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堇
摘要:本文以港口为切入点,首先回顾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然后从外贸和税收两个角度归纳史实,然后从提升手工业生产技能、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完善贸易制度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四个方面分析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港口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经济;外贸;手工业;税收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
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学者的理解各不相同。日本学者长泽和浚称:“我们一般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太古以来自东亚经中亚及西亚连接欧洲及北非的东西道路的总称。”唐亚林(2008)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之间的一条远洋贸易航线,它是古代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等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古代中国运用这条贸易航线发展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基于对“海上”、“丝绸” 、贸易者和贸易的性质这四大要素的理解,赵春晨(2002)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涵义是以丝绸贸易为象征的、在中国古代曾长期存在的、中外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及与之相伴随的经济贸易关系。虽然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时间界定、始发港、航线和影响范围看法不一,但无不认可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沿海港口经济的影响
(一)创新升级生产技能。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了中国手工业和加工制造业的生产技能创新和升级。例如,广州南越王墓和汉墓文物上所用到的的焊珠金饰工艺,就是模仿地中海沿岸流行的金工技法而来。中国能工巧匠们利用输入的玛瑙、琥珀等新型原材料,制作出传统用品戒指、印章等。学习西方工艺技术, 借鉴海外文化造型,加以本土化改良,制作成更加精美的玻璃器皿和珠饰,这也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受青睐。
广州东郊先烈路东汉墓出土的陶船模型已做出锚和舵的形状,表明秦汉时期我国的船只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远航能力。造船技术水平和造船规模已经拥有巨大发展。中国领先于欧洲三百年,在公元11世纪初就掌握了指南针磁针偏角规律。北宋末指南针和罗盘在航海上的应用,更是有力地推进海上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兴盛也再进一步推动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产品风靡全球,中国货币也随之在全球风行。唐朝的国力昌盛和货币币值稳定使得唐高祖铸行的“开元通宝”在东南亚各国流通无阻,成为当时的“国际货币”。明朝时,大量白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流入中国,逐渐占据了国内货币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持有白银的商人也就可以进行全国性的商业活动,这使得明朝后期的商业资本非常活跃,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一条鞭法”的实施从中央政府的层面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白银的本位货币地位。
(三)不断完善贸易制度。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贸易繁荣推动着贸易制度的不断完善,制度的完善又促使贸易更加兴盛。唐朝设定市舶使征收关税、管理海外交通和处理外贸事务。宋代将市舶使拓展为市舶司,并在元丰三年(1080)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规范海外贸易的法律——《广州市舶条》。随后,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条规。1293年元代制定的《市舶抽分杂禁》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市舶法规。制度的渐趋完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经济交易和行政管理中的漏洞,使得海外贸易更倾向良性发展。
(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贸易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商云集各大港口,推动了各港口城市布局的不断完善。唐时,广州的蕃商停居在南壕一带(今海珠路),筑石联城,自成一区,从而建立了“蕃坊”。登州城南街设立专用于安置新罗使节的“新罗馆”。新罗馆逐渐发展成新罗人聚居的街巷,即新罗坊,以及管理新罗人贸易的机构“勾当新罗所”。宋朝广州蕃人更多,于是在唐城西侧兴建巨大的西城,城中有专业的洋货街道,如象牙巷、玛瑙巷和城线巷等。在广州四周兴建大通(今芳村)、平石(番禺“胜石”)、大水(今天河)等八个繁荣卫星小镇并设八个旅游区。阿拉伯、波斯商人寓居明州也驻有“波斯团”。乾隆年间,外国船只的高级职员居住在珠江沿岸,从而形成广州十三行商办行馆。直到清光绪年间, 宁波城内仍存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聚居的“波斯巷”和“回回堂”(清真寺)。
三、研究展望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持续增长,东盟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四大经济体也是中国的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也反映了我国对从南海到阿拉伯海这一领域海上交通和贸易的重视,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交流和劳务承包等各方面合作将更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相较古代,当前贸易方式、国家环境和贸易条件等的巨大差异也促使本文今后要不断以新的研究视角来看待海上丝绸之路。
首先探讨发现适应于现今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的贸易合作方式,确保互信互利,实现“贸易畅通”是再现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基础条件。其次,研究开发沿线国家金融合作方式,建立有序的金融秩序以确保货币流通极其重要。最后,如何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交通畅通,提升运输能力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必须解决的硬件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浩.关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各个时期特点的探讨[J]东方博物
[2] 孙继亮.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明代银本位制度确立关系初探[J]. 经济研究参考.2013,3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