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荣+刘喜球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13年度立项项目“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3BTQ06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灿荣(1975-),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档案信息服务与管理。·业务研究·
〔摘要〕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测评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利用档案社会化服务绩效测评的专家知识和经验,确定绩效指标层级,并综合分析专家评判的数据,通过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从而构建出档案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关键词〕公共档案馆;层次分析法;绩效测评;指标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4.026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4-0117-04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or Application in Public Archives
Information Service Perfomance MeasurementWang Canrong1Liu Xiqiu2
(1.Archives,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
2.Library,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
〔Abstract〕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used to solve performance estimation on public archives information service.The purpose of the papers was to utilize of expert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determin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 levels on archives social servi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and construct judgement matrix based on comprehensive data analysis of the archives expert.Finally,this paper construct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service performance by counting weight of each index value.
〔Keywords〕public archive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evaluation method;indictor
在对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的测定中,通常有定量分析方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ology)和定性分析方法(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ology)。定性分析法由于基于人的主观判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评判者主观认识的影响,因此,目前对档案信息服务绩效测评越来越强调引入定量分析方法,其中数学工具在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简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层次分析法概念由来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萨蒂(ThomasLSa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1]。其方法核心内容是把复杂问题设计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根据专家和相关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利用相对度的形式,进而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利用层次分析法评标,充分利用评标人员的判断,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一致性检验使得权重分配合理,避免了评标过程中的主观性,结论更加科学和全面。
层次分析法一般用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绩效测评,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其用法是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归一化后,即为某一层次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相关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2]。
2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测评层次分析法应用
同一地区各级公共档案馆在进行档案信息绩效测评时,必须采用统一的绩效测评指标体系,只有统一标准,绩效测评才有意义和可比性。
21确定影响绩效测评的指标
211确定目标
通过文献阅读研究和公共档案馆实地调查,尽量收集全面的有关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考核指标,并对指标做出初步分类和粗略的层级区分,为专家确定影响评价指标提供基础性材料支撑。
212选择专家并征询意见
专家的选择应考虑档案社会化服务的方方面面人选,如档案实践工作者、档案利用者、档案产生者、档案学研究者、档案馆领导者等,并且专家的产生要注重其在社会或专业的影响力。建议专家的人数不超过30位,人数太多不便于意见集中和控制,并随机分成2组。将指标体系问题的目的和任务告诉专家并提供所掌握的初步材料,用调查表的形式对专家进行咨询,让他们对相关因素选项做出选择和评判。
213回收和分析结果
整理、综合、归纳收集专家反馈的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综合结果。对各具体指标汇集的意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果2个专家组都有1/3以上的专家认为某指标一般或不重要,该指标即被淘汰,如果有1/2以上专家认同现有指标或建议增加某一指标,则此指标纳入档案绩效指标体系范畴[3]。
214反复征询确定结果
如果一轮征询后不能确定档案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测评指标体系,那么应将分析结果匿名反映至各位专家供他们参考,再进行第二轮征求意见和回收结果并分析,直到专家的意见逐渐趋向一致。
