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艺术家与苏绣艺术

2014-08-07 05:59沈钢
民主 2014年6期
关键词:苏绣刺绣苏州

沈钢

多年以后,当走进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观赏那些精美绝伦的绣品时,我不由地想到第一次近距离欣赏苏绣作品的那个下午。

那是我刚刚调进民进机关不久,时任民进江苏省委会主委的章臣桓叫我去他办公室,让我把一份文件送到省统战部。难得进主委办公室,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上一幅“油画”——这是知名教育家、江苏民进创始人吴贻芳先生的一幅侧身肖像。

画面中吴贻芳先生身着灰蓝色的列宁装,一缕春日下午温暖柔和的阳光照在吴贻芳先生红润的脸上,神情显得那样的安详,特别是一双眼睛透过眼镜片,让人觉得吴老的目光如祖母般端详着你,和蔼又亲切。

“喜欢吗?”章主委问。我说:“喜欢!画得真好。”“画的?”章主委听了我的回答笑了,“这是苏绣,用针绣出来的”。我赶忙上前定睛细瞅,果然是一幅刺绣作品。章主委说:“这是吴老90岁寿辰,苏州民进的任彗娴先生送给吴老的礼物。”

苏绣和民进的不解之缘

20多年过去了,吴老、章老,还有任彗娴先生都已经驾鹤西去,可这幅陈列在机关的苏绣作品依然风采依旧,绣像中吴老慈祥的容颜还是那样栩栩如生,引发后来者对先辈的无限缅怀。

苏绣是苏州刺绣的简称,是江苏颇具特色的一门民间手工工艺,以表现手法细腻、逼真而闻名,成为江苏的符号,和蜀绣、粤绣和湘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2006年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小桥、流水、古镇、园林、昆曲、美食,一切都充满了灵气。“烟柳画桥水巷,粉墙黛瓦人家,一架绣绷,十指春风”,在这优美的环境里,产生出的苏绣艺术,至今已走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

苏绣是功夫活儿、耐心活儿。一幅绣品的绣制,小幅的一般要绣3至5个月,中等的要绣一年,大幅的要绣两三年,有时还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在绣制过程中,常用的针法就有四五十种,一根丝线往往要劈成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真正称得上是千针万线。

绵延2000多年,江南水乡,一个女子、一架绷、一枚针、一丝线,针做笔、线为墨,指尖银针翻飞起落,画图徐徐展现;就这在针针线线的流淌中,细腻清雅的江南文化也悄悄地孕育浸入。尤其是受到吴门文人画和上海顾绣的影响,苏绣逐渐形成了图案秀丽、绣工细致、针法活泼的艺术风格。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造型生动、色彩清雅,让人回味无穷;到了近代,西风东渐,苏绣进一步融入西洋美术明暗透视的原理,使技艺风格更加完善,作品更加逼真生动。

杰出的苏绣老前辈

正因为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也使得苏绣艺术与我们民进结下了不解之缘,为苏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其中,当推苏州民进的创始人、著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这位国画大师、著名艺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的高足,对刺绣艺术青睐已久。早在1936年在贵阳达德中学任校长时,就在学校开设了刺绣班,聘请刺绣名家任教,又派人专门赴江苏丹阳吕凤子先生所办的正则女校,向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学习刺绣技艺;1952年秋,新中国成立初,时任苏州市文教局局长的谢孝思先生就向苏州市政府领导建议创办一所传授苏绣技艺的正规学校。在他的倡导下,苏州市刺绣技术学校正式成立,并聘请了杨守玉等刺绣大师任教,培养了一大批刺绣人才。改革开放后,谢孝思先生又积极支持、参与了苏绣艺术博物馆的筹建,以传承和发展苏绣这门传统工艺为己任。在晚年的自述中评价自己时,他把自己为苏绣技艺的继承推广所做的工作,称为一生所做的很有意义之事。

工艺美术大师任彗娴更是享誉海内外的苏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1916年,出生在丹阳一个望族大家庭的任彗娴,在其开明的祖父支持下,9岁就读于丹阳正则女校附属小学,15岁师从吕凤子、杨守玉学习绘画和刺绣。在之后近70多年中,她始终坚守刺绣艺坛,并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凭着扎实的素描功底和熟练的刺绣技巧,创造出了自己全新的苏绣绣法——虚实乱针绣和异样双面绣。

她的作品,不论是人物还是风景,虚实相生,画面透畅、造型逼真、色调淡雅,针法实中见虚、虚中见实,形成了一种典雅、宁静、清新的风格,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任彗娴先后创作了《列宁像》、《列宁在拉兹里夫河畔》、《齐白石像》、《大红花》、《大黄花》等苏绣作品,其中许多作品赠予外国领袖和政府,有的为中外博物院所珍藏。

1956年,民进在苏州成立地方组织,任彗娴经谢孝思先生介绍加入民进,成为苏州民进的第一批会员。1981年,任彗娴开始创作民进领导人的绣像,历时5年,创作了《周建人像》、《叶圣陶像》和《吴贻芳像》。

叶圣陶先生对故乡的苏绣艺术也是情有独钟、关怀备至。早在上世纪50年代,苏州刺绣研究所刚建立的时候,他就在《人民文学》杂志上撰文,介绍这座初创中的东方艺术之宫。叶老曾说:“每次回苏州,我总是要到刺绣研究所看看,好像探望老朋友一样,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的进展、新的作品,分享他们创造的乐趣。”

