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队的“自给自足”梦

2014-08-07 00:38施洋
看世界 2014年15期
关键词:印度政府驱逐舰莫迪

施洋

7月10日,印度政府公布下一年度的国防预算,将军费增加12%,同时,印度政府宣布,将国防领域外国直接投资的上限提高至49%,从而在保证印度公司对合资公司的控制下,充分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实现武装部队现代化。

这是印度新总理莫迪上任以来,首次对军队发展提出的具体改革意见和直接支持。由于政党轮替和下台前国大党的消极作为,印度军队“青黄不接”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不仅重点工程的国产航母建造因为款项不到位实质停工数月,包括采购法国“阵风”战机在内的多项重大军购案也因为预算问题陷入僵局。如今,2.29万亿卢比(约合383亿美元)预算案的通过,无疑解了印度军队的燃眉之急。

自1962年以来,历届印度政府都极力加强国防建设。不过,虽然印度在国际上一直左右逢源,得以自由地从东西方进口各种武器和军事技术。然而受限于印度薄弱的技术基础和不断调整的政策,印度虽然号称建起了从生产子弹到建造航空母舰的全面军工体系,但几十年来,这个国家的兵工厂开发出来的新装备依然屈指可数。正如莫迪在引进的俄罗斯航母上所疾呼的那样:“我们为何要进口国防装备?我们必须自给自足。”

同样,“自给自足”对于印度国防工业而言也是个不易实现的目标。在国防预算案通过的当天,印度海军最新型的P-15A型驱逐舰“加尔各答”号开始交付海军试航。这艘战舰可以视作印度国防工业成立至今成就与问题集中展示的一个缩影:该舰由印度海军“自行研制”,基本方案则来自俄罗斯提供的一种下马的前苏联驱逐舰;2003年开工,时隔11年、超期6年后仍未完成全部设备的安装;舰体结构为印度建造,舰上几乎所有武器和动力系统则全部从俄罗斯、以色列和美国进口;舰上装备了以色列产EL/M2248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250公里,但配套的防空导弹至今没有正式定型服役;虽然首制舰尚未经历实践考验,但下一批“更高性能”的该型P-15B型驱逐舰的建造订单已然下达……

在这艘舰建造至今的11年里,印度心目中的对手——中国已经先后服役了4型10艘同等级的导弹驱逐舰,其中至少一半的性能还优于该舰。尽管一些中国媒体多年来一直在热炒所谓“印度积极发展军事力量”,但中国军队对印度的领先幅度,不是缩小反而是拉大了。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海上。从研制30年后仍未装备部队的LCA战机再到开发41年的“阿琼”坦克,印度几乎每一个军事工业领域的表现都在重演“加尔各答”号上的悲剧。

不过印度新政府似乎并不认为自己的国防工业发展失败,6月24日,在谈及本国武器出口时,莫迪指出“中国曾向沙特阿拉伯出口过远程弹道导弹,我国产的导弹价格只有中方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他还表示,即将于年底开始批量装备印度空军的LCA轻型战机的出口量有望达到500—1000架。虽然拿27年前的中国导弹和现在的印度导弹比颇有关公战秦琼的荒谬感,但从莫迪的表态中,不难看出他对印度军事工业认识的偏颇。

莫迪此次改革进一步开放了印度国防领域外国直接投资的上限,很明显他深知更多资本投入对印度军事工业的拉动作用。然而与美、中这样拥有巨额资本,大力投资支持军工企业发展的方式不同,处处用钱处处紧张的印度财政缺乏让政府大刀阔斧增加支出的空间。同时,印度卢比在外汇市场的不稳定表现也使得印度的大笔军费在对外采购装备时屡屡缩水。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大量装备依赖外购的国家而言,不利的汇率变化严重影响了采购装备的进度。不得已,印度政府只有寄希望于外国资本的流入为印度军工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甚至技术。

不过印度政府同时又为外资设定了49%的天花板,意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保持国有资本的控制权。这种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混合的政策在印度并不罕见。但相较于其他产业,成本高昂而利润有限的军事工业并不像直接出口军火那样赚钱,外国资本反而要受到印度严格的法律和低效的官僚体系的拖累。就像印度早已开放的零售业一样,虽然看起来条件丰厚,但印度政府将好处占尽,以至于外资对这种苛刻且变化无常的所谓利好根本没有兴趣。

印度军工想要依靠这样的一招半式取得根本性发展,莫迪的如意算盘算是打错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印度政府驱逐舰莫迪
印度宣布禁止小麦出口
101舰之雷霆万钧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达对总理的热爱
印度人拿莫迪做了上百个App
图解军舰 英国45型驱逐舰
中国“最强驱逐舰”下水引热议
印度借15亿美元修建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