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丽霞(1973-),女,山西运城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与现代化。
摘要: 扬雄仿《论语》作《法言》,“仿”是依照《论语》的形式,“作”是借《论语》阐发自己的思想,与汉代经师“我注经传”方式不同,他采取“经传注我”方式,对《论语》的阐释通过“变其文”、“解其义”、“拟其旨”达成。在这种解经方式下,《法言》所要标举的是立法、明志、申道,即:以孔子之法为准绳,以颜子之乐明其志,以君子之道申其义。
关键词:《法言》;《论语》;经传注我;孔子;颜渊;君子之道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2-0000-00
一、“经传注我”的释《论》方式
汉代人的学术研究,多采取“我注经传”方式。就汉代《论语》学研究来看,留存下来的“传”、“说”寥寥无几,扬雄之前仅有孔安国的解释保存在《论语集解》中。邢昺曰:“魏吏部尚书何晏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烈生之说,并下己意,为《集解》。” [1]2即使盛行的《张侯论》,其价值亦如朱维铮先生所言:“就结集史来说,《张侯论》出而三家《论》微,也幸也不幸。它虽然有历史意义,却未必有科学意义,单想作为史料便靠不住,何况其余呢。” [2]张禹《论语》只有结集意义,孔安国等人的解释也只是《论语》字词、句子的释义。扬雄在这样的汉代学风中,选择当时盛行的《鲁论》,以模拟方式来诠释,这给后人一种误解,晁公武曰:“雄之学,自得者少,其言务拟圣人,靳靳然若影之守形,既鲜所发明,又往往违其本指。正古人所谓‘画者谨毛而失貌者也。” [3]晁氏忽略了扬雄是“作《法言》”,“作”必然是“经传注我”。
《法言》常常借用“五经”诠释《论语》。胡玉缙曰:“《吾子》之‘虎别及‘紵絮,《问道》之‘尧爵,《五百》之‘载魄,《重黎》之‘无妄,明其为用京房《易》;《渊骞》之‘侠介,《孝至》之‘螭虎,明其为用欧阳《易》;《学行》之‘螟蛉及‘考甫,《吾子》之‘夏屋,《修身》之‘圃田,《先知》之‘东征及‘述职,《孝至》之‘關雎明其为用《鲁诗》;《先知》之‘实予,《孝至》之‘邵陵,明其为用《公羊传》。” [4]参借胡氏所说来分析扬雄如何“以经注我”,“虎别”《法言》原文为“圣人虎别,其文炳也。君子豹别,其文蔚也。辩人狸别,其文萃也。” [5]40此句本为《易》“革”卦“九五”、“上六”爻的《象传》,扬雄借此说明“狸变则豹,豹变则虎”,人可以通过努力成为君子和圣人。“绿衣三百,色如之何矣?紵絮三千,寒如之何” [5]43扬雄借用“紵絮”揭示如果不合儒家正统,再多也没有用。如此等等可见《法言》“以经注我”之一斑。
《法言》“以传注我”体现为对《论语》的模拟,包括三种方式:第一种为“变其文”。《法言》的首要书写方式为扬雄的直接陈述,像《论语》的“子曰”条,其实是对《论语》进行简单的“变其文”。苏轼曰:“扬雄好为艰险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虫而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 [6]苏氏如此批评扬雄的模拟,是对“以传释传”缺乏同情的了解。扬雄“变其文”仍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教立道,无止仲尼;有学术业,无止颜渊。” [5]24是“有教无类” [7]170的变化,孔子“有教无类”是泛指,扬雄则特指孔子和颜渊。再如“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5]114是借用“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7]74扬雄“变文”借孔子痛惜颜渊,叹息儿子童乌的早死。当然《法言》的“变《论语》之文”,有一部分几乎是《论语》条目的同义反复,如“言不惭、行不耻者,孔子惮焉” [5]70与“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7]153,“死生尽礼,可谓能子乎” [5]336与“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7]13。
第二种为“解其义”。《法言》的另一种书写方式,即扬雄的“自问自答”,像《论语》中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叶适曾言:“夫初使难知,已而易识,先设疑论,后乃诚言,始为限碍,终也通达,此文人辩士玩弄笔舌之病也。春秋以前诸书犹不若是,有问则答,有藴则陈而已。至战国、秦汉,然后争为放恣,如雄所云。” [8]叶适认为扬雄“自问自答”是文人辩士玩弄笔舌,殊不知扬雄正是以此诠释《论语》。《法言》“自问自答”包括:一是“以《论语》答《论语》”,仅举几例如下:
《法言》文《论语》文
或曰:请问屡空之内。(《法言•学行》)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
曰:颜不孔,虽得天下不足以为乐。(《法言•学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或曰:“孔子之事多矣,不用,则亦勤且忧乎?” (《法言•修身》)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乡党》)
曰:“圣人乐天知命,乐天则不勤,知命则不忧。” (《法言•修身》)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或曰:不有博弈者乎?(《法言•寡见》)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 (《论语•阳货》)