1986年,当叶老在病榻上看到任彗娴所绣的《叶圣陶像》时欣喜异常,专门撰文《来自故乡的赠品》,称赞这幅作品“不但形似而且传神……称得上曲园先生赞美沈寿之作的所谓神品了。” 叶老还在与冰心的一次相聚中,向冰心先生展示了这幅绣品,可见他对苏州刺绣的挚爱之深。

新生代苏绣俊杰脱颖而出

进入新时期,民进会员中,新生代苏绣俊杰源源不断地脱颖而出,并带动苏绣走出传统的小作坊,迈向大市场。姚建萍就是她们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出生在吴中镇湖一个农家的姚建萍,和吴地的姑娘一样心灵手巧,8岁就从母亲手里接过了那根细小得几乎看不见的绣针,开始了她的苏绣人生,到了十几岁上就成了刺绣的行家里手。

从开始学刺绣的那一刻,这位聪颖灵秀的姑苏女子便与苏绣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开始,只是本能地感知,为了生存,自己应该做一个和母亲一样的绣娘,无论愿意与否,这是人生必须走的一条路,甚至是唯一的一条路。但在之后的数十年里,日复一日的刺绣经历,不仅没有使她感到厌倦,这门极具魅力的民间艺术反而却抓住了她的心,而且是那样的强烈,让她再也无法摆脱,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渐渐的,家庭的传授已不能满足姚建萍对刺绣技艺求知的欲望,于是她踏进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的大门,进入刺绣班系统学习各种针法;她拜苏绣名家徐志慧、顾文霞为师,学习苏绣名家的独门绝活;她走进北京大学,在这所第一流的高等学府中进修、学习绘画、摄影等艺术知识。

十年磨一剑,经过漫长的学习、历练,姚建萍的刺绣技艺突飞猛进,功到自然成,一幅《沉思》的作品,让她声名鹊起。这是一幅取材于《时代》周刊摄影记者洛蒂于1973年拍摄的周恩来总理的半身像,照片中的周总理微侧的身躯、刚毅的面容、微蹙的双眉,以及眉峰之间凝聚的魄力、意志和信心,在那个峥嵘岁月,把一位伟人崇高的品质和情操形象地定格在时代的巨幅画卷里,深深地震撼着无数中国人的心灵。将这样一幅举世闻名的伟人照片用一根细细的绣花针一针一线地表现出来,其难度对她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据姚建萍回忆,为了这幅乱针绣作品,她耗时8个月,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所有心思全都凝结在这幅作品上。封针之时,她整整瘦了15斤。

细细观赏这幅作品,确有一种源于摄影胜于摄影的艺术魅力,微微侧坐于紫红色沙发里的周恩来总理,神态平静地凝视着前方,这一瞬间的“沉思”神态在姚建萍灵活多变的针法下丝毫不差地映入观众的眼帘。接着,她完成了《伟人的风采》之邓小平肖像和精微绣《吹箫引凤》。在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她凭借这3幅作品,一人获得3项金奖。

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光的姚建萍,在苏绣的创作和传承中也有了自己新的理想和事业。她走出作坊,开辟出自己刺绣事业的新路子。她先后创建了苏州镇湖刺绣研究所、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定期开办培训班,培养刺绣人才,形成自己的苏绣创作团队,从事集体规模创作。

2009年,由她主创的巨幅苏州刺绣《江山如此多娇》在南京博物院亮相,这幅作品长12米、高1.6米,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展位,气势恢宏。姚建萍动情地介绍说,这是她带领38名学生共同完成的,从构思、设计到后期刺绣再创作,耗时3年。这幅作品突破了以往以画稿为绣的传统习惯,是专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而创作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原作。在这前后,巨幅苏绣《奥运中华圆梦》、《富春山居图》等作品都是她带领的团队集体创作的结晶。

姚建萍说,团队集体创作其难度比个人独立创作更大,除了每个成员都要有过硬的技术,协同配合、步调一致,哪个环节都不能有半点差池。作为主创,她自己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的指挥,肩头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让苏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姚建萍还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2011年,她的《富春山居图》和《百鸽图》两幅作品,在天津文交所正式上市,以股份制的方式,每股1.15元的价格进行拍卖,成功发售3300万份和2600万份。让苏绣的价值在市场中得到体现。

在这些年里,姚建萍先后荣膺诸多的殊荣,成为中国刺绣艺术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级艺术殿堂——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艺术展的刺绣艺术家;并受到胡锦涛、温家宝、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自己也没有想到,一个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普通绣娘,凭着一根小针、几缕细线,竟然能开辟出如今这么一个大世界和高境界。

在苏州民进中,像任彗娴、姚建萍这样有着传奇经历的会员,还有许许多多。比如,八十高龄依然活跃在绣坛的王祖识,潜心专研、独树一帜的姚惠芬,传承名师真谛、技艺超群的牟志红……正是她们用自己的青春才华、用自己的勤奋、用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在苏绣这门古老的中华传统艺术绣出了一片新天地。

猜你喜欢
苏绣刺绣苏州
苏绣咖啡:可以“喝”的苏绣,可以“赏”的咖啡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苏绣,“秀”出奇迹
清新唯美的刺绣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