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清 姚红莲
【摘要】目的:了解我县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和行为情况。方法:利用PPS抽样法抽取沁县15所小学600名五、六年级学生,发放有效问卷,以问题全部回答为有效问卷。结果:村级、乡镇和县城小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需进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学校-学生-家庭-社会这种链节关系,推动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进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关键词】防治;碘缺乏病;调查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本病分布广,全世界约有110个国家都有此病的流行。据估计全球受碘缺乏威胁的人群约为16亿。我国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区,估计约有7亿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区。沁县是碘缺乏病的重病区之一,沁县利用各种卫生节日和“5.15”碘缺乏病宣传日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广播、电视、举办讲座、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等)活动,通过多年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特别是改变婴幼儿、儿童,以及准备做母亲或正在给宝宝喂奶的妇女防治碘缺乏病的行为习惯,食用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碘盐,使碘缺乏病明显下降,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因此,为了有效防治碘缺乏病(IDD),提高全民自我保健能力,评价健康教育对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沁县于2013年10月对山西省长治市沁县15所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工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利用PPS抽样法抽取沁县15所小学,在每所小学随机抽取20名五、六年级学生,共抽取600名,发放有效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600份。
方法:问卷由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设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人员亲自发放问卷。答题之前向学生解释此问卷不是考试,务必如实答题,不给学生任何诱导。当场答题,当场收卷,以问题全部回答为有效问卷。
结果
问卷测试成绩情况:所有600份调查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6.60分,及格以上451人(75.2%),优秀52人(8.7%),不及格149人(24.8%),这显示测试成绩偏低。在学校分类中县城小学成绩与乡镇小学有显著性差异,(X2=67.76,P<0.05),乡镇小学成绩与村级小学有显著性差异(X2=20.78,P<0.05)各类学校的情况,见表1。
知识与行为情况:调查学生中有539人(89.8%),通过听老师讲课获得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知道碘缺乏对智力危害的学生有306人(51.1%);知道吃加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有386人(64.3%)。有15.0%的学生以为选择服用碘油丸为最好的防治方法,认为吃加碘食品为最好方法的学生有6.2%,还有5%的学生选择多吃肉蛋为最好的防治方法。有340人(56.7%),通过看电视或听广播获得有关知识。
各类学校比较:在调查的600名学生中,知道购买和食用加碘盐注意事项的学生有82人(13.7%),其中县级学校有50人,乡镇学校中有23人,村级学校中有9人,经统计学检验,各类学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
本次调查成绩显示,有89.8%的学生通过老师获得碘缺乏病知识,但成绩优秀者很少(8.7%),平均分61.60分,及格率(75.2%)偏低,说明学校虽然开展了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但学生对碘缺乏病的认识仍较肤浅。这提示在今后的时间内仍需进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传教育力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56.7%的学生从电视或广播中获得有关防治碘缺乏病知识,说明电视、广播大众媒体有必要加强对碘缺乏病的宣传工作,除每年的“5.15”碘缺乏病宣传日外,平时也有多作一些专题性的新闻和报道。调查结果也反映学生获得卫生保健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老师讲课。近年来一些经销商在学校向学生推销碘制剂和加碘食品,致使学生误认为服碘油丸和加碘食品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由于高碘也会对甲状腺造成影响,所以有必要加强向学校学生大面积投放碘油丸和碘制品的监控。知道吃加点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学生占64.3%,但知道购买和食用加碘盐注意事项的只有13.7%,可见对碘缺乏病的宣传不够深入细致,虽然普及了食盐加碘,但不能正确存放和烹饪,而导致碘的损失。因此,不能忽视对加碘盐正确使用的宣传教育。
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碘缺乏病的消除是中国消除碘缺乏病的关键。以学校为阵地,以学生为健康教育主力军,向家庭和社会普及消除碘缺乏病知识,在偏僻农村来讲,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次调查结果仍表明:县级学校、乡镇学校、村级学校学生间的防治碘缺乏病知识水平相比有明显差距。这也是目前我国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尽快缩小差距,今后要把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基层。通过学校-学生-家庭-社会这种链节关系,推动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进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持续巩固防治成果,避免病情反弹。