曰:为之犹贤于已耳。(《法言•寡见》)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表中《法言》的“或曰”部分源自《论语》,扬雄的回答“曰”的部分也源自《论语》,是典型的“以传解传”。二是“借《论语》申己意”,“或曰”部分以《论语》设问,“曰”部分是扬雄自己的解释。如“或曰:知德者鲜,何其光?” [5]336,是以“由,知德者鲜” [7]111句来设问,这是孔子对子路的感叹,扬雄则认为“不管别人了解不了解,都要行德”;“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 [5]305,是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来提问,孔子讲自己要“乘桴浮于海”,扬雄则曰“之后世君子”。扬雄“解《论语》之义”是赋予《论语》新的意义。
第三种为“拟其旨”。《论语》的主旨是什么?按不同的标准答案可能会不一样,就范畴来讲,主要是“仁”和“礼”;就人物来讲,主要是孔子及其弟子;就儒家的理想人格来讲,主要是“君子之道”。在“仁”和“礼”上,《法言》言“礼”要远多于“仁”,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凡是从外面可加以规定的,扬氏便说得相当恰当,所以他对礼的意义,虽无特别发挥,但陈述得相当恰当。而他把握最浅的是仁,因为仁是一种精神状态,要由内心体验而出,而不是由外面可加以规定的。” [9]314扬雄对“从外面加以规定”的比较重视,或许是因为“体验不足”,更可能的原因就是《法言》创作目的是“立法”,应走“外在路线”。在人物的推尊上,《法言》勾勒了一个由尧、舜、禹、汤、文、武组成的圣王系统,对《论语》中的核心人物孔子及其贤弟子颜渊多有褒扬,孔子是《法言》“立法”的标准,颜渊“学孔子”、“乐其苦”的精神值得称颂。在理想人格上,“从本质上和终极目的看,儒家追求的圣贤理想人格,重点在贤而不在圣” [10],“贤”即“君子”,这是《论语》的重要话题,也是《法言》所要阐述的做人标准。这三点就是《法言》所要标举的义理,而它正是《论语》的主旨。
二、以孔子之法为准绳
扬雄倾心于《论语》,主要目标在孔子。西汉董仲舒“推明孔氏” [11]2525,太史公称孔子“至圣” [12]1905,武帝表章“六经” [11]212 ,奠定了孔子的政治权威性;纬书的作者们又极尽神化之能事,封其为“素王”。在如此崇拜孔子的风气中,扬雄对孔子也推尊有加,如何恰当对待孔子却是一大难题。董仲舒“推明孔氏”表现为频繁地引用“孔子曰”,显然是对孔子言语权威的肯认;太史公的“至圣”是对孔子删定《六经》的称颂;纬书把孔子从人间拉到天上,想要抬高孔子的初衷淹没于神话的荒谬。扬雄《法言》要实现“以言立法”,就需要一个权威标准,孔子的“深入人心”和“绝对地位”使其成了扬雄的选择,但扬雄必须面对“成见”的挑战,诠释出孔子称为“准绳”的新见解来,做到“把当时附会到孔子及《五经》上面的许多驳杂的东西都澄汰干净” [9]309,他采取了“三步走”的策略。
“为孔子而辩解”是扬雄的第一步。孔子被汉代人拱上高位的时候,十全十美的形象就成了当然要求,一些质疑和责问也随之而生。首先是对孔子“圣”“王”不符的诘难,“圣王”在孟子时就已提出,“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13],从“圣王不作”的结果来看,孟子的“圣王”是“圣”(学术)和“王”(政治)的综合体。称孔子为“圣”暗含其是否能为“王”的问题,汉代人的圣王系统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是不是周公的后继者?《春秋演孔图》曰:“邱水精,治法为赤制功。” [14]孔子既然有政治作为,为何不是现实的王?扬雄认为孔子因“无土”的外在条件不具备而无法为王,其“圣人”身份还是无可怀疑的,其道治世必“无敌于天下”。其次是对孔子之道的挑战。“五经不如《老子》之约也,当年不能极其变,终身不能究其业”,这是自太史公以来的“道优儒劣”论调。扬雄辩解曰:“若是,则周公惑,孔子贼。古者之学耕且养,三年通一。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恶在老不老也?” [5]163孔子之道只是因为“今之学”的烦琐,才显得不如《老子》简约。还有“孔子之道,不可小与”的探视性问题,扬雄曰:“小则败圣。” [5]179圣人之道不能迁就世用而降低要求。再次是对孔子人格的挑战。“仲尼,圣人也,或者劣诸子贡”,扬雄曰:“子贡辞而精之,然后廓如也。于戏!观书者违子贡,虽多,亦何以为?”扬雄认为子贡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是借子贡之口维护孔子。对“圣人有诎乎”、“焉诎乎”的疑问,扬雄曰:“如诎道而信身,虽天下,不为也。” [5]172对圣人而言,“道”是最重要的,所以要“诎身信道”。
“重新定位孔子”是扬雄的第二步。扬雄重新定位孔子的前提是肯认他的“圣人”身位,在扬雄眼里,孔子是“立道”的圣人,“《诗》、《书》、《礼》、《春秋》,或因或作,而成于仲尼,其益可知也” [5]102,孔子通过对《五经》的“或因或作”来“立道”,“有教立道,无止仲尼。” [5]24这一点与太史公看法一致,“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12]1936。孔子还是“传道”的圣人,“孔子习周公者也,颜渊习孔子者也” [5]5,上承周公、下启颜渊,是道统发展的一个纽结,“尧、舜、禹、汤、文、武汲汲,仲尼皇皇” [5]11。孔子旨在“传道”的教书匠职业做得非常成功,太史公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12]1938孔子还可称为“神明”,“仲尼,神明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草木、鸟兽,裕如也。如不用也,神明亦末如之何矣” [5]183,称孔子为“神明”与纬书“神话孔子”是两码事,扬雄是认为孔子之道可与天地并。
