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延明, 张仁生, 李 敏, 周春奎, 高吉国
近年来由于超声检查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不断深入。彩色多谱勒超声是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在颈动脉硬化检查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是诊断颈动脉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对4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早发现颈动脉内-中膜改变,早期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防范措施,可预防脑卒中发生。本实验着眼于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的影响,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作用机制。
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
1.1.1 患者入组条件 (1)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和体征,并持续24 h以上;(2)脑梗死后发病72 h内行头部CT或MRI检查,显示相应大脑半球皮质或皮质下低密度梗死灶;(3)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4)排除房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引起的脑栓塞患者;(5)没有严重胃肠疾病史及凝血功能障碍;(6)临床资料完整。
1.1.2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二组 第1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住院治疗2 w后,只继续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6 m。第2组为治疗组,除给予上述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每日3次口服,住院治疗2 w后,继续口服拜阿司匹林加养血清脑颗粒6 m。
1.2.1 临床症状观察 观察各组患者入院时症状,出院时症状恢复情况,以及随访3 m及6 m时患者症状。以上均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1.2.2 研究指标检测 (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动脉硬化斑块大小的测量每位患者均在入院后3 d内及出院后6 m由本院超声诊断科医师专人完成颈动脉彩超,检查采用意大利百胜公司的 MYLAB9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 7.5 ~10.0 MHz。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头略向后仰。先从锁骨内侧端横向检查颈总动脉,然后将探头沿其走行方向向头部移动,逐节段从前、侧、后3个方向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的横轴及纵轴实时二维图像。CCA-IMT的测量部位在:颈总动脉距离分叉处1.5 cm处测量远场血管壁,测3次取均值。(2)各项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每例患者于入院后3 d内及出院后6 m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由本院检验科为患者检验血常规、凝血常规、血脂、血糖、血液粘度。
1.2.3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 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实验室各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0例患者经过入院后常规生化等检查符合入组条件。按照要求行颈部彩超检查,6 m后随诊复查,颈部彩超显示斑块面积缩小7例,无明显改变者20例,斑块面积增大者23例(见表1)。
50例患者经过入院后常规生化等检查符合入组条件。按照要求行颈部彩超检查,6 m后随诊复查,颈部彩超显示斑块面积缩小25例,无明显改变者16例,斑块面积增大者9例(见表1)。
治疗组患者颈动脉内膜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面积无明显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心电图无明显改变(见表2)。
表1 对照组及治疗组6 m后复查颈部斑块面积与入院时比较(例)
表2 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变化(各组50例)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发生于大、中等的弹力和肌肉型动脉,其所致的心、脑和外周血管缺血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各种疾病前列,现已成为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我国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率虽然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也呈明显上升趋势。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某些部位的内膜下脂质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殖,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显著相关。
养血清脑颗粒是由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号中药,其主要分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等。养血清脑颗粒中当归、川芎能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抗凝血,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流阻滞及血流障碍,改善脑循环的作用;熟地降低血清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珍珠母对记忆力和精神、运动能力有改善:决明子降血压和降血清胆固醇作用;细辛有扩张血管、增强脂质代谢及镇痛作用等[1,2]。用现代医学观点来说,养血清脑颗粒可清除自由基,有助于抗过氧化脂质的生成,降低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有报道指出,养血清脑颗粒可改善微循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3]。也可使氧自由基生成减少ET-1,并增加其清除率,减轻自由基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内皮功能改善后,合成和释放NO增加、ET-1的合成则减少,ET-1/NO的失衡有所恢复,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4,5]。众所周知,高血压、高血脂均为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而决明子及当归、川芎可使血液粘稠度降低、降血压的作用,进而对血管其保护作用。这也为养血清脑颗粒对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循证医学证据。
[1]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90-892,1290 -1293,1304 -1306,1161 -1118.
[2]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及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311-1314.
[3]Xu XS,Ma ZZ,Wang F,et al.the antioxidant cerebralcare granule attenuates cerebral 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 duri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Shock,2009,32(2):201 - 209.
[4]仁 丽,孙善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损害机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458 -460.
[5]王延江,周华东.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3):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