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2014-08-07 12:15朱正威胡寿平
关键词:协同大学价值

梅 红,朱正威,胡寿平

(1.西安交通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中心,佛罗里达州 32306)

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梅 红1,朱正威1,胡寿平2

(1.西安交通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中心,佛罗里达州 32306)

促进大学与产业界联系与合作,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正在实施的“2011计划”,指出高校通过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将促进高校科学价值、信息价值、人才价值、经济价值的实现,引领突破传统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剖析了四类价值的实现路径,并指出高校应通过明确知识产权管理、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增设相关服务机构、营建创新创业文化等途径为实现四类价值扫清障碍。

协同创新;2011计划;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业型大学

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推动创新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问题。针对我国创新主体多各自探索、创新合力不足的现状,2012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下发了系列通知,包括《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2]7号)》等,旨在积极推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地区间的协同创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有机融合的重大意义。借助“2011计划”这一重要抓手,国内一批大学纷纷开始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筹划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建设等问题,其中“大学如何更有效的发挥作用推动产业创新?”也成为大学发展必须面临和思考的关键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在1912年时,第一次从经济学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使用不同的方法”实现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间从未有过的新结合,就是创新。之后管理学家德鲁克(P.F.Drucker)等学者都对创新理论进行了发展,2007年,英国的经济学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指出:创新就是以新颖方式对知识加以运用、并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虽然对创新的界定林林总总、各不相同,但无人否认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的核心要素,成为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方面。

针对创新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约翰森(Johansson)认为在沟通交流、信息科技和跨领域整合三个驱动力的作用下,当我们跨入新的领域、学科、文化的交汇点时,会因结合了现有的观念而创造出大量的、突破性的新想法,因而产生“交汇点创新”(Intersectional innovation)[1]。世界经合组织(OECD)则在2004年的报告“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中提出“四轮创新驱动”(the Innovation Tank and Four Pumps)的观念,他们将创新比为一辆汽车,驱动汽车的四个要素分别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使用者与执行者间的协同合作;模块化的架构(过程自由但结果统合);运用信息与沟通科技[2]。德鲁克(P.F.Drucker)在《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下一个社会》)一书中也指出:“在知识型的社会,独门科技已经少之又少,一种产业需要的知识逐渐来自其他完全不同的科技,而这个产业的人对这种科技经常完全不了解”[3]。以上论述都说明,新的时代条件下,跨出本领域进行合作是实现创新必不可少的一步。

针对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联结,近一二十年来也相继出现众多理论流派的观点,如创新网络理论、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创新理论、创新集群及创新环境理论等,均试图阐述各类不同主体的互动关系[4]。以教育管理研究中影响力较大的三重螺旋理论为例,研究者认为政府、产业、大学的关系恰如三重螺旋相互交迭、互相依赖并彼此推动,大学需要通过自身的变革实现在三重螺旋中的引领作用(Etzkowitz & Leydesdorf,1995;Kirby & Urbano,2011;Etzkowitz & Webster,2000),通过跨学科的网络合作(Ruiz,Parellada,Veciana,2004)、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Middlehurst,2004)等路径是促进大学与产业界联系,实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5-7]。此外,还有研究者通过收集地区的R&D投入与企业、经济发展数据来实证大学与产业创新中的正向关联关系(Kim & Yang,2012)[8]。以上国外研究均说明不同主体、不同要素的有效聚合是产生创新的重要基础。

二、高校协同创新的价值诉求

早期的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常由那些讲究实际的能工巧匠完成,大学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几乎没有发挥作用[9]。