215研究假设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通过反复征询专家最后得出一致性指标体系,为便于本文研究的需要,指标体系尽量加以简化,表1为通过Delphi最终确定的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22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
首先确定目标,其次确定原则,原则是由实现目标的各个因素组成,很多时候,原则内因素可继续细化,从而构成“目标——原则——目标——原则”多次细分法测定各级指标权重。
221一级指标的权重
目标为: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测定,原则包括基础性指标(a1),馆藏性指标(a2),开发与利用性指标(a3),根据层次分析法原则层因素两两相互比较对于目标的权重,其中2,4,6,8为中间过渡,倒数为不重要程度。比较尺度如表2。表1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基础性指标档案馆人员编制学历专业情况继续教育和职称档案事业费投入馆舍面积设备条件馆藏性指标档案案卷数档案资料数档案目录案卷排架长度开放与利用性指标开放时间开放档案数量档案利用人次资料利用人次参观档案展览人次档案网站访问
endprint
表2比较重要程度参照
两两比较(权重)含义1同等重要3前者比后者稍强5前者比后者强7前者比后者明显强9前者比后者绝对强2,4,6,8二者之间1,1/2,1/3…是两者之比的相反数
第一步:将一级指标权重测定有关资料发给专家。如有n个指标,则专家只需根据表2对n*(n-1)/2组权衡给值,经过专家评判后,收集专家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专家比较情况,取其平均值,然后构成一致性矩阵,这里的比较仅仅是为了研究方法而设定。
第二步:构造矩阵。如计算出基础性指标和馆藏性指标比较a21=2,开发与利用指标和馆藏性指标比较a32=4,开发与利用性指标和基础性指标比较a31=3,则得到成对一致性比较矩阵A:
A=11/21/3
211/4
341
第三步:通过矩阵归一化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特征向量算法一般有方根法与和积法两种[4],本法采用的是和积法。
A=11/21/3
211/4
341各列归一化得出1/61/114/19
2/62/113/19
3/68/1112/19各行求和得出04681
06730
18589归一化后最终得到ω=(01560,02244,06196)T。
利用层次分析法最终计算出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绩效影响的一级指标权重值(保留两位小数),见表3:表3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绩效一级指标权重分布
一级指标名称一级指标权重基础性指标016馆藏性指标022开放和利用性指标062
222二级指标权重测定
二级指标权生测定方法和一级指标测定方法相同,如一级指标为基础性指标下的档案馆人员编制(b1),学历专业情况(b2),继续教育和职称(b3),档案事业费投入(b4),馆舍面积(b5),设备条件(b6)。经回收专家反馈数据取平均值后组成矩阵B:
B=11/211/211/2
2211/211/2
1111/211/2
222121
1111/211/2
222121经过计算得出各二级指标权值,如表4:表4基础性指标二级指标绩效值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
权重值合并
权重值基础性指标档案馆人员编制011002学历专业情况017003继续教育和职称012002档案事业费投入024004馆舍面积012002设备条件024004备注合并权重值=基础性指标值二级指标权重值
同样的方法我们得出一级指标馆藏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权重值(矩阵C)和一级指标开放与利用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权重值(矩阵D)。
C=121/31
1/211/21
3211
1111D=11/21/21/21/21
21211/21/2
21/21221
211/2121
221/21/211
121111
通过计算,最后我们得出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测评指标及权重值分布情况(见表5)。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可以对权重值放大处理,如总分为1 000分,其相应的权重值也放大1 000倍,如基础性指标为160分,开放时间占60分。表5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测评指标及权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名称权重值基础性指标
(合016)档案馆人员编制002学历专业情况003继续教育和职称002档案事业费投入004馆舍面积002设备条件004馆藏性指标
(合022)档案案卷数005档案资料数004档案目录008案卷排架长度005开放与利用性指标
(合062)开放时间006开放档案数量011档案利用人次013资料利用人次011参观档案展览人次010档案网站访问011
23构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估标准
确定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指标体系及权重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指标评价,评价一般参考国家对档案馆达标标准、档案馆行业标准和国外档案馆行业评价标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具体指标评价可采取五分法、四分法、三分法,二分法的一种或多种均可,通过评价标准制定,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估标准体系就完整建立起来。本文受篇幅限制,以下仅举两个指标的评价加以说明,见表6。表6开放与利用性指标(620分)
标号指标名指标值与因素分值备注31开放时间周开放时间
大于35小时60周开放时间
小于35小时30指档案利用
开放时间32开放档案数量10 000以上1108 000以上886 000以上664 000以上442 000以上22指案卷数…………………………3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测评,层次分析法绩效测评的关键是构建出一套科学的,得到大多数公共档案馆认可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种认可包括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权重、考核打分标准依据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认同。在实践操作当中,通过政府支持、档案馆积极参与的绩效测评实施过程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有档案实践专家、档案理论研究者的专家、档案利用者的等多方论证和参与测评,其数据来源具备合理性、研究方法也具科学性。
参考文献
[1]Saaty,Thomas L.Models,methods,concepts & applications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B].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1.
[2]骈文景.关于档案效益计算方法的一点思考[J].四川档案,2006,(3):44-45.
[3]蒲筱哥,胡亚敏.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评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7):139-140.
