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国
自主——自己作主的意思。近年来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特别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
疑惑显而易见:面对一个新的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得了吗?假设学生都能自主学习了,还需要教师做什么呢?近期在一所学校,看到机器人科目《超声传感器的应用》一课的教学,执教老师在教学伊始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做法,颇能给人一些启示。兹概要描述如下——
环境:机器人科目专用教室,每个学生面前有电脑。
教师:请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PPT课件1~6张页面上的资料,完成学习单上的5个问题。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主学习PPT课件上的资料,不时在学习单上留下笔迹。
你看,就这么简简单单,教师提出了自主学习的要求,学生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吗?
我特别注意了教师提供、学生正在留下笔迹的学习单,以不同样式呈现的几个问题,可以显示出教师的匠心独到——
①避障小车用了哪些配件?——选择题样式,有候选配件名称若干个。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已经有一些学习经验的学生,对曾经感知过的东西再次感知,难度相对降低,容易辨识出来。
②超声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填空题样式,要求学生从PPT课件资料中找寻资料完成填空。从学习的角度说,有面对一定量的信息作出判断、选择的心理过程。
③补充流程图。——教师提供了完整的流程图结构,留下几个关键位置让学生补充填写。不用说,这里的关键位置,就是本次教学的重点任务。
看到这样的学习单的问题设计,你以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获得新的认识吗?
随后的“交流”环节,分明就是一个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过程。投影屏幕上出现一位学生完成的学习单,教师请其他学生共同来对他的完成情况作出判断。这样的交流,至少可以达到形成共识、聚焦重点、改正错误的目的。
课后交流的时候,我对教师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概要表达了如下几条意见:
1.提供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材料。既然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师如何选择对应的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呢?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从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上,可以看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下。
2.提供让学生记录学习情况的学习单。这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对于学生来说,这次学习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只有教师对此有深入的认识,才有可能设计出既有针对性又符合学生认知习惯、认知水平的学习单。
3.组织交流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学生自主学习了,丝毫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学生。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里,教师可以去关注特别需要获得教师帮助的学生;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由教师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关注重点,既是教师的了解、评估,又是学生的表达、展示。
写到这里,可以简要回答本文开头的“疑惑”了:
面对一个新的学习内容,学生能自主学习吗?——如果教师有“小步子,多台阶”“跳一跳,摘果子”之类的意识,答案不言自明。
假设学生都能自主学习了,还需要教师做什么呢?——仅以本课为例,教师工作重点的变化显而易见:课前,教师要准备学生的学习材料、设计学习单;课上,教师要改变教授方式,要巡视指导,要组织交流。一句话,对于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言,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功不可没。
(上海市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2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