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萍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是丰富学生知识积累,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品味古诗词的魅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导入古诗词
有的同学认为几十个字的诗词一下子就能背出来,也就等同于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对古诗词不感兴趣。这时,作为教师,就得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意境。
1.教师范读法。
古诗的朗读,由不同的人来朗读,完全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意境。作为课堂教学的调控者,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深情并茂的朗读,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古诗词的意境,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故事讲解法
在教学《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前,我设置了这样一个小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推敲这个词的来历吗?这个词就来自于《题李凝幽居》中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贾岛正琢磨着一句诗,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诗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这个字的运用,是不是可以换成是‘敲。于是他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发愁之处说了出来,韩愈听了,对贾岛说用‘敲好。贾岛听了韩愈的解释后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那到底韩愈说了什么?‘敲又比‘推好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学了古诗就知道了。”
通过这一故事的引入讲述,学生对本首诗的学习兴趣就更浓厚了,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追求情趣中组织教学,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3.插图悬疑法
文本中的插图很好地描绘了古诗词的意境,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悯农(二)》的课文插图,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的场景。学生汇报后,我说:图上的农民们挥汗如雨辛苦地在地里劳作着,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很多的粮食,但是这农民一家人个个骨瘦如柴,穿着破旧的衣服,那位妇人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子,农夫站在一边面露难色,无可奈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说出了大多数孩子心中的疑问,接下来的古诗学习,学生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多种方式,学习古诗词
1.借助“魔棒”,分清节奏感。
诗词是一种具有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的文学样式,特别适合朗读教学。
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指导学生读准确每个字的字音,接着应指导学生把握好诗词的正确节奏,把诗词的节奏感读出来。教师可以使用节奏线这一小“魔棒”来划分诗歌节奏,从而达到琅琅上口的效果。《春雨》这首诗,很多同学会读错第3句的节奏,教师只要在古诗中间加上节奏线就行了,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又如汉乐府民歌《江南》的正确节奏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节奏线的使用,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只要读准了诗词的节奏,那么再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就显得事半功倍了。
2.媒体参与,理解诗词意。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理解古诗词中的一些不常见的事物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化抽象为具象。如:“茱萸” 这一事物,通过图片和补充资料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中国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会佩带插着的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从而更深地体会诗中作者所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内心的惆怅。
把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引入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使得古诗词教学的很多难点都能迎刃而解,化解了古诗词与学生之间的沟壑,学生也能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诗词意。
3.发挥想象,提高审美感。
诗词往往语句精湛,不可能长篇大论,而这也是诗词的魅力所在——用简短的语句营造出丰富的意境和画面。教师可以在诗词的一些留白处做文章,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诗中意境,依靠想象力去联想、补充构想诗词中的画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外实践,积累古诗词
古诗词课堂教学完成后,开展形式多样和生动活泼的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外延伸拓展,提高古诗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我们可以利用赛诗会、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游戏激发学生的诵读古诗词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把古诗词所描摹的美丽画面通过画笔展现出来。对具有较强叙事性和故事性的古诗,如《游子吟》、《寻隐者不遇》等诗,可举行情景剧表演活动,再现古诗情境,加深理解,丰富感受。如让学生扮演孟郊,在与母亲的话别中,体会母恩的伟大。还可以利用学习园地,黑报报等阵地,开展专题知识集锦,如“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等,积累古诗词知识。
古诗词犹如一条浩瀚的大海,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去发掘。我们只有运用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让古诗贴近学生,走进心灵,才能让古诗词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江苏】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