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苗 军
国际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王 茹
热点综述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苗 军
国际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王 茹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发展模式和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的最佳选择。作为一种新兴起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形成了一批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主要从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念、影响因素、政策手段、城市和区域研究、法律体系、国际经验、中国的挑战和对策七个方面进行概括。
作为新生事物,对低碳经济的讨论首先集中在对其概念、内涵的分析和解读上。庄贵阳、储诚山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全球气候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势所趋。①郎春雷指出低碳经济是要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②刘细良强调现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自身对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一种理性权衡;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知;是一种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可持续经济;是人类社会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③王利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或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效应,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具体可以体现为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等。④张坤民认为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和创新,形成长期稳定的引导与激励机制,促进提高能效的技术,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创新,以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构建新的、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经济。⑤潘家华、庄贵阳等提出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强调的是发展模式。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的竞争表现为低碳技术的竞争,着眼点是低碳产品和低碳产业的长期竞争力。⑥
在进一步理清概念的基础上,有不少学者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探讨。如厉以宁认为发展低碳经济要在工艺设计和新产品开发上有新突破,要注重新能源、新材料研究开发,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尤其是资源再生行业),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对注重低碳发展的企业采取差别税率,妥善解决失业问题,注意寻找经济低碳化过程中新的商业机会,在企业文化中加上生态文明、经济低碳化的内容,重视消费文明建设。⑦王国莲认为低碳经济应该有三个发展向度,即低代价发展、公正发展和创新发展。⑧程恩富等人提出低碳经济首先是以更多的经济产出为目标函数,以环境承载力(狭义地说是最小的碳排放)为约束条件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次,低碳经济是以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持续稳定提高为目标函数,以消费过程中的最小碳排放为约束条件的新型消费模式;此外,低碳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一种倒逼(bottom-up)的关系。⑨
(一)财政税收手段。
(二)金融支持手段。
(三)市场化手段。
① 庄贵阳、储诚山:《低碳经济选择与践行科学发展》,载于《中外能源》2009年第14卷。
② 郎春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载于《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③ 刘细良:《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载于《光明日报》2009年4月21日。
④ 王利:《低碳经济: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之基础——兼谈中国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完善》,载于《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4月。
⑤ 张坤民:《低碳经济与提高能效》,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8卷。
⑥ 潘家华、庄贵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载于《国际经济评论》 2010年第4期。
⑦ 厉以宁:《厉以宁:发展低碳经济的九点看法》,载于《品牌》(理论月刊)2010年第7期。
⑧ 王国莲:《略论低碳经济的发展向度与意义》,载于《经济问题》2012年第1期。
⑨ 程恩富、王朝科:《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载于《海派经济学》2010卷第31辑。
⑩ Michael Richards,A review of the Efeectiveness of Developing Country Participation in the Climate Change Convention Negotiations,Working paper of Oversea Development Institute,UK,December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