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4-08-08 01:00:15
关键词:外文水利水电数据库

曹 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45)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为例

曹 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45)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结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特点和高校实际情况,通过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对策

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水平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从文献种类、质量体系和服务层次上都得到较大提升与完善,基本满足了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1]。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运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加强网络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提供完善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

一、信息资源的特点

作为科研教学资源的中心,高校图书馆信息来源由纸质载体为主演变为纸质、数字并重的多载体资源。馆藏基础丰厚的高校图书馆,都将数字信息资源作为文献服务的主流形式。但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体仍为纸质馆藏文献。

(一)信息资源的类型

馆藏信息资源包括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现实馆藏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参考工具书等印刷文献以及磁盘、光盘、缩微胶片型等其他介质文献;虚拟馆藏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大型数据库、网络信息等数字资源。信息资源加工对象已从过去的印刷文献、视听资料、电子文献等载体的加工转化为数字网络信息的搜集加工。

(二)信息资源的开放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网络环境的形成,信息的生产、存储和传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馆藏信息资源更多的以数据库和电子文献的形式存储在网络载体上。信息的存储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馆馆舍的制约,由过去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图书馆电子资源丰富,网络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库资源24小时开放[2]。用户可以不受开馆时间、服务方式等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自由灵活地进行上网查询、下载、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

(三)信息资源的共享

通过一定形式的规划和协调,通过数据库资源的整合,高校图书馆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馆藏信息资源既为用户提供入馆服务,也为远程用户提供登录服务,通过高校图书馆间合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例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推动了图书馆数字文献共享工程。近期,中国高等教育保障系统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进行合作,强化标准统一,通过开展示范性资源建设,形成推广资源建设标准规范,推出一批起示范作用且质量较优的数字资源[3]。

二、信息资源的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趋势大体相同,笔者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为例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一) 文献经费稳定增长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博士授权单位建设、学科专业水平评估、学校新设置专业评估等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图书馆文献经费的增长。由于评估指标体系对文献量的指数要求,多数图书馆都经历了集中购置文献的阶段。近几年,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整体上趋于稳定增长,2004—2014年经费情况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为例(图1 单位:万元)。

图1 2004—2014年文献经费量

(二)文献结构比较合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文献收藏范围以工科为主,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科、人文学科和农学,考虑综合性文献,重点加强博士授权、重点学科等优势学科文献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工科为主体,水利为特色,文、理、经、管、法学科齐全的文献结构体系。下图是从学科分类(图2)和年代结构上对其文献结构(图3)加以说明。

图2 文献学科分类体系

(三)外文数字资源增速较快

与许多高校图书馆相似,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拥有CNKI中国知网、万方及重庆维普、SCI、Springer Link、EBSCO、ACM等中、外文数据库40个,电子图书120万册(种)。2013年12月,学校购买了EI、SSCI检索数据库和PQDT博硕论文数据库、Elsevier(工程学)、Emerald(管理学)全文数据库,图书馆文献结构体系相对完善。由于国内数据库资源较为齐全,外文数据库成为数字资源增长的主要因素。图(4)较客观地反映近5年数据库增长情况。

图3 文献年代结构

图4 五年数据库增长情况

(四) 信息资源建设更学科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已拥有61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学位、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了58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点。图书馆信息资源围绕学科建设进行配置,努力使学校信息资源学科结构完整、连续性强;类型结构合理、互补性强,重点领域文献保障率、主要领域文献保障率、文献满足率都能大幅提升。表1通过四年来各学科数字资源建设情况来说明信息资源建设的学科针对性。

三、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一)立足长远,制定科学的建设原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遵循水利特色和以工学为主的原则,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科、人文学科和农学,考虑综合性文献,重点加强博士授权、重点学科等优势学科文献建设;注重学科覆盖性和重点性的协调、学术性与通用性的协调、纸质与电子资源的协调;注重资源建设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有重点(重点保障博士学科、优势学科)、有层次(博、硕、本、专)、各类型资源比例适当(纸质图书、其它纸质文献、中文电子资源和外文电子资源)相对稳定的信息资源体系。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指标要求,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量必须达到生均80—100册和生均年进书量3—5册。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面临生均册数不足的问题,而基础薄弱、前期文献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高校尤为明显。加大采购量和保证藏书质量便成矛盾问题。笔者建议换位思考、立足长远、权衡考虑。经过10多年扩大招生,普通高校总体规模基本确立,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招生规模限定在整体平衡的水平,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可站在长远发展角度,采取以生均年进书量为标的,学生总量基本不变,文献量逐年增加的方法逐步弥补文献总量的不足,保证文献质量和文献学科比例。