【摘要】目的:了解我县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和行为情况。方法:利用PPS抽样法抽取沁县15所小学600名五、六年级学生,发放有效问卷,以问题全部回答为有效问卷。结果:村级、乡镇和县城小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需进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学校-学生-家庭-社会这种链节关系,推动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进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关键词】防治;碘缺乏病;调查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本病分布广,全世界约有110个国家都有此病的流行。据估计全球受碘缺乏威胁的人群约为16亿。我国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区,估计约有7亿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区。沁县是碘缺乏病的重病区之一,沁县利用各种卫生节日和“5.15”碘缺乏病宣传日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广播、电视、举办讲座、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等)活动,通过多年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特别是改变婴幼儿、儿童,以及准备做母亲或正在给宝宝喂奶的妇女防治碘缺乏病的行为习惯,食用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碘盐,使碘缺乏病明显下降,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因此,为了有效防治碘缺乏病(IDD),提高全民自我保健能力,评价健康教育对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沁县于2013年10月对山西省长治市沁县15所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工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利用PPS抽样法抽取沁县15所小学,在每所小学随机抽取20名五、六年级学生,共抽取600名,发放有效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600份。
方法:问卷由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设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人员亲自发放问卷。答题之前向学生解释此问卷不是考试,务必如实答题,不给学生任何诱导。当场答题,当场收卷,以问题全部回答为有效问卷。
结果
问卷测试成绩情况:所有600份调查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6.60分,及格以上451人(75.2%),优秀52人(8.7%),不及格149人(24.8%),这显示测试成绩偏低。在学校分类中县城小学成绩与乡镇小学有显著性差异,(X2=67.76,P<0.05),乡镇小学成绩与村级小学有显著性差异(X2=20.78,P<0.05)各类学校的情况,见表1。
知识与行为情况:调查学生中有539人(89.8%),通过听老师讲课获得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知道碘缺乏对智力危害的学生有306人(51.1%);知道吃加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有386人(64.3%)。有15.0%的学生以为选择服用碘油丸为最好的防治方法,认为吃加碘食品为最好方法的学生有6.2%,还有5%的学生选择多吃肉蛋为最好的防治方法。有340人(56.7%),通过看电视或听广播获得有关知识。
各类学校比较:在调查的600名学生中,知道购买和食用加碘盐注意事项的学生有82人(13.7%),其中县级学校有50人,乡镇学校中有23人,村级学校中有9人,经统计学检验,各类学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
本次调查成绩显示,有89.8%的学生通过老师获得碘缺乏病知识,但成绩优秀者很少(8.7%),平均分61.60分,及格率(75.2%)偏低,说明学校虽然开展了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但学生对碘缺乏病的认识仍较肤浅。这提示在今后的时间内仍需进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传教育力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56.7%的学生从电视或广播中获得有关防治碘缺乏病知识,说明电视、广播大众媒体有必要加强对碘缺乏病的宣传工作,除每年的“5.15”碘缺乏病宣传日外,平时也有多作一些专题性的新闻和报道。调查结果也反映学生获得卫生保健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老师讲课。近年来一些经销商在学校向学生推销碘制剂和加碘食品,致使学生误认为服碘油丸和加碘食品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由于高碘也会对甲状腺造成影响,所以有必要加强向学校学生大面积投放碘油丸和碘制品的监控。知道吃加点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学生占64.3%,但知道购买和食用加碘盐注意事项的只有13.7%,可见对碘缺乏病的宣传不够深入细致,虽然普及了食盐加碘,但不能正确存放和烹饪,而导致碘的损失。因此,不能忽视对加碘盐正确使用的宣传教育。
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碘缺乏病的消除是中国消除碘缺乏病的关键。以学校为阵地,以学生为健康教育主力军,向家庭和社会普及消除碘缺乏病知识,在偏僻农村来讲,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次调查结果仍表明:县级学校、乡镇学校、村级学校学生间的防治碘缺乏病知识水平相比有明显差距。这也是目前我国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尽快缩小差距,今后要把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基层。通过学校-学生-家庭-社会这种链节关系,推动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进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持续巩固防治成果,避免病情反弹。
