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兰坪县城绿地系统功能区规划

2014-08-08 20:05杨国繁
绿色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绿地树种城区

作者简介:杨国繁(1969—),男,云南兰坪人,普米族,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绿化综合技术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5003803

1引言

为了达到城市规划所预定的绿化指标,园林部门应制定园林发展规划,努力发展各类绿地,扩大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质量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自1985年兰坪县搬迁以来,兰坪县城就开始着手城区园林绿化建设,试图把县城创建成园林城镇。但是,由于经济的制约和人为主观意识的影响,“先绿化,后规划”思想一度十分流行,致使城区总体规划及绿化规划被人为打乱,布局缺乏科学性,合理性。针对当前现状,笔者从园林系统工程分析角度提出了一套操作性强的城区绿地功能区规划。

2绿地系统的构成要素

2.1绿地功能分区

街道绿地指设置在街道两旁的绿化事带,为城区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主要用于街道空间造氧、吸附浮尘、丰富街景、美化市容等作用。

公园是城区绿地系统向居民提供游憩、观赏、调节生活、工作气氛的开放空间。

专用绿地(公共绿地)指工厂、机关、学校、医院、居住区的绿地、邻街公园绿地。它是街道绿化和公园绿化的补充部分,提供美化周围环境,丰富居住空间的作用。

生产绿地指为城区园林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的苗圃、花圃、草圃等。

城郊生态林和水土防护林带用于避免城市发展和经济开发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包括防风固沙林区及河道没岸防护林。

2.2绿地绿化指示

1982年,建设部颁制的《城市园林绿化暂行条例》规定,城市园林绿化要根据当地特点和条件,合理布局,远、近期结合,点、线、面线路合,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凡有条件的城市,把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0%,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11m2。

据研究,一个地区植物覆盖率至少应在30%,才能达到改良气候的作用。从大气中O2与CO2的平衡计算,城市居民每人拥有10m2以上的森林面积才能保持平衡,加上其他因素,人均至少享有30~40m2绿地。兰坪县城至金顶镇共同组成一个绿地生态系统,基涵盖规理区面积206km2,人口2.6万人,绿化总覆盖率应达78~108万m2。仅就县城而言,人口1.6万人,绿化总覆盖率应达22.4~48万m2,即绿地率为35%,才能达到改善生态功能,要达到国家的规定,人均绿地7~11m目标,城区总绿地就达到11.2~17.6万m2,绿地率为24%(表1)。

表1建设部要求各项用地的覆盖面积指标

用地类别该项用地应达到的绿化

覆盖率/%占城市建筑面积的绿化

覆盖率/%工业、商贸、仓储用地15~304.5~15居住区、公共建设用地30~509~20防护、生产场地100不定学校、医院40~60不定对外交通用地15~200.75~16公共绿地1002~4合计 16.5~40.6

2.3绿化树

绿化树配置不定期要作系统规划,在保证绿量产量的前提下,做好骨干树种、基调树种和一般树种的规划。

3绿地规划的原则

(1)保持合理绿地覆盖率。制定中长期规划时,把兰坪县未来城市化与工业发展水平,人口增长水平为出发点。合理制定绿的指标。兰坪县森覆盖率高,可参照国家规定低、中水平的绿化人均用地水准,即14~30m2,城区总绿地22.4~48万m2,绿地率10.65%~22.8%。

(2)绿地建设要小、多、匀,布局要点线面结合。“点”即直接供居民观赏的小街景、小绿地、小游园、工厂、机关、居住区的工作用地。“线”指待道绿化带。“面”指公园。

(3)注重生态工程效益兼景观效应。城市具有宏观园林的功能,在作绿地建设时要有植物造景,使整块绿地系统按统一和谐、均衡和韵律的原则进布局构思。

(4)进行绿覆盖效率选择时,要阔叶树种优先于针叶树种、乔木树种优先先于灌木树种,注重多层次配置。

4城区绿地系统功能区规划

4.1城区绿地系统现状

兰坪县属高海拔地区,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季风和青藏气团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立体垂直性变化和地域性差异的特点,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县城所在地金顶镇年平均温度112℃,无霜期196d,年日照1994h,年有效时数897h,年平均降雨量为1015.5mm。县城城区面积145km2,人口1.6万人,

街道路网布局呈三横二纵沿坡分布。街道树1128株,尚未成形的占了63%,没有公园,民族文化广场绿化12008m2,是整个城区最大的绿化公共用地。其他绿化用地所占比重仅7%。至2007年12月止,总绿地面积172246m2,城区总绿地率6.29%,人均占有绿地8265m2。

城区主干道分别为沧江路、金江路、人民路、怒江路和比江路。四条主干道和一条环城路中,沘江路、怒江路和人民路东段行道树已经全部成形,民族文化广场和其他三个公共绿化小区。人民路西段没有街道树,如表2。