[4]刘豹,许树柏,等.层次分析法——规划决策的工具[J].系统工程,1984,(2):23-29.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endprint
表2比较重要程度参照
两两比较(权重)含义1同等重要3前者比后者稍强5前者比后者强7前者比后者明显强9前者比后者绝对强2,4,6,8二者之间1,1/2,1/3…是两者之比的相反数
第一步:将一级指标权重测定有关资料发给专家。如有n个指标,则专家只需根据表2对n*(n-1)/2组权衡给值,经过专家评判后,收集专家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专家比较情况,取其平均值,然后构成一致性矩阵,这里的比较仅仅是为了研究方法而设定。
第二步:构造矩阵。如计算出基础性指标和馆藏性指标比较a21=2,开发与利用指标和馆藏性指标比较a32=4,开发与利用性指标和基础性指标比较a31=3,则得到成对一致性比较矩阵A:
A=11/21/3
211/4
341
第三步:通过矩阵归一化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特征向量算法一般有方根法与和积法两种[4],本法采用的是和积法。
A=11/21/3
211/4
341各列归一化得出1/61/114/19
2/62/113/19
3/68/1112/19各行求和得出04681
06730
18589归一化后最终得到ω=(01560,02244,06196)T。
利用层次分析法最终计算出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绩效影响的一级指标权重值(保留两位小数),见表3:表3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绩效一级指标权重分布
一级指标名称一级指标权重基础性指标016馆藏性指标022开放和利用性指标062
222二级指标权重测定
二级指标权生测定方法和一级指标测定方法相同,如一级指标为基础性指标下的档案馆人员编制(b1),学历专业情况(b2),继续教育和职称(b3),档案事业费投入(b4),馆舍面积(b5),设备条件(b6)。经回收专家反馈数据取平均值后组成矩阵B:
B=11/211/211/2
2211/211/2
1111/211/2
222121
1111/211/2
222121经过计算得出各二级指标权值,如表4:表4基础性指标二级指标绩效值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
权重值合并
权重值基础性指标档案馆人员编制011002学历专业情况017003继续教育和职称012002档案事业费投入024004馆舍面积012002设备条件024004备注合并权重值=基础性指标值二级指标权重值
同样的方法我们得出一级指标馆藏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权重值(矩阵C)和一级指标开放与利用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权重值(矩阵D)。
C=121/31
1/211/21
3211
1111D=11/21/21/21/21
21211/21/2
21/21221
211/2121
221/21/211
121111
通过计算,最后我们得出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测评指标及权重值分布情况(见表5)。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可以对权重值放大处理,如总分为1 000分,其相应的权重值也放大1 000倍,如基础性指标为160分,开放时间占60分。表5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测评指标及权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名称权重值基础性指标
(合016)档案馆人员编制002学历专业情况003继续教育和职称002档案事业费投入004馆舍面积002设备条件004馆藏性指标
(合022)档案案卷数005档案资料数004档案目录008案卷排架长度005开放与利用性指标
(合062)开放时间006开放档案数量011档案利用人次013资料利用人次011参观档案展览人次010档案网站访问011
23构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估标准
确定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指标体系及权重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指标评价,评价一般参考国家对档案馆达标标准、档案馆行业标准和国外档案馆行业评价标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具体指标评价可采取五分法、四分法、三分法,二分法的一种或多种均可,通过评价标准制定,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估标准体系就完整建立起来。本文受篇幅限制,以下仅举两个指标的评价加以说明,见表6。表6开放与利用性指标(620分)
标号指标名指标值与因素分值备注31开放时间周开放时间
大于35小时60周开放时间
小于35小时30指档案利用
开放时间32开放档案数量10 000以上1108 000以上886 000以上664 000以上442 000以上22指案卷数…………………………3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测评,层次分析法绩效测评的关键是构建出一套科学的,得到大多数公共档案馆认可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种认可包括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权重、考核打分标准依据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认同。在实践操作当中,通过政府支持、档案馆积极参与的绩效测评实施过程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有档案实践专家、档案理论研究者的专家、档案利用者的等多方论证和参与测评,其数据来源具备合理性、研究方法也具科学性。
参考文献
[1]Saaty,Thomas L.Models,methods,concepts & applications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B].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1.
[2]骈文景.关于档案效益计算方法的一点思考[J].四川档案,2006,(3):44-45.
[3]蒲筱哥,胡亚敏.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评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7):139-140.