随着产业发展阶段和特点的变化,大学所能承担的职能也在发生变化,它已经不再是农业时代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MIT研究者索罗因为提出“科技进步对人均国民生产总总值的贡献”并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政府、产业界、大学的共同努力,成为过去半个多世纪为美国带来福音的‘创新引擎’”,政府的R&D投入占GDP的比例持续超过2%,且在1953至2001年间,GDP增长27.4倍的情况下,R&D投入增长高达55.7倍[10-11],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后,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获取全球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问题。虽然创新活动早已有之,但在以往的实践中,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界却常常是各自探索,各行其是,无法形成创新的合力。提升大学创新力成为新时代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成为当前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了两项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即“211”工程和“985”工程。总体来看,两项工程培养了一批高质量人才,汇聚了一批国际水准的大师和学者,促进了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生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提高了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12]。但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往按照学科、系所建立的传统的学术组织,已经难以完全解决社会发展中日益综合化、复杂化的现实难题。大学存在的开放程度不高、科教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转换不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大学仅仅局限于原有的、单一学科的、小规模的创新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广泛吸纳各方力量,进行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推动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通过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高校将在发挥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的基础上,实现四项基本价值。其一是科学价值,即更有效的利用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的能力服务社会企业;其二是信息价值,即利用高校更好的掌握各领域前沿领域的信息服务企业、拓宽企业信息渠道和来源;其三是人才价值,即通过协同项目的开展,为企业提供更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反之也为高校锻炼更多的了解产业实际的研究人才;其四是经济价值,通过协同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产业化,实现其经济价值,通过上述四个方面价值的实现,引领突破传统产业发展道路,实现发展与共赢。

在上述四方面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大学、产业、政府之间一方面各有所长。具体来说就是政府主导并做好政策、信息平台的建设,企业发挥其产品、税收、风险资本管理的特长,高校发挥其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的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人才流动、信息流动、产品流动,最终形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上述关系可用图1的关系展示。

图1 大学协同创新的价值模型

三、高校协同创新的价值实现路径

20世纪80年代前后,美国大学也曾面临维持原状或增加与政府、产业合作的问题,1980-1982年间美国各界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包括: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NSF)主办的美国研究院协会第20届年会;斯坦福大学(Stanford)、哈佛大学(Harvard)、麻省理工(MIT)等五校校长参加的特别会议;宾夕法尼亚州召开的企业主管及大学校长会议;美国250个著名公司创办人和知名大学校长参加的“128号公路旅馆特别会议”,通过会议,大学、产业、政府对合作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对于大学而言,合作的益处在于增加科研资助的可能性;让大学有机会使用工业界的仪器与设备;可更好解释工程方法与思想;可增强对工业界技术需求的敏感性;可以拓宽学生工程教育训练和实践范围等。对于企业而言,合作也可以帮助他们雇到更优秀的教授;可以开展交叉研究;革新产品生产流程;发掘产业潜力;增强产业竞争力;训练技术更精良、更具科学素养的员工等,在彼此都可获得多重价值的共识下,大学开始开展更紧密结合产业需求的研究,产业也为大学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大学、产业、政府的合作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我国协同创新工作的推进,不仅仅是国家的工作部署,更应通过让协同体认识到协同创新的价值以及实现路径,主动、积极的参与协同创新。

(一)科学价值的实现路径

以往高等院校和所承担的科研活动多以国家指令性研究规划为主线,科研活动相对远离市场,众多成果无法迅速、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而企业方面又面临着巨大的创新压力,迫切需要通过创新产品赢得市场。协同创新即是将政府、大学、企业有效联结,通过突破原有大学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管理方式、沟通合作框架,建立任务矩阵式的合作模式实现更紧密的协同合作。通过成立新的法人实体、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创办大学或企业的衍生企业、建立其他各种项目合作形式(跨学科合作研究组、科技园区)等争取国家、地方的R&D投入支持,进行产品研发攻关与产品和发明创造,开发企业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潜力,以专利许可或技术转让的形式,服务经济发展,创造科学价值(如图2)。