“立孔子为准绳”是扬雄的最终目的。“准绳”要使人信服就得讲究确立准绳的策略,扬雄对这一事关重大的方法论问题当然没有马虎,他的基本策略即“法言”二字所昭示的“以言立法”,针对病症是“众言淆乱”,“折诸圣”为其良方妙药。“圣”的标准如何体现呢?扬雄提出“人与书”统一的总指针,按扬雄的逻辑,圣人出口必为格言、经典,“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 [5]187,圣人之言为“天”,“圣人之书、言、行,天也” [5]321,其功用“测之而益深,穷之而益远;用之而弥明,宿之而弥壮” [5]79。既然如此,扬雄进而提出“书不经,非书也;言不经,非言也” [10]的立言标准,“言称经”的基本要求为“文”,“言不文,典谟不作经” [5]152,“言”发自内心才是“德言”,方可以情动人、以理晓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5]110。“法”和“言”双向互动,“法而易言” [5]44,立乎其大(法)说话就会有效,容易出口;“言重则有法” [5]59,圣人之言重如天地,世人当然应依天地(法)行事。
孔子为圣人,其言可为法,扬雄提出“治己以仲尼” [5]57。以孔子之道为标准,在学派分疏上,可以别“诸子”,“诸子者,以其知异于孔子也” [5]313;在通经治世上,孔子之道胜于他道,“仲尼之道,犹四渎也;经营中国,终入大海。他人之道者,西北之流也;纲纪夷貉,或入于沱,或沦于汉” [5]317。以孔子为准绳,扬雄顺理成章地提出“清理门户”的要求,孟子不在诸子之俦,因“孟子异乎,不异”,荀子则“见同门而异户”。之所以如此判定,扬雄是有目的的,《法言》“小诸子”既要有一个响当当的圣人标准,还需一个勇士般的精神领袖,孟子为不二人选,“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 [5]45、“孟子疾过我门而不入我室” [5]125,所以地位比荀子高。借着“比孟子”的招牌,扬雄大胆提出“倚门墙则麾之”,对“衣未成而转为裳” [5]65的今文经师毫不客气,“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5]39,批判邪说、确立道统,就是《法言》“以孔圣之法为准绳”的根本原由。
三、以颜子之乐明其志
《论语》为孔子和弟子言行记录本,其中记载的贤弟子颇多,突出的也有好几位。王应麟曰:“孔门受道,唯颜、曾、子贡。”但在汉代儒者心目中,子贡、曾子地位高于颜渊。“太史公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伯越,是以战国说客视子贡也。又列于《货殖传》,以《论语》一言,而断其终身可乎?子贡闻一以贯之之传,与曾子同。”如此高抬子贡、曾子,主要因为二人比较契合汉代制度建构要求,子贡的游说诸国符合大一统的时势需要,曾子则“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12]2205,“孝”为汉家制天下的德性依据。颜渊则不受重视,可能因其仅以德行名世,不合汉代经世致用的主流诉求。
与汉代诸儒不同,扬雄一反主流,对孔门弟子另有看法。颇受推崇的曾子,《法言》根本未提及,论及子贡的也仅三条:一是赞扬其维护孔子,“仲尼,圣人也,或者劣诸子贡。子贡辞而精之,然后廓如也” [5]129;一是对其政绩的指说,“乱而不解,子贡耻诸”;一是总论孔门弟子时提到,“子游、子夏得其书矣,未得其所以书也;宰我、子贡得其言矣,未得其所以言也;颜渊、闵子骞得其行矣,未得其所以行也” [5]321。其他弟子,扬雄提到的还有冉伯牛,仅用来论“命”;闵子骞则多与颜渊一并说起。对这几位弟子的评述加起来也不如颜渊多,而且扬雄对孔子高足颜渊完全是倍加称赞的语气。徐复观先生曾言:“扬雄在孔门弟子中,特推重颜渊,强调孔颜的关系,并特提出颜渊的乐处,这在两汉是非常突出的。” [9]309徐先生没有解释扬雄为何推重颜渊,这正是需要深究的问题。
《法言》的首要问题是“立孔子为权威”,既然想以此评判诸子、批评时学,就要以身作则,扬雄无疑注意到了身体力行“孔子准绳”的重要性,推重颜渊即是他的重要举措。扬雄重颜渊不重子贡,其实是深知孔子对各弟子的品评,孔子曾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贡的大实话也许让孔子有些愕然,作为老师的孔子也只好巧妙地对子贡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邢昺揭开了这一幕有趣的师生对话背后的机巧:“假设数名以明优劣,一者数之始,十者数之终,颜回亚圣,故闻始知终,子贡识浅,故闻一才知二,以明己与回十分及二,是其悬殊也。……既然答子贡不如,又恐子贡惭愧,故复云吾与女俱不如,欲以安慰子贡之心,使无惭也。” [1]59“颜回亚圣”,可谓对“孔子赞颜回”的最好注解。扬雄以孔子视界来看待孔门弟子,颜渊当然超越子贡。那么扬雄推重颜渊的具体理由呢?它是否与孔子赞扬颜渊的理由相同?
“好学潜圣”是颜渊入扬雄法眼的首要原因。“颜尝睎夫子” [5]16,颜渊紧随孔子,仰慕、学习,希望成为像孔子一样的圣贤,也因此而扬名于世,“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 [5]271尊师道、重承传的扬雄,不会因此把颜渊的“圣贤”全归结为“好学”,孔子的“铸人”之功不可埋没,没有孔子也就没有颜渊,颜渊因孔子而成为道统的继承人,“孔子习周公者也,颜渊习孔子者也” [5]5。虽然如此,扬雄并没有混淆孔子和颜渊的地位,颜渊掌握圣道的程度还是不如孔子,“仲尼潜心于文王矣,达之。颜渊亦潜心于仲尼矣,未达一间耳” [5]98,孔、颜师徒二人的功业也不同,“有教立道,无止仲尼;有学术业,无止颜渊” [5]24。“好学”作为颜渊形象的标签,其实源自孔子的评价,“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7]55扬雄接着孔子评说颜渊,把颜渊放置在和孔子的关系论说中,称赞颜渊好学有一定目的性,“潜心于圣”才是扬雄所要标举的,以彰显自己承续圣道的希望和努力。
