治疗1天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食欲改善);②有效(治疗2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食欲改善);③无效(治疗3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人数+有效人数)/治疗总人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经过4天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138例,对照组患者治愈103例,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3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讨论
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临床研究证明,急性胃肠炎通常是由于患者食用了含有病原菌和毒素的食物,或者饮食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发热等,部分患者会发生脱水现象,引发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探讨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十分必要。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进行患者的治疗,是由于这两种药物联合能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腐蚀作用,缓解腹部疼痛。同时,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30%,明显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的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体会: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护理时要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加重病情。同时由于患者常伴有脱水、呕吐、腹泻等症状,所以要及时为患者补充水分,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另外,为避免胃肠道出现胀气,要避免患者食用牛肉等易产气食物,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而且,也要避免患者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应该多食用含有纤维素、维生素的瓜果蔬菜,从而改善患者体内代谢。在进行日常护理过程中,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防止引起休克[3]。
参考文献
[1]袁亭亭.44例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371-372.
[2]杨然,孙彩,谢云峰.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5):182.
[3]王红玲.急性胃肠炎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2,11(12):1136.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取的32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4天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138例(85.1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达到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护理;疗效
急性胃肠炎具有急性肠炎和急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其是临床上多发性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应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有很多,例如:黄连素、思密达、左氧氟沙星、西咪替丁等[1]。为进一步研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方法,探讨其相关护理要点,本文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2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2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其中男92例,女70例,年龄18~75岁之间;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其中男90例,女72例,年龄17~74岁之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上腹不适等,且所有患者在发病6h内入院接受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脱水治疗,都静脉滴注500~10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并对严重脱水患者配以格林氏液20ml/kg,纠正患者脱水情况。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用0.2g左氧氟沙星配合250ml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患者处进行左氧氟沙星滴注外,使用0.4g西咪替丁+250ml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滴注,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天。
观察指标: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2],将患者治疗效果分为:①痊愈(治疗1天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食欲改善);②有效(治疗2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食欲改善);③无效(治疗3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人数+有效人数)/治疗总人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经过4天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138例,对照组患者治愈103例,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3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讨论
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临床研究证明,急性胃肠炎通常是由于患者食用了含有病原菌和毒素的食物,或者饮食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发热等,部分患者会发生脱水现象,引发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探讨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十分必要。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进行患者的治疗,是由于这两种药物联合能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腐蚀作用,缓解腹部疼痛。同时,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30%,明显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的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体会: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护理时要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加重病情。同时由于患者常伴有脱水、呕吐、腹泻等症状,所以要及时为患者补充水分,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另外,为避免胃肠道出现胀气,要避免患者食用牛肉等易产气食物,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而且,也要避免患者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应该多食用含有纤维素、维生素的瓜果蔬菜,从而改善患者体内代谢。在进行日常护理过程中,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防止引起休克[3]。
参考文献
[1]袁亭亭.44例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371-372.
[2]杨然,孙彩,谢云峰.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5):182.
[3]王红玲.急性胃肠炎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2,11(12):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