[4]刘豹,许树柏,等.层次分析法——规划决策的工具[J].系统工程,1984,(2):23-29.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endprint
表2比较重要程度参照
两两比较(权重)含义1同等重要3前者比后者稍强5前者比后者强7前者比后者明显强9前者比后者绝对强2,4,6,8二者之间1,1/2,1/3…是两者之比的相反数
第一步:将一级指标权重测定有关资料发给专家。如有n个指标,则专家只需根据表2对n*(n-1)/2组权衡给值,经过专家评判后,收集专家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专家比较情况,取其平均值,然后构成一致性矩阵,这里的比较仅仅是为了研究方法而设定。
第二步:构造矩阵。如计算出基础性指标和馆藏性指标比较a21=2,开发与利用指标和馆藏性指标比较a32=4,开发与利用性指标和基础性指标比较a31=3,则得到成对一致性比较矩阵A:
A=11/21/3
211/4
341
第三步:通过矩阵归一化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特征向量算法一般有方根法与和积法两种[4],本法采用的是和积法。
A=11/21/3
211/4
341各列归一化得出1/61/114/19
2/62/113/19
3/68/1112/19各行求和得出04681
06730
18589归一化后最终得到ω=(01560,02244,06196)T。
利用层次分析法最终计算出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绩效影响的一级指标权重值(保留两位小数),见表3:表3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绩效一级指标权重分布
一级指标名称一级指标权重基础性指标016馆藏性指标022开放和利用性指标062
222二级指标权重测定
二级指标权生测定方法和一级指标测定方法相同,如一级指标为基础性指标下的档案馆人员编制(b1),学历专业情况(b2),继续教育和职称(b3),档案事业费投入(b4),馆舍面积(b5),设备条件(b6)。经回收专家反馈数据取平均值后组成矩阵B:
B=11/211/211/2
2211/211/2
1111/211/2
222121
1111/211/2
222121经过计算得出各二级指标权值,如表4:表4基础性指标二级指标绩效值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
权重值合并
权重值基础性指标档案馆人员编制011002学历专业情况017003继续教育和职称012002档案事业费投入024004馆舍面积012002设备条件024004备注合并权重值=基础性指标值二级指标权重值
同样的方法我们得出一级指标馆藏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权重值(矩阵C)和一级指标开放与利用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权重值(矩阵D)。
C=121/31
1/211/21
3211
1111D=11/21/21/21/21
21211/21/2
21/21221
211/2121
221/21/211
121111
通过计算,最后我们得出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测评指标及权重值分布情况(见表5)。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可以对权重值放大处理,如总分为1 000分,其相应的权重值也放大1 000倍,如基础性指标为160分,开放时间占60分。表5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测评指标及权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名称权重值基础性指标
(合016)档案馆人员编制002学历专业情况003继续教育和职称002档案事业费投入004馆舍面积002设备条件004馆藏性指标
(合022)档案案卷数005档案资料数004档案目录008案卷排架长度005开放与利用性指标
(合062)开放时间006开放档案数量011档案利用人次013资料利用人次011参观档案展览人次010档案网站访问011
23构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估标准
确定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指标体系及权重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指标评价,评价一般参考国家对档案馆达标标准、档案馆行业标准和国外档案馆行业评价标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具体指标评价可采取五分法、四分法、三分法,二分法的一种或多种均可,通过评价标准制定,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估标准体系就完整建立起来。本文受篇幅限制,以下仅举两个指标的评价加以说明,见表6。表6开放与利用性指标(620分)
标号指标名指标值与因素分值备注31开放时间周开放时间
大于35小时60周开放时间
小于35小时30指档案利用
开放时间32开放档案数量10 000以上1108 000以上886 000以上664 000以上442 000以上22指案卷数…………………………3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测评,层次分析法绩效测评的关键是构建出一套科学的,得到大多数公共档案馆认可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种认可包括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权重、考核打分标准依据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认同。在实践操作当中,通过政府支持、档案馆积极参与的绩效测评实施过程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有档案实践专家、档案理论研究者的专家、档案利用者的等多方论证和参与测评,其数据来源具备合理性、研究方法也具科学性。
参考文献
[1]Saaty,Thomas L.Models,methods,concepts & applications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B].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1.
[2]骈文景.关于档案效益计算方法的一点思考[J].四川档案,2006,(3):44-45.
[3]蒲筱哥,胡亚敏.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评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7):139-140.
[4]刘豹,许树柏,等.层次分析法——规划决策的工具[J].系统工程,1984,(2):23-29.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