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桂阳 岳小凡 龚大刚 曹宁宁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南充 637000)
细化桑叶全程消毒提高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效果
袁桂阳 岳小凡 龚大刚 曹宁宁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南充 637000)
叙述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2005—2013年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分析总结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在原来家蚕微粒子病防治体系的基础之上,减少了高温蒸汽消毒、甲醛消毒,并通过细化桑叶消毒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使家蚕原种微粒子病“带毒率”控制在0.002%~0.008%的较低水平,“防微”效果显著。
家蚕;微粒子病;桑叶消毒;带毒率;防治效果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NosemabombycisNaegeli)经食下传染或胚种传染而使家蚕感染发病的一种毁灭性蚕病[1],18世纪中叶该病在欧洲大规模流行,致使其养蚕业陷于绝境。在我国该病被列入进境动物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目录,现行蚕种生产的质量标准将该病作为重要检验检疫指标进行判定。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曾多次暴发过家蚕微粒子病,在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方面走过了非常曲折的道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2011年以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及时总结了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经验教训,在做好常规消毒防病的基础上,简化繁琐的消毒环节,减轻劳动强度,重点围绕桑叶全程消毒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摸索出一套操作性强、可复制的行之有效的桑叶全程消毒技术,杜绝“病从口入”,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家蚕微粒子病是影响蚕种质量困扰蚕桑生产的重大隐患,稍有不慎,就会给蚕桑生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目前,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仍是以预防为主,即通过各种消毒方式杀灭环境中的潜在病原[2]。作为四川省的3家省属选原种生产单位之一,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之前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重点过分倚重于环境消毒,即通过反复的清洗消毒工作,将环境中的微孢子虫杀灭。从1990年开始选原种实行桑叶全程消毒,其方法是将配好的消毒液反复使用,消毒过程中不抽测浓度,认为浓度不够就加点补偿液,随意性大,起缸后立即甩干。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虽有效果,但不稳定,时好时坏,据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场史资料显示:四川省南充蚕种场曾3次大规模暴发家蚕微粒子病,分别是1988年、1991年、1994年,其余年份平均家蚕微粒子病“带毒率”大多在0.010%~0.200%,家蚕微粒子病“带毒率”处于高位状态。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环境恶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多数蚕种生产单位的生产场地与桑园地处城市中心,周边的建筑、生活垃圾污染严重,人流、车流量大,环境污染加重,给原本就复杂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工作增添了更大的难度。二是投入成本高。过去的蚕种生产模式中反复的环境清洗消毒,包括蚕房、蚕具甲醛消毒,蚕具高温消毒等环节,劳动强度大,投入成本高,对人体健康损害大,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蚕桑行业形势转变的需要,也与当前蚕种生产人员短缺,年龄结构偏大的现状严重不符。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历来实行“三控一严”的防微技术线路,即“控制胚种传染、控制环境、控制桑园虫口叶密度、严格桑叶消毒”,并结合当前自身特点,提出了“防微”工作必须走“精简节约”的道路,节约成本,降低劳动强度,以适应现代蚕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在“防微”工作的基础上,取消了原来的蚕房、蚕具甲醛消毒,蚕具高温消毒等环节,重点细化了桑叶消毒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实行“标准化、流程化”操作,其具体内容如下。
2.1 桑叶消毒流程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桑叶消毒流程为消毒原液配制→装桑→消毒液配制→桑叶下池浸渍→捞起桑叶滤液→脱氯、甩干→放入贮桑室。桑叶消毒的流程清晰,分工明确,各工序之间衔接紧密,生产实际中的可操作性强。
2.2 桑叶消毒技术标准
2.2.1 各级消毒液配制标准 根据我们对不同浓度有效氯漂白粉消毒液对家蚕微孢子虫杀灭作用的生物试验结果,消毒液含有效氯浓度0.30%时作用30 min以上,才能使家蚕微孢子虫失活。结合参考相关研究资料[3],消毒原液要求有效氯浓度在1.20%以上;消毒补偿液需用原液上清液配制,要求含有效氯浓度小蚕期为0.36%,大蚕期为0.39%;消毒液需用消毒补偿液配制,要求含有效氯浓度小蚕期0.34%~0.36%;大蚕期0.37%~0.39%,现配现用。同时,要结合各龄期家蚕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以及桑叶含水率的多少在上述浓度范围内调整,确保桑叶下缸后中途浓度抽测时有效氯含量在0.30%以上。
