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英++余红柳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它运用于高校是指把整个高校的财务计划列为预算管理对象,以货币或其他计量形式,对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动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配高校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资源,以实现高校战略目标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高校也应顺应市场变化,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改变自身经营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校;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一、全面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一种系统化、人本化和战略化的基本理念形成一体的现代管理模式,使得业务、资金和信息都得到有效整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达到战略目标,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降低高校财务风险。通过全面预算,对高校年度工作和下一年度预计收支情况,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进行风险识别与防范,能有效规避和化解风险。此外,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将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促使各院系部室之间相互协调,使资金的使用更具计划性,实现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利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2)有助于高校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实现长远发展。高校全面预算分为长期财务预算和短期财务预算,两者同属于预算控制的重要内容。高校的发展不仅是短期目标的实现,更应该注重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成,只有制定有利于学校日后发展的长期战略性目标,才能确定学校的整体发展走向。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有效的将高校长期目标逐渐分解到各下属院系、部门、单位,转化成短期目标,保持学校院系发展目标和学校总体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3)预算有助于绩效考核。预算是绩效考核的基础,科学的预算目标值可以成为各院、系绩效考核指标的比较标杆,预算管理在为绩效考核提供参照值,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修正和优化,最终形成以目标为指引,预算为主线,部门为基础,项目为单元、绩效为核心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二、目前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预算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高校不同于企业,不以追求利润最终目标,主要担负为国家培养人才和完成国家科研的任务,缺乏企业战略环境,容易造成重视短期目标,忽视长期目标,导致预算指标和发展战略不适应,编制的各期预算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预算管理很难取得预期效果。(2)高校预算管理意识不明确,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对全面预算管理普遍认识不足,缺乏预算全局观念,不重视预算编制,缺乏自主理财意识。如很多人认为高校预算工作是财务人员的工作,与己无关,对部门预算收支内容了解不多,不能很好的配合和参与学校各部门的全面预算工作,从而影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3)预算编制不科学。高校财务计划包括收入和支出,需要分别对收入和支出进行预算编制,但在目前部分高校中存在预算编制重视短期目标,缺乏对长期发展目标的考虑。在预算编制时间上,多数高校是在年度工作结束后才进行校内预算,而预算真正确立的时间要到新年度五月份前后,由于前半年没有预算控制,很多部分可能已经超支,为后半年工作带来难度。(4)预算执行刚性不足,并且监督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在预算的执行上随意性较强,加之没有明确的责任体制,各部门为各自利益不顾预算编制,在预算资金使用上没有依规定执行,全面预算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缺乏强有力的控制力和执行力。此外,预算执行监督力度不够、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也是导致预算执行结果千疮百孔,资金利用率,和管理目标相关甚远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改变认识并构建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每个人都应清楚认识到预算管理决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综合的全面的管理,过程涉及各个部门和所有教职工,把预算管理视为部门管理的想法绝对是错误的。在制度上更是要考虑周全,设立专门预算管理领导机构, 对目标进行预测、审查、研究和协调各种预算事项、主持召开预算会议、确定预算目标、进行预算调整;设立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处理与预算相关的日常事务,并对预算的执行控制、差异分析、业绩考评进行管理;完善预算支出责任制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强化预算约束,控制和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调整事项;建立结转结余资金清理机制,做好清理、消化工作;最后为了保障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还应根据高校管理层次设置合理的责任中心,层层落实预算实施责任部门、单位、个人,通过责任中心的建立,使全面预算管理深入人心,保障全面预算管理指标层层落实,便于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和进一步具体化以便形成了责任指标体系。(2)调整预算编制时间和流程,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作用。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提前校内预算编制工作,学校9月份开学,10月份基本进入正常工作,这时就可以考虑新一年的预算编制工作了。在完善流程上,细化以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支出预算,支出预算应认真执行“两上两下”的预算管理程序,预算申请被提出后,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在保证必保的人员和公用经费分配后,参考历史数据并综合学院预算申报情况,遵循三重一大的原则执行集体决策,科学合理的设定各学院分配的指标数。(3)完善预算编制,努力做到方法科学,切合实际,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在预算编制前做好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各种数据与信息尽可能的详实准确,注重与各院系沟通,对预算申报理由要严格要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除学院原有的教学业务费以外,将毕业设计费、部分学生活动费、全部的研究生导师业务费、研究生教学业务管理费直接划拨到学院使用。在预算编制方法上采用 “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和“滚动预算”等方法,具体哪种要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情况需要,结合院校短期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采用上下结合的方法进行编制,避免闭门造车。(4)加强对预算的控制力和执行力。预算形式主义在不少高校都存在,这种重形式轻实践的行为严重影响了预算应有作用的发挥,预算编制的再科学,但得不到过程的控制与执行,只能是空谈,更别提对提高财务管理会有什么作用。预算是刚性的,一旦下达就具有严肃性,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的时间和内容执行,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可采取抽查的方式随时跟踪预算的执行。实施大户管理模式,所有大户管理的一次性专项,必须根据确实的工作提出申请,才能获得预算额度的拨付,年终结余资金收回,额度不结转下年使用。年度工作终了,财务部门应根据上报的预算任务目标进行考核,对于工作的完成率与完成效果进行打分,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的参考。(5)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绩效进行考评。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是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指标、程序和方法等对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核实,并衡量预算管理的作用和绩效,对当期的预算管理作出综合评定,为企业实施奖惩提供依据,并为改进全面预算管理提出意见与建议。这一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进行综合考评的部门不是财务部门,而是由院校党政联席会直接领导预算管理委员会;不通过职能部门对预算进行二次分配,让每个学院都了解预算配的原则和标准,可以更好的保证预算分配的公开、透明,激发学院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绩效考评的结果必须与下一年度的预算挂钩,学院应分析绩效考评的结果,并层层分解落实到最终的责任人,为以后年度的预算分配提供依据,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结束语:预算是学校财务工作的核心,强化预算管理,是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预算更是高校综合财务预算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后的必然要求,对降低财务风险,提供战略支持,帮助绩效考核,优化资源配置等都有重要积极作用。各院校应通过预算来优化支出结构,平衡资金需求,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作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颜华.完善以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 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02期.
[2] 唐娴敏.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高校中的应用.现代商业.2010年20期 .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