图2 协同创新科学价值的实现路径

(二)信息价值的实现路径

图3 协同创新信息价值的实现路径

美国学者斯劳特曾经指出,20世纪末的政治经济全球化已经完全打破了过去100多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专业化工作模式。全球既抑制了原有学术职业的发展道路,也为学术职业提供了新的出路和激励。MIT认为这个出路就是大学教师走出校园,参与企业咨询和企业经营活动,实现新的价值,这一思想即著名的“五分之一原则”。早在20世纪30年代,MIT学术委员会就提出教授一周内有一天时间可以走入、参与企业活动,使教授参与企业经营合法化。在传统研究者才试图了解企业与市场的时候,他们已经有效地促进了知识与信息的流动,实现了信息的商业化,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并促进了大学的发展。此外,更宏观的知识与信息的流动也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大学和产业共同搭建国家级、区域级的信息资源中心、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美国政府于1974年组建 的“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联合中心”,于1992年组建的国家技术转让中心(NTTC)即是促进信息流动、实现信息价值的重要举措。图3即反映了大学、产业、政府之间通过知识与信息流动构建微观与宏观的信息服务体系,改变参与者的工作时间、内容、平台并实现信息价值的过程(如图3)。

(三)人才价值的实现路径

大学参与协同创新,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核心工作就是进行科研人才聘任管理的改革,通过完善和改革现有的人才聘任和管理方式,更好的激发科研人才参与协同创新、实现人才价值。大学、产业、政府的协同主要通过协同创新科技攻关、科研项目人员互相兼职、开展项目咨询、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训练、企业员工到大学进行培训和深造等人员交流形式实现,包含了人才聘任管理和创新人才培养两类活动,涉及到从创新人才聘任到考评,从学生、员工选拔到培养等诸多环节,虽然以往的大学科研项目中、企业生产实践中也都分别有各自的人才管理方案。随着协同创新的深入,大学-产业关系日益密切,以往教师、学生、企业研发人员多在各自领域、固定场所工作,而在国家协同创新的政策背景下,各领域人员流动将更加频繁,学生联合培养和交流机会更多,创新质量和创新贡献更受关注,因此新的变革将成为体现人才价值实现的核心,它将通过学术和商业的双重激励实现。上述论述可以用图4表示。

图4 协同创新人才价值的实现路径

(四)经济价值的实现路径

在以“创新”为主旨的科技活动中,不同主体通过协同,一方面会促进组织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会使各协同创新体的软环境与其人力资本的匹配性更好。这是因为大学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所处的领域、行业不同,其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制度安排、发展战略、行为规范、信念价值、文化环境等也都不相同,会影响到不同组织内部人与物的匹配,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使命感等。此外,大学与企业之间长期合作、交往的团体也有差异,发展与形成的社会网络资本也存在差异,通过协同,不同的协同创新主体可以共享原有分散的资源,实现互补性资本的增值。协同创新带来的互补性资本和形成的发展专利与技术可以促进生产、研究成本的降低、促进效益增加,降低科研与生成风险,有利于产业化收益的提升,促进合作共赢,如果能适时形成不同协同创新体的收益分配机制,还将促进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这一过程可以用图5表示。

图5 协同创新经济价值的实现路径

四、思考及政策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获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如“两弹一星”、中国载人航天等都是协同创新的典型代表,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协同创新的领域、规模还严重不足。“2011计划”的实施,成为大学发展的又一重要机遇,依托“2011计划”,一些大学已经开始更加系统、深入的探讨和筹划如何解决大学发展过程中逐步累积的问题,如学校建设缺乏特色、科研评价方式僵化、研究者自由探索不足、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等,针对本文论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明确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契约化权责利分配机制

由于联盟各构成体在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管理方式、沟通合作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深化创新联盟的培育,促进各创新主体的合作,需要分析他们各自可能面临的困难、风险,运用契约化的方法,保护协同创新中研究人员的核心利益,让他们能安心投入科研活动。从国外的实践来看,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促进合作创新,及时调整了一批保护大学和工业界合作关系的重要法案,如:《专利与贸易修正案》、《Bayh-Dole法案》、《国家竞争性技术转移法》、《史蒂文森-怀特勒技术创新法》、《小企业发展法》等[13],MIT等学校更进一步明确了专利政策的相关规定,指出只有得到学院财政支持的成果,学院才可以要求拥有专利权,那些由校外与学院联合资助的研究,其专利权在赞助者、学院以及发明者之间进行分配。MIT还成立负责专利评估和专利管理的委员会,为合同中的专利问题、专利商业管理等提供管理建议,为研究者贡献知识智慧解除后顾之忧。