颜渊的“安贫乐道”也是扬雄大加赞扬的美德。“或曰:回之箪瓢,臞,如之何?曰:明明在上,百官牛羊,亦山雌也;闇闇在上,箪瓢捽茹亦山雌也。何其臞!千钧之轻,乌获力也;箪瓢之乐,颜氏德也。” [5]62“箪瓢之乐”成了颜渊的代名词,因为这是孔子对颜回的亲口称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59扬雄认为这是一种“自得其乐”的志向,“贫而能乐”用以自足尚可理解,时人担心的是贫如何能满足赡养父母的基本物质条件,在这一尖锐的追问面前,扬雄还是淡定地给了一个“精神高于物质”的答案,“彼以其粗,颜以其精;彼以其回,颜以其贞。” [5]22以精神致孝难道低劣吗?一个耐人寻味的反问更凸显“颜子之乐”的难能可贵,“或问:贤。曰:为人所不能。请人。曰:颜渊、黔娄、四皓、韦玄。” [5]262“为人所不能”的颜渊“以贫为乐”,有没有苦呢?扬雄认为:“颜不孔,虽得天下不足以为乐”、“颜苦孔之卓之至也”,苦的是没有办法达到孔子学问的高度,颜渊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7]90苦对颜子来讲,正是乐的源泉,乐是苦的精神支撑,“兹苦也,只其所以为乐也与!” [5]22颜子之苦与乐正是扬雄的精神追求。
颜渊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5]273扬雄没有忘记这一点,对颜渊不求权位利禄、努力增进道德的品格也有所称赞,“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进退出处皆以礼义,孜孜不倦、始终如一,才是真正的进于道德,“夫进也者,进于道,慕于德,殷之以仁义,进而进,退而退,日孳孳而不自知倦者也。” [5]323扬雄的进退标准似曾相识,其实是对孔子要求的再次申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67扬雄推举颜渊“进于道德”,既批判汉代经师“进”只为利禄,又表明自己进退都会依于仁义道德。
“好学潜圣”、“安贫乐道”、“进道慕德”,是扬雄表彰颜渊的主要方面。在过分强调“经世致用”、“学为利禄”的时代环境中,扬雄标举颜渊,用心良苦,一是为了维护孔子的圣人形象、追寻孔子的真实思想,颜渊为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推举他以孔子之法为法,对汉儒的“孔门弟子”观也是一种矫正。一是为了表明志向和立场,扬雄不满汉末经学现状,但他能做的只有立言以正视听,选择孔子为立法标准,表达不与俗儒同流合污的意愿,颜渊就是最好的代言,其品性与扬雄非常相似。“雄少而好学……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以徼名当世。……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11]3514这段评述简直就是颜渊的翻版,扬雄如此推重颜渊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以君子之道申其义
《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谆谆教诲,多希望弟子能成为“贤人君子”,由此“君子之道”就成了《论语》的重要论题。分疏《论语》中的“君子”条目,就会发现孔子主要从德、文、治三方面来解说君子之道。扬雄对《论语》主旨的把握相当精准,《法言》开篇即言:“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 [5]15从人求学角度讲,最终目的是成为君子,只要潜心于圣道就可成为君子,“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 [5]148君子也需要“强学而力行” [5]51,努力缩短和圣人之间的距离。从圣人教化角度来讲,其目的也是要使人成为“君子”,“圣人乐陶成天下之化,使人有士君子之器者也。” [5]214扬雄从“学”和“教”相辅相成的思路出发,提出“学习——圣道——君子”的成人之道,以此为基础,扬雄接着《论语》的“君子之道”,亦从德、文、治三个方面来详细阐释。
“德”是君子的基本品性。在论证思路上,扬雄先给“君子”贴上“德”的标签。“君子绝德,小人绝力” [5]273、“君子德名为几” [5]119、“君子贵迁善” [5]17、“君子全其德” [5]315,“迁善全德”的君子不仅要保持自身名节,在扬雄看来,还要成为众人的典范,就需按照礼仪规范行事,“君子动则拟诸事,事则拟诸礼” [5]351,遵守先王之正道,“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 [5]72,“听声”也要正乐,“君子惟正之听。荒乎淫,拂乎正,沈而乐者,君子不听” [5]155,做到了这些,君子哪有不成功的。扬雄对“君子之德”的分析,偏重君子的外在德性规范,与孔子强调“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7]166一致,但缺乏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的内在体验,这就是扬雄和孔子的差别。“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7]76,孔子对君子实践不太自信,修养君子还是有深切体会;扬雄曾指出:“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5]311但他对外刚的“义”的把握比内柔的“仁”要真切,因为他强调“立法”、“守法”,规范之德比体悟之德更重要。
“文”是君子之德的外在表现。“威仪文辞,表也;德行忠信,里也” [5]244。从“言”的要求上讲,扬雄认为君子之文的形式“蔚然高美”,“圣人虎别,其文炳也。君子豹别,其文蔚也。辩人狸别,其文萃也” [5]40,“文”可以区分圣人、君子、辩人,因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透过“言”可以窥知作者的道德内心,“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5]110从“德”的要求上讲,体现“道”、表彰“德”的“言”,君子才讲,“言天地人:经,德也;否,愆也。愆语,君子不出诸口。” [5]122“文”和“道”是双向的,君子之“文”能载“道”,其“德”亦能外现为“文”,“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不行,行必有称也。” [5]311君子说话要合乎“道”,行事要合乎“言”,“君子事之为尚。