【摘要】目的:了解我县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和行为情况。方法:利用PPS抽样法抽取沁县15所小学600名五、六年级学生,发放有效问卷,以问题全部回答为有效问卷。结果:村级、乡镇和县城小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需进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学校-学生-家庭-社会这种链节关系,推动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进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关键词】防治;碘缺乏病;调查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本病分布广,全世界约有110个国家都有此病的流行。据估计全球受碘缺乏威胁的人群约为16亿。我国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区,估计约有7亿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区。沁县是碘缺乏病的重病区之一,沁县利用各种卫生节日和“5.15”碘缺乏病宣传日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广播、电视、举办讲座、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等)活动,通过多年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特别是改变婴幼儿、儿童,以及准备做母亲或正在给宝宝喂奶的妇女防治碘缺乏病的行为习惯,食用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碘盐,使碘缺乏病明显下降,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因此,为了有效防治碘缺乏病(IDD),提高全民自我保健能力,评价健康教育对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沁县于2013年10月对山西省长治市沁县15所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工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利用PPS抽样法抽取沁县15所小学,在每所小学随机抽取20名五、六年级学生,共抽取600名,发放有效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600份。
方法:问卷由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设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人员亲自发放问卷。答题之前向学生解释此问卷不是考试,务必如实答题,不给学生任何诱导。当场答题,当场收卷,以问题全部回答为有效问卷。
结果
问卷测试成绩情况:所有600份调查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6.60分,及格以上451人(75.2%),优秀52人(8.7%),不及格149人(24.8%),这显示测试成绩偏低。在学校分类中县城小学成绩与乡镇小学有显著性差异,(X2=67.76,P<0.05),乡镇小学成绩与村级小学有显著性差异(X2=20.78,P<0.05)各类学校的情况,见表1。
知识与行为情况:调查学生中有539人(89.8%),通过听老师讲课获得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知道碘缺乏对智力危害的学生有306人(51.1%);知道吃加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有386人(64.3%)。有15.0%的学生以为选择服用碘油丸为最好的防治方法,认为吃加碘食品为最好方法的学生有6.2%,还有5%的学生选择多吃肉蛋为最好的防治方法。有340人(56.7%),通过看电视或听广播获得有关知识。
各类学校比较:在调查的600名学生中,知道购买和食用加碘盐注意事项的学生有82人(13.7%),其中县级学校有50人,乡镇学校中有23人,村级学校中有9人,经统计学检验,各类学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
本次调查成绩显示,有89.8%的学生通过老师获得碘缺乏病知识,但成绩优秀者很少(8.7%),平均分61.60分,及格率(75.2%)偏低,说明学校虽然开展了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但学生对碘缺乏病的认识仍较肤浅。这提示在今后的时间内仍需进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传教育力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56.7%的学生从电视或广播中获得有关防治碘缺乏病知识,说明电视、广播大众媒体有必要加强对碘缺乏病的宣传工作,除每年的“5.15”碘缺乏病宣传日外,平时也有多作一些专题性的新闻和报道。调查结果也反映学生获得卫生保健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老师讲课。近年来一些经销商在学校向学生推销碘制剂和加碘食品,致使学生误认为服碘油丸和加碘食品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由于高碘也会对甲状腺造成影响,所以有必要加强向学校学生大面积投放碘油丸和碘制品的监控。知道吃加点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学生占64.3%,但知道购买和食用加碘盐注意事项的只有13.7%,可见对碘缺乏病的宣传不够深入细致,虽然普及了食盐加碘,但不能正确存放和烹饪,而导致碘的损失。因此,不能忽视对加碘盐正确使用的宣传教育。
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碘缺乏病的消除是中国消除碘缺乏病的关键。以学校为阵地,以学生为健康教育主力军,向家庭和社会普及消除碘缺乏病知识,在偏僻农村来讲,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次调查结果仍表明:县级学校、乡镇学校、村级学校学生间的防治碘缺乏病知识水平相比有明显差距。这也是目前我国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尽快缩小差距,今后要把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基层。通过学校-学生-家庭-社会这种链节关系,推动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进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持续巩固防治成果,避免病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