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分析

2014-08-08 03:23:52袁娜娜王志东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水源地饮用水水源

袁娜娜 王志东

(黄河水利委员会府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陕西 榆林 719499)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形成的集群式的生活方式就形成了城市,而城市作为人类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科研的发展中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支撑作用。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城市的建设规模以及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不得不让人们开始注意的是,城市饮用水问题。水是生命的基础源泉,是人们生存的命脉,而新世纪人们所面对的最突出的问题便是饮用水问题。从战略角度对此进行研究,可以看出想要真正解决城市饮用水问题必须立足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从而可持续的利用水资源。

一、城市饮用水使用现状分析

(一)水资源短缺日渐严重。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很多资源也都极为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同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比,我国的人均占有量仅为1/4.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刺激以及促进,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较快,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速度也同样逐年上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城市用水量也不断加大,城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水资源的短缺不仅仅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产生影响。

(二)地下水出现严重的超采现象,地表水的污染使得人们已经无法直接使用地表水,但是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又必须用到水,且需水量不断的增加,因而人们就想水资源你的利用转向了对地下水的应用。由于对地下水的开采量过大,因而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地表的开裂以及沉降,很多地区的地面出现塌陷,路基和房屋出现损毁。并且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导致了地表水的入渗性加强,地下水由此受到了地表水的污染。

(三)自来水浪费严重。我国北方气候变化较大,而且城市供水的设施性对陈旧,因而很多管道的渗水漏水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造成了水资源你的浪费。为了有效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必须对基础设施予以改造。

二、污染来源分析

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点源污染,另一种则是非点源污染,而水源地的污染大多都是非点源污染。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对于水环境污染的防治都较为重视,但是其治理重点主要在末端治理,即污染物的排放治理上,而没有予以非点源污染以足够重视。

(一)暴雨等自然天气的影响。暴雨的侵蚀现象会对地表造成破坏,暴雨径流是坡面地表受到暴雨的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受到暴雨的冲刷,土壤颗粒以及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会随之迁移。若是暴雨的强度超出土壤能够承受范围,即超出土壤入渗能力,那么坡面径流就会由此产生。

(二)农用化学物质的影响。由于人类的繁衍,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在土地产品的要求上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土地资源已经开始超强度开发,而为了保证土地生产水平能够满足更高的要求,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就成为了必要的途径。而农业生产必然离不开谁,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城市饮用水所使用的水源上游往往都是农业耕作区。而农业耕作区所使用的农药以及化肥,必然会影响土地中的化学物质含量,继而影响城市用水质量。

(三)生产企业的超标污物排放。从我国开始着力发展工业生产后,工业产值的比重卡是增加,但是这种发展是建立在高污染高浪费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很多企业的河北简陋,无法有效利用资源,并且对于生产中的污物排放处理不达标,因而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这种污染不但会加大治理工作的难度,同事也会造成污染符合的加大。

此外人类化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的迁移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所排放的污水也是造成饮用水水源质量变差的影响因素。

三、保护对策

(一)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防在点源的治理上,对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当前必须转变观念,加强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研究,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适应性强、精度高、理论性好的非点源污染符合定量计算模型,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水源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方法。要坚持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原则,加强节水和水污染防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健全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法规系统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要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的各项法规、条例的建设,使水源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管理体系上,处理好统一监督管理与协同监督管理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实力还难以全面控制水污染的情况下,更有必要对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生活饮用水源采取严格措施加强管理。

(三)充分发挥高科技作用。要利用知识创新工程改革旧的农业耕作方式,建立生态农林体系。利用遥感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为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水源保护的适时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应用先进的生物遗传技术,构建具有特殊降解基因的菌株,去除水中有毒、有害有机物。

(四)加大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我们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强化公众的资源、环境、生态意识,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让人民群众懂得保护水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五)基础建设的加强。水源工程是保证城市饮用水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对于骨干性的工程必须予以严格控制,提高其调蓄能力。从而加强居民引用水的安全性,提高可靠性,通过对非饮用水水质的标准放宽政策,降低城市非饮用水使用成本,实现城市用水的分质供水。对于城市自来水浪费现象,必须从供水设施开始抓起,由于老旧的供水设施往往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并且城市污水的排放也没有经过相关的处理,直接排放的污水必然会对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造成不利影响,所以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必须予以加强。

[1]张晓光,王强,刘慧,李慧.大连市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模型[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

[2]陈圣浩.中国“水域型”小城镇环境特色营造——湖北省黄石市还地桥镇鱼水旅游开发环境艺求初步规划[J].小城镇建设,2003(02).

[3]尤珍.完善水源地布局 保障饮用水安全[N].中国水利报,2008.

猜你喜欢
水源地饮用水水源
保护水源
品牌研究(2022年18期)2022-06-29 05:33:24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供水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4:11:42
南水源头清如许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18
寻找水源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1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
吉林省供水水源地问题探讨
吉林地质(2014年4期)2014-03-11 16:47:59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