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事辞称则经。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5]34“言”不仅是表达的工具,还是道德品性的表现,所以君子要慎言,“君子之所慎:言,礼,书” [5]52谨言的君子一旦立言必不妄,“无验而言之谓妄。君子妄乎?不妄。” [5]109扬雄强调君子“文道相副”,与孔子定义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61相同。扬雄并未止步,接着提出“君子之言”的有效性,“言而有验”既肯定了“以言立法”又反对了今文灾异的“虚妄不实”。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理想,“德”与“文”属“内圣”,“治”属“外王”,如果让“君子”来治世,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孔子的设计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4],与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进路相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16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65,这是一种“推爱”的治国方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7]129扬雄省却了“推”的部分,直指君子为国应实行仁政。“君子为国:张其纲纪,谨其教化。导之以仁,则下不相贼;莅之以廉,则下不相盗;临之以正,则下不相诈;修之以礼义,则下多德让。” [5]207在君子治世的策略上,扬雄和孔子一样,主张君子应始终以“道”为主,不以统治者的喜好而改变。“治则见,乱则隐” [5]135、“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5]145孔子也屡言“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7]163的道理。君子应以道治世,而不是因世诎道,“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 [5]54,这就是儒家讲求的“君子之治”。
“君子”是《论语》《法言》也是儒家的共同主题,“德”、“文”、“治”为“君子”的具体表征,是我们对“何谓君子”的散点透视,完整的君子形象和系统的君子之道,在孔子和扬雄的眼中是什么?还须给大家做个交待。孔子曾提出“君子不重,则不威” [7]6,其学生子夏也认为:“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7]201扬雄以比喻的手法,阐释《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或问:君子似玉。曰:纯沦温润,柔而坚,玩而廉,队乎其不可形也。” [5]316君子内外兼修、俨温并济,无所不用。关于“君子之道”,孔子两次提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47、“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155。扬雄认为:“君子之道有四易:简而易用也,要而易守也,炳而易见也,法而易言也。” [5]129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恭、敬、惠、义”、“仁、智、勇”为“君子之道”的基本特质,扬雄认为“简、要、炳、法”为实现君子之道的基本要求。孔子立足君子德性之本,教人通过体验成为君子;扬雄立足君子教化之法,主张通过学习成为君子。
参考文献:
[1]何晏、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4
[3]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1420
[4]汪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1-2
[5]韩敬法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历代明贤确论[M].四库全书本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叶适习学记言序目[M].中华书局,1977:661
[9]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125
[1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155
[14]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79
A Review of Fa Yan: Yangs Unique Study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XIE Li-xia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Yang Xiong wroteFa Yanby imitating the form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ook advantage of it to elucidate his own thought Different from the commentaries by the scholars in Han Dynasty, Yang adopted another method to interpret The Analects: changing its way of expressing, expounding its meaning, and imitating its gist in his own way In this way, Yangs unique study of The Analectswas made
