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板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2014-08-08 13:22程永强石军
绿色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板栗虫害病虫害

程永强+石军

作者简介:程永强(1982—),男,陕西柞水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旅游及林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S6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5010002

1科学用药与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1.1科学用药

安全用药应当遵循以下四大原则。一是适药:了解病虫害发生种类,对症下药。选用植物保护手册推荐用药,不使用禁药、未登记用于板栗及标示不明的药物。使用药物时,先详阅药物标示,同一病虫草害选用几种药物轮流使用,以避免产生抗药性,且不宜同时混合多种药物使用,以免造成药害。二是适期:病害防治强调预防,当环境条件适合发病,且栽培感病品种,需及时施药防治;虫害防治强调治疗,应掌握虫口密低且幼龄期施药防治。三是适量:依据药物标识采用正确的施药倍数及每棵施药量,并遵守安全采收期,板栗结果期则不宜再施用药物,防止有药物残留。四是适位:病虫害在板栗不同生育期的发生部位不尽相同,施药时喷洒于主要发生部位,才能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良好的病虫害管理,除了遵守安全规范用药外,提升栽培管理技术也不可或缺,选用抗性品种及适当的肥培管理,可减低病虫侵扰的机率。此外,相同区域内板栗应避免提早或延迟用药时间,以降低受害风险。减少药剂施用量及施用频度,可确保板栗树的安全生长。

1.2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非化学性质药物的生物防治技术,已成为目前的热门课题。如微生物源药物的开发,或自植物抽取活性物质防治植物病虫害,都是各国目前积极从事的研究课题。在自然界当中有许多植物,它们有些种类所内含的物质,某些已经被发现对一些植物的病虫害有抑制或杀灭的效果。而萃取这些有效物质的方法,目前有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压榨法、微波萃取法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可以依照不同的植物所含物质的化学特性,选择不同的萃取方式,以保持萃取物的最大活性。而取自不同部位如叶片、茎枝及种子等材料,所萃取的成份种类及浓度均会有所差异。利用树木在生长抚育的过程中所剪除的枝叶,萃取其活性有效物质,将可拓展其应用价值。

使用生物防治技术,首先应检测板栗树木的抽出物对微生物抗菌性的有效性。在评估板栗有效抽出物对于微生物的抗菌性时,可供试验的方法相当多,如稀释法及纸锭扩散法等。试验中,先将调配成不同浓度的抽出成分,加入培养基中,再接种供试菌株后,培养并观察试菌株后的生长状况,如真菌孢子的发芽率、真菌菌丝生长长度、细菌菌落生长数、细菌液态培养浊度等,均可做为评估的指标。然而对于真菌孢子发芽率的测试时,需先考量真菌孢子的静菌作用。因此,进行评估时,需先测定不同浓度真菌孢子的发芽比率,方能确认抽出物的最佳抑制效果。对于未来施用的方式,若以系统性药物的方式使用,还需考量抽出物在板栗树体内的移行性问题。若以保护性药物的性质使用时,则需考量病原菌或昆虫接触植物表面的状态,如此,较会有符合自然界状态的结果。

植物界中存在许多丰富的抑菌物质,从而可以在其中广泛的开发无残留、低成本的生物源药物的理想材料。然而在板栗抽出物中的抑菌、杀菌或杀虫效果往往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但目前的研究大多注重于板栗抽出物纯化分离后,对病原菌或昆虫防治探讨。因此未来可研究添加不同树种萃取物复方协同作用的效果。

2板栗病虫害防治的信息技术应用

2.1信息技术应用理念

在板栗病虫害防治体系中,各种类型的病虫害能否被正确诊断,直接影响到防治工作的成败。然而,病虫害的分类鉴定和诊断是复杂的专业工作,技术人员要能正确的诊断病虫害,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在网络信息时代,通过网络可加速信息的搜寻、比对及存取。目前已开发的一些板栗病虫害查询系统,主要集中在病虫害知识和图像库的建立,以病虫害种类名称为检索依据,来查询出病虫害知识和防治资料。这种信息技术对病虫害的诊断帮助不大,因为板栗病虫害诊断就像人类疾病诊断一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根据已知的信息(发育时期、病虫害为害部位、症状和病虫害特征图片),先确定病虫害的种类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防治和处理。而一般管理者最大的问题在于,若缺少专家协助,很难正确诊断出病虫害种类。