表1 2009-2012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新增数字资源统计表

(二)优化组合,加大外文资源建设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170万册,外文图书不足10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外文电子图书仅8万册;中文纸质期刊1 700种,外文期刊不足60种。大型外文数据库虽有EI、SSCI检索数据库和PQDT博硕论文数据库、Elsevier(工程学)、Emerald(管理学)全文数据库,还缺少ISTP、IEL、SSCI数据库等大型外文数据库,不能很好地满足各重点学科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外文顶级期刊。如《液体力学年评》(美国)、《地质学》(美国)、《计算机辅助土木和基础结构工程》(美国)、《材料研究年评》(美国)、《管理杂志》、《英国皇家学会自然科学汇刊,A辑:数学、物理学与工程学》(英国)、《美国水资源会志》等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重点学科的外文期刊。

只有加大顶级外文期刊的采购,继续补充大型外文数据库,才能保障重点领域文献保障率达90%,主要领域文献达80%;文献满足率达70%~85%;使学校文献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中信息资源保障率达到优秀指标。考虑经费制约和文献价格上涨因素,还需对电子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淘汰利用率低的数据库。

(三)适应环境,加强网络移动平台建设

基于文献管理与数据服务的图书馆网络通过并联方式,与校园网相辅相成;通过不同的VLAN,采用MPLS技术实现安全性较高的逻辑隔离,满足了校园卡的应用;通过集中控制、POE供电方式无线接入,实现无限网络覆盖整个馆舍。但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接入层网络的主流技术逐渐成为趋势,安装多个数据资源平台的网络服务器由于兼容性不好,影响了服务器的良性运行。针对本校移动终端读者的无线移动电子图书馆,提供无线移动服务模式势在必行。以平板、便携式电脑等作为无线移动阅读终端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构架一个便于移动终端访问图书馆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文献信息平台。

移动无线网络是移动图书馆的主要网络基础,是无线宽带的主要发展方向,可直接使用Internet服务模式。基于WAP2.0的无线移动平台,适用于绝大多数低端、中端和智能移动设备,读者在移动终端浏览器地址栏中直接输入即可进行访问,方便了读者随时随地使用、查询、检索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无限网络覆盖整个图书馆馆舍,使更多的移动终端读者,突破时域和地域的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满足各学科高层次科研人才对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个性化的便捷服务模式。为各学科人才建设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深层次的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推送服务。

(四)顺应形势,加强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根据本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特色,组织学科馆员重点收集与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而又有价值的信息,开展进一步加工、组织、标引、分类等,建设一个能够及时反映国内外学科最新进展的网上导航库。同时对本馆收藏的水利工程、资源与环境、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形成特色网络资源库。经过资源整合和数据准备,已初步形成了华水自建专题数据库、水利特色资源数据库、黄河文献特色资源数据库、学科资源专题数据库、硕士学位论文库、数字化馆藏期刊、数字化馆藏图书等特色资源。但没有建立专题网站,数据库结构简单、单一,不能形成信息门户,故而没有鲜明的特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行业、人力、技术优势,开展水利信息化数字资源建设,构建一个开放性的、特色鲜明的水利特色信息资源与共享平台,为学校的科研发展、水利行业的发展甚至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完善的水利信息保障。水利特色信息资源建设遵循“专题建设、统一检索、资源共享、服务学校、服务水利”的原则,以图书馆水利文献资源为核心,以校外水利文献资源为补充,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分散、无序的水利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输出,建立多个集索引、文摘、全文、图像等为一体的水资源特色数据库,按图书馆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收集、加工和整序,形成重点学科导航库;通过建立网站的方式来组织、建设水利特色数字资源,建立特色专题网站;提供与其他网站链接,形成水资源特色信息门户,实现水利特色资源的共知、共享、共用。

五、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办学的重要载体,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上要量、质并重,数据库资源建设要充分考虑人才层次和专业结构。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全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资源保障的任务,只有了解用户的需求,认清信息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增强主动参与教学科研活动的服务意识,才能提升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

[1] 李书宁.985高校图书馆数字特藏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1 (8).

[2] 贾振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9.

[3] 张延敏.西北地区特色数据库现状分析[J].情报科学,2009 (6).

(责任编辑:袁宏山)

ResearchonUniversityLibraryInformationResourceConstruction

CAO Yang

(Library,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450046,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school,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alysis, proposed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strategy.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2014-03-11

曹 杨(1974—),男,河南信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馆员。

G253

: A

: 1008—4444(2014)04—0153—04

猜你喜欢
外文水利水电数据库
水利水电工程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口腔医学(2021年10期)2021-12-02 02:08:04
农村水利水电
数据库
财经(2017年2期)2017-03-10 14:35:35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安徽史学(2016年2期)2016-12-01 02:57:16
数据库
财经(2016年15期)2016-06-03 07:38:02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数据库
财经(2016年3期)2016-03-07 07:44:46
数据库
财经(2016年6期)2016-02-24 07:41:51
水利水电工程赶工索赔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