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尾神经形态的影响

2014-08-09 05:31王朝辉张娇娇郄丽丽韩东岳逄紫千
吉林中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髓鞘腧穴西药

王朝辉,张娇娇,刘 畅,郄丽丽,韩东岳,逄紫千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春 1301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一直以来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针刺能够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1],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2-4]。本文通过针刺不同穴组治疗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观察不同穴组腧穴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的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8周龄,体质量(200±20) g,由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西药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每组10只。

1.2 主要试剂和器材 链脲佐菌素(STZ,美国Sigma),弥可保(德国:拜耳医药分装),水合氯醛、无水乙醇、盐酸(北京化工),苏木素及伊红染液(鼎国),二甲苯(国药集团),中性树胶;血糖仪及试纸(台湾:优克糖),毫针(华佗牌:0.25 mm×25 mm)、切片机(日本LE-ICA公司LKB-Ⅲ型),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及摄像系统(日本COIC 980153型)。

1.3 模型复制方法 分组后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后按60 mg/kg(体质量)腹腔内注射1%STZ柠檬酸缓冲液(浓度0.1 mmol/L,PH4.2~4.4);正常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柠檬酸缓冲液进行平行实验,注射后给予正常饮食。72 h后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血糖值≥16.7 mmol/L的大鼠为造模成功。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均采用针刺治疗,参照《实验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的方法定位取穴,治疗1组针刺肺俞、脾俞、肾俞,治疗2组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治疗3组选取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所有腧穴均双侧取穴,常规消毒,背俞穴毫针平刺6 mm,肢体穴位毫针直刺深度1~5 mm,行平补平泻法后,针上通电,疏密波,中等强度刺激以局部微抽动为宜,每次30 min,隔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12周。西药组给予弥可保喂服,1次/d,15 μg/次;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给予与弥可保等量的生理盐水喂服刺激,连续喂服12周。

1.5 血糖、体质量指标检测 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前,造模72 h后,造模成功后治疗12周进行血糖、体质量检测。

1.6 神经组织病理形态观察

1.6.1 取材 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在麻醉状态下解剖大鼠背侧骶尾部,分离尾神经,取神经组织中段1 cm左右固定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用于HE染色。

1.6.2 神经组织HE染色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8 μm,脱蜡,HE染色。HE染色步骤:1)先将石蜡切片用二甲苯脱蜡(二甲苯各10 min/次,2次)。2)梯度酒精水化(100%、90%、75%、50%乙醇,各8 min),在蒸馏水中浸泡5 min。3)0.01 mol/L PBS(pH=7.4)浸泡5 min/次,3次。4)苏木素染色10~30 min。5)自来水稍洗去苏木精液,洗3 s。6)1%盐酸乙醇分化1~3 s。7)自来水洗15 s。8)0.5%氨水返蓝15 s。9)自来水洗10 min。10)蒸馏水洗2 s。伊红染色复染1~3 min。蒸馏水稍洗。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血糖水平比较 见表1。西药组和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在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12周后显示血糖水平明显下降,而治疗3组较西药组及治疗1组、治疗2组降糖疗效更加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2 各组大鼠体质量水平比较 见表2。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在造模72 h后明显下降, 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在成膜后下降趋势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水平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西药组、治疗1组及治疗2组比较,治疗3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水平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组大鼠血糖水平比较 mmol/L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P<0.05;与治疗3组比较,△P<0.01。

表2 各组大鼠体质量水平比较 g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P<0.05;与治疗3组比较,△P<0.05。

A:正常组;B:模型组;C:西药组;D:治疗1组;E:治疗2组;F:治疗3组图1 各组大鼠尾神经纵切病理形态(HE×400)

2.3 尾神经HE染色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尾神经纤维排列紧密,髓鞘形态正常,轴突清晰可见;糖尿病模型组尾神经纤维髓鞘形态明显异常,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松散,髓鞘细胞减少且分布紊乱,部分轴突萎缩、变性;治疗1组、治疗2组及西药组大鼠尾神经神经纤维髓鞘病理结构改变均有所改善,而治疗3组大鼠尾神经神经纤维髓鞘病理形态变化较治疗1组、治疗2组及西药组改善更加明显(见图1)。

3 讨论

研究表明[5-7],高血糖引起的神经脱鞘样改变、周围神经营养障碍以及周围神经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其主要机制为代谢障碍,神经组织中果糖和山梨醇的含量增高,雪旺氏细胞中醛糖还原酶含量增高等所致的周围神经损害[8-9]。针刺对神经组织具有很好的修复功能[10-12]。通过对比显示,针刺背俞穴配合肢体远端腧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优于单独针刺这2组腧穴的神经修复疗效,这种有效修复神经组织的作用与背俞穴配合体针的配伍协同作用密切相关。一方面,背俞穴位置与脊神经后根邻近,针刺背俞穴可直接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交感神经末梢以及神经伴随的血管,通过反射作用于脊髓相应节段的植物神经中枢,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以快速降糖,降低神经组织中果糖和山梨醇和雪旺氏细胞中醛糖还原酶含量。另一方面,针刺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等局部腧穴还可增加周围神经血流量,改善微血管病变,提高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等神经营养因子含量,促进轴突与髓鞘修复。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亏虚、脉络瘀阻,常累及肺、脾、肾三脏,治疗选取肺俞、脾俞、肾俞等背俞穴调理脏腑功能,取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等局部腧穴疏通经络气血,同时还可辅助调节脏腑功能,6穴的配伍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选取背俞穴或肢体穴位,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的宏观治疗优势,突出腧穴配伍的重要性。

[1]逄紫千,王朝辉,朱丹,等.早期针刺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0,30(9):808-810.

[2]Sun Yuan-zheng,Xu Ying-ying.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observations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treated by warm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J].World J.Acu-moxi.Vol,2008,18(2):1-6.

[3]陈妮,沈卫国.针刺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2):2476-2480.

[4]金泽.足三针温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5):42-44.

[5]Verrotti A,Giuva PT,Morgese G,et al,New trends in the etio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J Child Neurol,2001,16(6):389-94.

[6]沈薇,董继宏,汪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展望[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2):204-207.

[7]Cameron NE,Cotter MA.Diabetes causes an early reduction in autonomic ganglion blood flow in rats[J].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1,15(4):198-202.

[8]逄紫千,谢占峰,阎慧,等.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尾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523-525.

[9]张秋娟,施茵,张云云,等.电针对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6):3069-3073.

[10]Nardone A,Schieppati M.Group Ⅱspindle fibres and afferent control of stance.Clues from diabetic neuropathy[J].Clin Neuro physiol,2004,115(4):779-789.

[11]Oltman C L,Coppey L J,Gellett JS,et al.Progression of vascular and neural dysfunction in sciatic nerves of Zucker diabetic fatty and Zucker rats[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5,289(1):113-122.

[12]董彦敏,李惠林,倪青,等.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2):7-10.

猜你喜欢
髓鞘腧穴西药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TMEM63A在髓鞘形成障碍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脑白质病变是一种什么病?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