表2兰坪县城绿化现状

街道名称街道绿化树种数量

/株数量绿化覆盖

面积/m2备注团结路乐昌含笑402390尚未成形人民路棕榈1923254孤植龙柏189孤柏绿篱 灌木密植沧江路女贞240960已经成形怒江路香樟79448已经成形女贞40已经成形沘江路雪松37296已经成形单位绿化48800 公园及公共绿化区各种乔木,灌木及草坪 66460已经投入使用合计 120608

现有绿化规划存在的不足是:街道绿化树冠多未成形。公共绿化小区配置不合理。缺乏可供居民游玩,闲憩的公园。树种规划不合理,造成异地引种过多,病虫害发生频繁,同时由于树种的单调,造成景观上色彩也单调。

4.2城区绿化规划

4.2.1生态绿地圈

县城建设用地在玉屏山和雪邦山间,玉屏山西坡一侧,地势西高东低,属于山地城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城区建设导致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城市生态环境遭到建设性的破坏,导致自然净化程度的降低,城表水土流失,有害气体和浮尘含量增加,这种状况的发展,将会引发山地自然生态进一步恶化。

关于山地城镇的绿化模式,国内大多沿用平原绿化环形十楔形,而山地城镇由于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山峦河岸、沟壑等自然要素的切割使城镇用地呈现出零散分布状,同时形成了许多不规划的块状、带状,楔形地带,达产际建设中很难形成平原城市中常见的环状绿地,针对山地城镇的规划特点,重庆建筑大学建建规学院蔡云楠、郭红雨提出的“绿核+绿廊+绿网”的绿化模式。这种模式以山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为基础,建立以一种适应山地城镇的绿化模式,它在形态上呈现出宽窄变化的廊状绿地(绿廊)连接块状绿地(绿核)而形成不规则的,开放式的网状结构(绿网),兰坪县城可以沿用这一柳暗花明式进行绿化系统规划建设。

4.2.2山地城镇的绿化模式

“绿核”是指工域生态体系之外的块状生态单元,即一般所说的专绿地,具有相对独立的自然生态特点,它们遍布城域,可达性强,近在咫尺,在自然形态上,主要表现在山体和水域山谷陡坡、河岸等随近的自然绿化,在人工形态上主要表现在邻街公园、广场、学校、医院、居住区等专用绿地。“绿廊”指沿天然河道、公路、水渠等建立起来的绿色开放空间、在山地具体形上反映为山脊和山谷绿带滨河绿带等,“绿网”是指通过绿廊将绿核连接而形成的整体网络。

兰坪县城城区生态分布,西部陡坡往山顶方向布满云南松林,东端为沘江河为界,南北与农田坝连接,玉屏河由玉屏山顶上下,从高向东流入沘江河,把城区分割成南北两部分,流经地域为水土冲刷地型,平坝与斜坡交替分布。

在绿地建设规划,剑兰公路靠近兰坪县地段种植行道树绿化带,环城路县城至金顶公路沿线、玉屏河两岸陡坡建设“绿廊”,形成绿化系统的基本骨架,增加邻街公共绿地面积,把兰坪县城的绿地系统建设成一个生态规模景观郊区的绿化网络。

4.2.3公园建设

根据玉屏公园地形地貌在平坝建设樱花园、雪松--草地观赏园、梅园、竹园,沿园区公路观赏带,如表3。

表3玉屏公园绿化树种规划

观赏小区占地面积/m2配置模式建设年限樱花园2640专题园2年雪松草地园1986配置小叶黄杨1年梅园2400黄杨、园头状控枝3年竹园2330马醉木、火棘2年红枫观赏带400火棘、马麻木、迎春花6年合计13356

4.2.4公共绿地小区

在人流、车流频繁的闹市气,空气中CO2、SO2、HF、HS等气体含量偏高,绿地面积需量较多。公共绿地作为城区绿地系统的补充绿地,承担增加空气含氧量,吸附粉尘等生态功能。在保证适度绿量的同时,建设植物艺术小品,能起到美化居住环境的作用。

1999年,绿化站组织建设了3个邻街公共绿地,并加强各城区机关、工厂、商贸、医院等的绿化建设。一环路东段兰坪公路管理段门前的绿地,面积520m2,单位办公区、居住区、商贸区,绿地48800m2,据科学理化数据表明,要使专用绿化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面积必须占城市总面积的11%~24%,建议兰坪城区玉屏河沿岸平地、陡坡建成县城公共绿地,采用三行乔木平行栽植,配置灌木、草坪,建成后能使居民闲暇时间有游憩、赏玩的绿的开放空间。玉屏河从玉屏桥至环城路之间的河谷,占地面积有4000m2,加以石路铺设。

4.2.5街道绿化

以现有的乐昌含笑、女贞、香樟为主,营造街道绿化带,同时注重层次、色彩变化。城区街道绿化树种应安排有序。骨干树种与基调树种相互配合。骨干树种:常绿树种香樟、女贞、落叶树种梧桐、红枫。基调树种:棕榈、火棘、美丽马醉木、紫薇等。

