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圣峰,夏云宝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O一医院 影像科,江苏无锡214044)
肋骨骨巨细胞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吴圣峰,夏云宝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O一医院 影像科,江苏无锡214044)
目的:探讨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肋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肋骨骨巨细胞瘤的认识及诊断的正确率,为临床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肋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病灶于X线表现为多发的分隔, CT表现为不规则的高密度骨棘,密度不均;MRI显示为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后病灶可见明显强化。结论:肋骨骨巨细胞瘤有其一定的特征性,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对该疾病的诊断。
肋骨;骨巨细胞瘤;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原发骨肿瘤之一,绝大部分为良性,部分具有潜在恶性,甚至可见肺转移[1],常发生于长骨骨端,有一定影像学特点,而发生于肋骨的骨巨细胞瘤少见,我院收治一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患者女,46岁。患者缘于7年前无意间发现右颈肩部隆起,当时未行任何治疗,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等不适情况。近几月来,发现包块渐进性增大后于2013年12月13日入院。体检:右颈肩部触及一包块,大小约为4cm×5cm,质地较硬,周围无红肿,皮温不高,无明显压痛、叩痛,肩关节活动未见明显受限,压颈试验阴性,右侧颈神经根牵拉试验。
(1)X线正位片表现。右侧颈肩部可见不规则性高密度影,境界较清晰,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条状高密度影,如图①所示。
CT检查表现:经MPR图像显示(见图②),右侧第1肋骨可见骨质破坏,呈膨胀性改变,约为5.1×6.3cm大小,CT值约为33~92Hu,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条状骨性密度影及分隔。
MR检查表现:右侧颈肩部见团状混杂信号占位,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信号为主,病灶内可见小斑片状更低信号影;右侧第1肋骨可见骨质破坏,邻近肌肉呈推压改变;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示病灶可见明显不均强化(见图③)。
(2)手术及病理结果。于2013年12月26日行病灶切除术,术中见:病灶有完整骨性包膜,向下顶压肺尖,约拳头大小,包膜部分破裂后有骨样组织溢出;光镜下见:大量异型性细胞弥散排列,较密集,细胞梭型,染色较深,此外见较多散在分布的多核巨细胞,病理诊断:(右颈肩部)骨巨细胞瘤,潜在恶性(见图④)。
3.1 病理学分期
Enneking分期是结合了临床特征、X线表现和病理学的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Ⅰ期,无临床症状,X线表现为有病灶,病理变化呈良性;Ⅱ期,有临床症状,X线表现明显,病灶呈膨胀性生长,但骨皮质未破坏,病理变化呈良性;Ⅲ期,有临床症状, X线表现明显,病灶呈侵袭性生长,伴骨皮质缺损,具有软组织肿块,病理变化良性或恶性。
3.2 影像学表现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干骺愈合的骨端[3],尤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桡骨远端最为常见,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据报道本病除中耳小骨外,其余骨骼均可发生,其中50%~65%发生在膝关节周围[1];而发生于不规则骨的骨巨细胞瘤少见,发生于肋骨的骨巨细胞瘤则更为罕见[4],国内外多为个案报道,Rizzoli骨科研究所中登记的1 061例骨巨细胞瘤中仅6例发生于肋骨[5], Gupta等[6]复习文献, 1 870例骨巨细胞瘤中发生于肋骨的仅26例;虽然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仍然具有长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特点[7]:病情进展多缓慢,临床多无明显特征性表现,早期症状较轻,随着病情进展局部可扪及肿块,本例中患者病程已达7年余,初始症状轻,病灶随着病情进展而进行性增大。
图① X线平片示右侧肩部团状高密度影,内见条状分隔;图②A-B 经MPR图像横断位、矢状位示右侧第1肋骨骨质破坏,其内见不规则的骨棘,病灶周围见残留骨质结构;图③A-C A.T1WI冠状位图像示右侧肩部混杂信号占位,以等低信号为主 B.增强扫描后示右侧肩部占位呈明显强化 C.T2WI横断位图像示右侧肩部占位以等信号为主,其内见小斑片状更低信号;图④ 光镜下见大量异型性细胞弥散排列,细胞梭型,另可见较多散在分布的多核巨细胞;病理结果示骨巨细胞瘤,潜在恶性(HE×40)典型的发生于长管状骨的骨巨细胞瘤X线平片及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偏心性的骨质破坏,一般无骨膜反应,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其内多发骨嵴可导致典型的肥皂泡样改变,但并不是特征性表现[8];MRI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有文献报道称[1、9、12]肿瘤以实性成份为主的,T1WI多表现为低信号,T2WI多呈由低到略高信号,部分病灶因肿瘤内部出血、坏死、囊肿及纤维化等改变,导致信号多变;本例中肋骨于CT图像表现为膨胀性的骨质破坏,周围骨皮质可见中断,病灶内部可见多发不规则的骨棘,MRI图像示病灶表现为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良性的肋骨肿瘤边缘一般