Keywords:Fa Yan; The Analects; Confucius; Yan Yuan; liberal arts
(责任编辑:余树华)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理想,“德”与“文”属“内圣”,“治”属“外王”,如果让“君子”来治世,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孔子的设计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4],与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进路相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16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65,这是一种“推爱”的治国方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7]129扬雄省却了“推”的部分,直指君子为国应实行仁政。“君子为国:张其纲纪,谨其教化。导之以仁,则下不相贼;莅之以廉,则下不相盗;临之以正,则下不相诈;修之以礼义,则下多德让。” [5]207在君子治世的策略上,扬雄和孔子一样,主张君子应始终以“道”为主,不以统治者的喜好而改变。“治则见,乱则隐” [5]135、“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5]145孔子也屡言“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7]163的道理。君子应以道治世,而不是因世诎道,“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 [5]54,这就是儒家讲求的“君子之治”。
“君子”是《论语》《法言》也是儒家的共同主题,“德”、“文”、“治”为“君子”的具体表征,是我们对“何谓君子”的散点透视,完整的君子形象和系统的君子之道,在孔子和扬雄的眼中是什么?还须给大家做个交待。孔子曾提出“君子不重,则不威” [7]6,其学生子夏也认为:“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7]201扬雄以比喻的手法,阐释《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或问:君子似玉。曰:纯沦温润,柔而坚,玩而廉,队乎其不可形也。” [5]316君子内外兼修、俨温并济,无所不用。关于“君子之道”,孔子两次提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47、“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155。扬雄认为:“君子之道有四易:简而易用也,要而易守也,炳而易见也,法而易言也。” [5]129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恭、敬、惠、义”、“仁、智、勇”为“君子之道”的基本特质,扬雄认为“简、要、炳、法”为实现君子之道的基本要求。孔子立足君子德性之本,教人通过体验成为君子;扬雄立足君子教化之法,主张通过学习成为君子。
参考文献:
[1]何晏、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4
[3]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1420
[4]汪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1-2
[5]韩敬法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历代明贤确论[M].四库全书本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叶适习学记言序目[M].中华书局,1977:661
[9]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125
[1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155
[14]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79
A Review of Fa Yan: Yangs Unique Study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XIE Li-xia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Yang Xiong wroteFa Yanby imitating the form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ook advantage of it to elucidate his own thought Different from the commentaries by the scholars in Han Dynasty, Yang adopted another method to interpret The Analects: changing its way of expressing, expounding its meaning, and imitating its gist in his own way In this way, Yangs unique study of The Analectswas made