4.2.6锣锅坪铅锌生产工业区、抗污染绿化

县城以铅矿工业区同处雪邦山、玉屏山之间金顶坝区内,地缘相近,生产和生活上两地关系密切,同为一个生态区内。因此,在城区绿化规划时,铅锌矿工业区应考虑在内。

2014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1)铅锌矿生态状况。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和SO2、HF、HS等逐渐增多、汽车尾气、大气尘污染、工厂噪声都很大。

(2)绿地功能抗污染理化分析。利用某些植物的抗污特性,进行自然净化绿化建设。SO2气体进入叶片气孔后,过水变成亚硫酸,进一步形成亚硫酸盐,当SO2浓度高于植物自行解毒能力时(即转成毒性较少的硫酸盐的能力),植物细胞质、细胞壁分离,叶绿素分解,在叶脉与叶缘之间出现点状或块状伤斑,产生失绿漂白和裉色变黄的条斑,受害严重时,叶片萎蔫下垂或卷缩,如表4所示。

表4植物受二氧化硫危害结果

浓度/×10-6受害程度0.2~0.3短时间内一般植物无妨1~2某些树木在32h内出现受害症状3~5许多植物在十几小时内出现急性症状6~7抗污染的植物在24h内出现急性症状10各种植物均现急性症状20树木大量落叶30~50接触15min树木严重受害>100几小时内死亡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越来越多,对植物有影响的不仅是一般的气体,还有氟化氢、氯气、光化学烟雾等。

这些现代工业延生出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专业人员的注意。

HF气体进入叶片后,常在叶片先端和边缘积累,到足够浓度时,使叶肉细胞质、壁产生分离而死亡。故氟化氢所引起的伤斑多半集中在叶片的先端和边缘,成环状带分布,然后逐渐向内发展。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表5)。

表5受氟化氢危害结果

浓度(PPb)接触保持时间受害植物110d唐菖蒲1020h唐菖蒲120-60d葡萄、樱桃、杏、李57-9d葡萄、樱桃、杏、李11年柑桔1100h某些钟叶树种1015h某些钟叶树种503h桃

(3)因地制宜先择污染树种。树种选择的标准,以抗污染特性为主,兼备生态功能,造景功能。

抗SO2为主的复合气体的树种:皂角、山桃、刺槐、自椿、槭、忍冬、构杞、柿、君迁子、核桃、山桃、小叶女贞、女贞、紫薇、银杏、悬铃木、卫矛、胡颓子、蔷薇、山楂、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地锦、玉簪、金鱼草、木香、金银花、荚迷、菖蒲、鸢尾、蜀葵、晚香玉、鸡冠、酢浆草等。

抗氟化氢(HF)强的植物。桧柏、侧柏、银柏、梅树、胡颓子、悬铃、木槐、臭椿、龙爪柳、垂柳、泡桐、紫薇、紫穗槐、连翘忍冬、金银花、小檗、丁香、大叶黄杨、欧洲乡球、小叶女贞、菖蒲、鸢尾、金鱼草、万寿菊、野生草、半支连、蜀葵等。抗以硫化氢为主的复合有毒气体的植物:臭椿、栾树、银白杨、刺槐、泡桐、新疆核桃、桧柏、皂荚、五角枫、梨、苹果、悬铃木等。

(4)工业厂群区域绿化规划。建议采用经地建设方案:工业区占地33000m2,建议采用绿地建设用地19800m2,其中职工生活区绿地覆盖率60%,生产区绿地覆盖率40%。

以铅锌矿职工生活区为核心,种樾植环绕厂群区域环状绿化带,由核心向四周辐射楔形绿化带,表6。

表6绿化带用地规划

绿化区域面积/m2该项目达到绿化覆盖率/%生活区(绿地系统核心)990060楔形辐射1260040环状绿化带30000100总用地3250041

(5)绿化树种的选择。生活区绿化应起生态造氧、吸附尘粒和净化空气为主,采用数行乔木密植、配置木和草坪,可供选择的树种,乔木侧柏、桧柏、女贞。灌木有:小叶黄杨、大叶黄杨、小叶女贞、小叶荀子等。

生产区选择抗二氧化硫、硫化氢气体的树种。如侧柏、刺柏、皂角、臭椿、夹竹桃、蔷薇、金银花等。

环状绿化带,是工业区与周围农田分界线,应多栽植大气污染状况指示植物,如松科植物、蔷薇等。

5结语

兰坪县城是一个山地城镇,绿地系统规划要结合城区建设规利,协调处理好城镇布局,街道空间格局,交通、建筑等各方面的问题,减少行政令代替专业规划,使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成为一个绿化景观为核心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参考文献:

[1] 蔡云楠,郭红雨.山地城镇绿化模式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0(2).

[2] 兰坪县林业局.兰坪县林业志[R].

猜你喜欢
绿地树种城区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走进绿地
开启尊贵旅程,乐享卓越人生绿地酒店嘉年华和2016绿地酒店品牌发布会
聚焦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我心中的那片绿地
谈许鸿飞的东莞市附城区虎英雕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