2.2.2 每轮次消毒液及消叶量标准 桑叶运抵贮桑室后,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做好桑叶的储藏保鲜工作。桑叶消毒时要使用储藏保鲜处理好的桑叶,消毒池容积1.925 m3(长×宽×高=2.5 m×1.1 m×0.7m),每轮次药液量1.5 m3以上,每轮次消叶量为80~100 kg,每浸消3次桑叶更换消毒液1次。
2.2.3 桑叶消毒操作标准 桑叶抖散下缸,消毒液要充分,保证叶面要充分浸渍。以一轮桑叶下完时开始计算浸渍时间,小蚕期浸渍10~15 min,大蚕期浸渍5~10 min,中途检测有效氯浓度1次,排气泡1次。桑叶浸渍完毕,放入桑叶筐或脱水机内,保持湿润。从桑叶下缸完毕开始计时,经30 min脱氯(减少蚕体有效氯的摄入,降低其对蚕体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提高蚕种质量)、甩干。消毒后的桑叶摊入贮桑室消毒桑叶专用区域,抖散,保持疏松,收箱放置待用。
2.3 桑叶消毒注意事项
2.3.1 各级消毒液测定试剂的配制 消毒原液、补偿液配兑时,采用吐酒石测定法进行浓度测定,消毒液浓度采用碘碳淀粉测定法进行测定[4]。每次吐酒石、淀粉碘化钾试剂配好之后要进行校对,要求两者测定误差控制在0.010%范围内;超过以上规定范围的,应查找原因,重新配兑。
2.3.2 消毒液浓度的检测 为了加快桑叶消毒浓度检测的进度,在桑叶消毒过程中,消毒液浓度采用碘碳淀粉测定法进行检测。此法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3.3 消毒流程的检查 当班技术人员要全程监督桑叶消毒,做好消毒液浓度与消叶时间的记录,并公示于专用黑板和记载于纸质文档上,以备操作人员查看和检查。科研推广科每天不定时对消毒液浓度、消叶时间、消毒叶量等消毒流程及技术标准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满足桑叶消毒标准的要求。
自2011年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开始实行规范的桑叶全程消毒操作以来,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自实行新的桑叶全程消毒以来(2011—2013年)原种的“带毒率”相比前几年明显降低,稳定在0.002%~0.008%的较低水平,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表12005—2013年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原种“带毒”情况
年份送检母蛾数(蛾)“带毒”母蛾数(个)“带毒率”(%)备注20056807641110 016320069211161920 0208高发期2007664328790 011920087238001700 0235高发期20094880682050 0420高发期20103055361610 0527高发期2011413980320 0077201240513260 0015201341202070 0017
从图1可以看出,2005—2007年原种平均“带毒率”处于相对平稳期;2007—2010年原种平均“带毒率”呈现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家蚕微粒子病处于高发期[5];2011年实行新的桑叶消毒标准后原种平均“带毒率”明显降低,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图1 2005—2013年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原种“带毒”趋势
4.1 细化桑叶消毒的操作流程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针对2005—2010年原种平均“带毒率”明显上升、经济损失大、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困难的严峻生产形势,2011年开始实行新的桑叶全程消毒技术,细化了桑叶消毒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虽取消了蚕前的高温蒸汽消毒、甲醛消毒,但家蚕微粒子病“带毒率”反而明显降低,近3年稳定在0.002%~0.008%的较低水平,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效果显著,说明在现有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桑叶消毒是“防微”工作的重点,桑叶消毒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防微”工作的成败。
4.2 把握桑叶消毒的核心环节
结合科学试验与生产实践,桑叶消毒的核心工作就是保证含0.30%~0.35%有效氯的漂白粉液充分作用每片桑叶30 min,围绕以上工作做细做好每个环节。但桑叶消毒取得的良好“防微”效果是建立在常规“防微”技术措施基础之上的,各地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
4.3 加强桑叶消毒的监督检查
目前桑叶消毒是手工操作,在浓度测定、消毒桑叶量掌握等方面因人而异,有一定的随意性。另外,桑叶消毒环节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偶尔一次操作失误,也会埋下隐患,影响最终的“防微”效果,一定要加强检查、督促,保证桑叶消毒质量。
尽管通过细化桑叶全程消毒取得了非常理想的“防微”效果,但是生产实际操作过程中,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同时,桑叶消毒对桑叶营养、蚕体生长发育等有一定影响。因此,下一步工作应探索实现机械化操作,并在桑叶消毒后进行“脱氯”处理。
[1] 张永红.再谈微粒子病的防治技术[J].广西蚕业,2011,48(2):25-27.
[2] 李继娅.加强原蚕区微病预防,繁育优质蚕种[J].蚕桑茶叶通讯,2012,(2):13-14.
[3] 林忠芳,邱国祥,黄星光,等.谈谈桑叶浸渍消毒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体会[J].广东蚕业,2006,40(4):5-7.
[4] 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家蚕良种繁育技术要点[M].成都:[出版社不祥],1992:12-13.
[5] 彭成卫.加强微粒子病防治提高蚕种质量[J].中国蚕业,2012,33(3):58-60.
2014-09-08;
:2014-10-06
袁桂阳(1963—),男,四川南充,本科,高级农艺师。 Tel:0817-2224083,E-mail:ygy905@163.com
S884.2+1
B
1007-0982(2014)04-0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