Keywords:Fa Yan; The Analects; Confucius; Yan Yuan; liberal arts
(责任编辑:余树华)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理想,“德”与“文”属“内圣”,“治”属“外王”,如果让“君子”来治世,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孔子的设计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4],与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进路相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16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65,这是一种“推爱”的治国方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7]129扬雄省却了“推”的部分,直指君子为国应实行仁政。“君子为国:张其纲纪,谨其教化。导之以仁,则下不相贼;莅之以廉,则下不相盗;临之以正,则下不相诈;修之以礼义,则下多德让。” [5]207在君子治世的策略上,扬雄和孔子一样,主张君子应始终以“道”为主,不以统治者的喜好而改变。“治则见,乱则隐” [5]135、“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5]145孔子也屡言“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7]163的道理。君子应以道治世,而不是因世诎道,“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 [5]54,这就是儒家讲求的“君子之治”。
“君子”是《论语》《法言》也是儒家的共同主题,“德”、“文”、“治”为“君子”的具体表征,是我们对“何谓君子”的散点透视,完整的君子形象和系统的君子之道,在孔子和扬雄的眼中是什么?还须给大家做个交待。孔子曾提出“君子不重,则不威” [7]6,其学生子夏也认为:“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7]201扬雄以比喻的手法,阐释《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或问:君子似玉。曰:纯沦温润,柔而坚,玩而廉,队乎其不可形也。” [5]316君子内外兼修、俨温并济,无所不用。关于“君子之道”,孔子两次提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47、“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155。扬雄认为:“君子之道有四易:简而易用也,要而易守也,炳而易见也,法而易言也。” [5]129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恭、敬、惠、义”、“仁、智、勇”为“君子之道”的基本特质,扬雄认为“简、要、炳、法”为实现君子之道的基本要求。孔子立足君子德性之本,教人通过体验成为君子;扬雄立足君子教化之法,主张通过学习成为君子。
参考文献:
[1]何晏、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4
[3]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1420
[4]汪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1-2
[5]韩敬法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历代明贤确论[M].四库全书本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叶适习学记言序目[M].中华书局,1977:661
[9]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125
[1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155
[14]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579
A Review of Fa Yan: Yangs Unique Study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XIE Li-xia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Yang Xiong wroteFa Yanby imitating the form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ook advantage of it to elucidate his own thought Different from the commentaries by the scholars in Han Dynasty, Yang adopted another method to interpret The Analects: changing its way of expressing, expounding its meaning, and imitating its gist in his own way In this way, Yangs unique study of The Analectswas made
Keywords:Fa Yan; The Analects; Confucius; Yan Yuan; liberal arts
(责任编辑:余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