较清晰,周围硬化明显,无局部软组织肿块影,恶性的肋骨肿瘤多数可见骨质破坏,骨皮质不连续,并可见有软组织肿块影[10],本例病灶骨质破坏明显,局部骨皮质不连续,病理结果示潜在恶性;由于发生于肋骨的骨巨细胞瘤多为个案报道,结合国内外文献及本例影像学表现,笔者认为肋骨骨巨细胞瘤于CT图像显示为膨胀性改变,局部见骨质破坏,病灶内密度不均,但周围仍见环状的骨质结构残留[11];X线显示有条状高密度分隔,于CT图像则表现为形态及数量不同的骨嵴;肿瘤内未见有钙化或骨化的致密影;MRI对骨嵴、钙化及骨膜反应等显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确可以更好的显示肿瘤组织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由于骨巨细胞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肿瘤内多可发生出血、坏死及囊变,导致其在MRI表现为混杂信号;于T1WI主要表现为不均的等或低的信号,T2WI常可表现为混杂信号;T1WI、T2WI等信号区代表肿瘤实质区,高信号区出血、囊变或坏死则为出血所致;均为低信号可考虑为含铁血黄素所致;Gd-DTPA增强可见肿瘤明显不均强化,但是对肿瘤的组织定性尚缺乏统一意见[12-13]。
3.3 鉴别诊断
发生于肋骨的骨巨细胞瘤主要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样骨瘤鉴别:①发生于肋骨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属肿瘤样病变,是由于异常纤维组织代替正常骨组织所致,病灶沿肋骨长轴生长,呈囊状的、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显示不清,髓腔内可见散在斑点状、不规则钙化影,呈磨玻璃样改变,是其病变特点[11];②骨样骨瘤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良性骨肿瘤,主要成分为骨样组织,多见于10~25岁青少年,发病缓慢,临床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影像学检查表现为病灶内可见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的瘤巢,周围有高密度的骨硬化包绕,瘤巢一般只有一个,中央出现斑片状钙化影是其典型特征[14]。
综上所述:发生于肋骨的骨巨细胞瘤较为罕见,多发生于青壮年,肋骨可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周边见骨质残留,其内可见多发不规则的骨棘,于MRI表现为混杂的信号影;因此,影像学上见到相似特征的病灶时,可考虑本病的可能,确诊则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1]Murphey MD,Nomikos GC,Flemming DJ,et al.Imaging of giant cell tumor and giant cell reparative granuloma of bone: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J].Radiographics,2001,21(5):1283-1309.
[2]蔡郑东.实用骨肿瘤学[M]. 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367-288.
[3] Kawashima A,GlocknerJF,King Jr BF.CT urography and uragraphy[J].Radiol Clin N Am,2003,41(3):945.
[4] 钱菊生.张晓芳 胸腔镜辅助切除左第二肋巨大肋骨骨巨细胞瘤1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03:140.
[5]Briccoli A, Malaguti C, Iannetti C, et al Giant cell tumor of the rib[J]. Skeletal Radio,l 2003, 32(2): 107-110.
[6]Gupta V, M ittal R. G iant cell tumor of rib-rare location on the anterior aspect[ J]. Arch O rthop Trauma Surg, 2000, 120 (3 -4): 231-232.
[7] 戴世林.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的CT、MRI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04(20):300-301.
[8] Carrasco CH,Mnrray JA.Giant cell tumors[J].Orthop Clin North Am, 1989, 20(3): 395-405.
[9] 韩月东,张学昕,徐朝霞.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基础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8):699-701.
[10]彭月儿.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与CT表现[J].中国医药科学,2011,14(1):116.
[11]杨伟洪,刘鹏程,梁珊瑚,言伟强. 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和CT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05(19):542-543.
[12]杨振燕,刘凌晓,武刚等.骨巨细胞瘤MRI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附9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10):757-759.
[13] 丁晓毅,杜联军,陆勇等.骨巨细胞瘤影像学[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3,9(5):371-377.
[14]王丽华,胡光亮,吴新彦.肋骨骨样骨瘤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7,01(5):76.
2014-07-20
R738.1
B
1002-2376(2014)12-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