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小英
摘要: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指导体育工作实践,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体育课;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46-01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体育教育这个职业,对体育教师的特殊道德要求。它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育这个职业的行为规范。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要求爱体育这个职业,对体育专业精益求精,增强青少年的体质。从事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和维护体育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指导体育工作实践,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1.认真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1要上好体育课,首先体育教师要有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热情,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制定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模块,课时计划,认真备课,写出教案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2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经常组织听课,评课。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体育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内容的技术动作,技术要领、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保护与帮助。
1.3体育教师在安排本堂课的教学任务、重点、难点时要结合教材,学生特点设计辅助性练习内容,促进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结合本校场地器材确定较好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
1.4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校体育工作以体育教学为主,明确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摆正体育课与"达标"之间的关系。
1.5体育教师定期组织体育竞赛,一年组织一次校体育运动会。认真做好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考核工作,填写好学生体育考核成绩。
2.进行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1体育教师要有积极的态度去预见和预防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减少事故。在课中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责任和义务意识。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时时提醒,随时教育。
2.2体育教师在每节课上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提早预见性并加以针对性的防范。做好准备活动及专门性练习,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在教案中要体现安全教育的环节,要保证场地器械的安全性,场地器材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在上课前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学生、教师都要着便于运动的服装进行体育运动。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2.3体育教师要掌握常见的损伤急救和处理方法。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拉伤、脱臼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可以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2.4在体育教学中,配合医务室老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卫生常识教育,并在学校组织下建立、健全体检手册。
3.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要搞好搞活课外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达到锻炼一小时活动时间,体育教师就要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3.1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自觉、积极、努力专研,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加强自身修养。
3.2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自觉参与和终身体育意识。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技术和技能得到锻炼、掌握、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才会培养起来。
3.3体育教师积极组织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体育活动中加强体育骨干的培养。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得力助手,也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助手,他们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为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锻炼的习惯,自我锻炼的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吸引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终身受益。
4.全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全面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1体育教师通过上课讲解、图片展示等广泛宣传实施《标准》的重要认识和意义,使广大师生明确具体要求和规定。
4.2体育教师在测试过程中配合学校组织具体实施工作,负责指导学生锻炼和《标准》测试、统计测试数据、分析研究和上报工作。
4.3体育教师在测试前要检查和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病或身体状况不好的学生,要暂缓参加测试,符合规定的可以不参加测试,测试前要检查场地器材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同时要给学生讲清测试细则和安全事项,引起学生重视。
4.4体育教师在测试过程中认真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确保数据真实有效,不弄虚作假。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金钦昌1996
[2]体育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朱光宇
[3]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赵宏义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