板栗病虫害发生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如温度、光照、板栗生育阶段、板栗栽培制度、天敌种类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应该掌握主要因素。一般而言,病害诊断主要是根据植株受害症状、病原微生物部分特征和分子特性;虫害诊断主要是根据害虫的为害症状、形态和行为特征。在对领域专家诊断病虫害的思维方式的详细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信息系统应主要依据在板栗的各个生理部位的症状表现,结合病害知识库提出诊断结果,而对于虫害的症状则依据为害症状和虫、卵、排泄物的形态在虫害知识库支持下提出诊断结果。

2.2系统架构设计

本文所开发的系统功能架构分为后台和前台,说明如下。

(1)系统后台。在系统的后台,管理者必须维护板栗代码、病害资料、虫害资料及权限设定。其中在“板栗代码维护”功能下除了发生时期、发生部位、症状群、症状、环境条件的项目以外,还需增列了名称建档以预留后期扩展系统至其他板栗使用;此外,在“板栗代码维护”功能下的权重维护项,是用来针对具类似症状的病虫害给予主要、次要症状不同的加权值,以使系统在诊断出相符的多个病虫害时,能按照所设定的比重加成,显现出这些病虫害的重要性并予排序呈列。“病害资料维护”及“虫害资料维护”都包含了病及虫的名称、基本资料、为害症状、为害条件和防治策略。“权限设定维护”功能除了一般的使用者权限设定及页面浏览人次外,也纳入诊断条件浏览,使管理者可以完整纪录使用者所下的诊断条件及查询结果,以供病虫害专家验证系统诊断的正确性,作为后期改善诊断模型的依据,同时也能借此了解国内外其他板栗病虫害发生的现况。

(2)系统前台。在系统的前台,则提供“病虫害诊断”及“病虫害信息与防治”两部分。使用者可以通过诊断画面选取症状条件,经诊断结果获得病虫害知识和防治等各项信息,如果已知病虫害种类,也能直接到信息与防治画面查询相关信息;所有查询结果均提供打印功能。

(3)系统资料库关系。本系统的资料库关系构筑。经由本系统,使用者所获得的将是一个完整的板栗病虫害整合信息,其内容包括基本资料、症状、发生条件、防治策略、品种病虫害信息。

3加强板栗林管理的保障措施

每年在芽前期、新梢停长期和采收后等施3次肥,实施配方施肥、穴贮肥水的同时配套采取其他管理技术措施,如合理密植、低干矮冠、摘心促枝、疏雄促雌、花前花后及时喷施微肥等。初植树以施氮肥为主,施足基肥,配施磷、钾、有机肥,巧施追肥。投产树以施复合肥为主,配施有机肥。投产树萌芽前施肥能促使枝梢生长;在开花坐果后施肥能促进尾枝生长,为下年丰产留足结果枝。壮果肥是关键,坐果后施肥能促使果实膨大期所需的营养得以补充,弥补前期生长、开花的养耗,应及时追施以复合肥为主的肥料。在板栗坐果至采摘期,枝体营养大量消耗,树势衰弱,如不及时施肥,翌年会因营养积累不足出现结果大小年现象。板栗是强喜光树种,树形应选择主干分层形和开心形。修剪时首先要落头,以打开光路。然后疏除多余大枝,每株大树保留5~6个大枝;最后进行精细修剪,疏除过密枝、衰弱枝、枯死枝。新植幼树应及早整形,5~10年生树,最好结合高接换头方式完成树形改造。一般投产树每年至少防治2次病虫。在早春芽开绽后、基部叶变绿前,结合防治金龟子,施用氮、磷、钾、硼等元素混合的叶面微肥,有效增加板栗雌花数,对减轻金龟子、栗瘿蜂等虫害作用极大。在板栗谢花、坐果后喷施以硼肥为主的叶面微肥,结合防病治虫,对提高结实率、消灭桃蛀螟为害、控制叶病的发生、提高产量等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图册[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

[2] 项移娟,管剑锋,李健,等.浙江省松材线虫病发生程度预测预报模型[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5).

[3] 张昕,马新颖,王秋芹,等.木麻黄共生固氮菌Frankia的分离鉴定及固氮效应[J].生态学杂志,2011(9).

[4] 廖文莉,马建义,童森淼,等.不同喜树碱制剂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比较[J].

endprint

猜你喜欢
板栗虫害病虫害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捡板栗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炒板栗
乡村无人机喷药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措施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
兴隆早熟板栗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