(二)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关注学术与商业的双重激励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的知识生产方式也发生着变化,传统的知识生产多以单一的学科为基础,以“学科导向”为逻辑,研究者固化在特定的学科组织中,研究成果由同行评价[14],而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知识的生产更强调要基于特殊的应用背景、解决国家行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知识生产是以“问题导向”为逻辑的,创新知识以“多价”(polyvalent)的形式出现,表现出理论的、实践的、跨学科的、可商业化、公开等特点,创新者的身份也体现出多重化特点,被称为创业型科学家[15],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的评价方式也要发生改革,并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发挥科研创新评价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激励功能。

(三)增设相关服务机构,服务研究者参与协同创新

大学搭建创新联络平台是其参与产业创新的重要基础。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该校上世纪末即设立专门机构,如创新技术转化处(Innov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南洋技术创业家中心(Nan yang Tech entrepreneurship Centre)、产业界联络处(Industrial Liaison Unit)等,专门负责学校创新技术的转化、扶住发展新的衍生性公司、为学生产业实践提供机会等,为了促进各院系的开放合作,各学院还设立专门的顾问委员会,帮助学院与产业机构进行合作联系。美国的MIT也有类似的机构,如企业联盟合作办公室、技术许可办公室、企业执行中心、以及实施创业发展项目的组织机构等,主要负责大学与产业的有效合作,鼓励研究人员参与或兴办未来领军企业。目前我国高校的相关职能多由科研处等机构承担,服务内容还相对单一,与政府、产业的合作还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机构建设,为协同创新提供完善支撑。

(四)营建创新创业文化,鼓励师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美国学者斯劳特指出,20世纪末的政治经济全球化打破了过去100年发展起来的大学专业工作模式,大学教师在受雇于大学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它而自主,他们是来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充当资本家的大学教师,他们是国家资助的创业家[16]。尽管这一观点并未得到一致的赞成,但MIT的实践却证实了它的益处。该校自20世纪30年代即提出并实施的“五分之一原则”,为教授参与企业活动,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提供了支持,随着大学-产业关系的密切,MIT更加推崇教授主动、持续地与工业界、商业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互动,开展合作研究、创办新公司、以董事的身份参与公司的决策,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校园里处处渗透着创新、创业的文化,学校的教育项目和教学获得持续取得繁荣且高效的发展。因此,这一做法也值得国内大学借鉴,通过营建创新、创业的文化,促进师生潜能的发挥。

[1] FRANS JOHANSSON.梅迪奇效应[M].刘真如,译.中国台湾:商周出版社,2005.

[2] OECD.Knowledge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M].OECD Publishing,2004.

[3] PETER F DRUCKER.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 [M].Butterworth-Heinemann,2007.

[4] 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5] ETZKOWITZ H, WEBSTER A, GEBHART C.The Future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the Future:Evolution of Ivory Tower to Entreprenenurial Paradigm[J].Research Policy, 2000,29(2):313-330.

[6] KIRBY D A, URBANO D GUERRERO.Making Universities More Entrepreneurial:Development of Model[J].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2011(28):302-316.

[7] ETZKOWITZ H.The triple helix: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8.

[8] KIM Y, KIM W, YANG T.The Effect of the Triple Helix System and Habitat on Regional Entrepren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Research Policy,2012(41) :154-166.

[9] 石祥强,刘冬华.经济发展驱动下的大学职能变迁趋势探析[J].2010(3):59-61.

[10] 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王孙禺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 路甬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EB/OL].[2012-08-15].http://www.news.zju.edu.cn/news.

[12] 杜占元.准确把握总体要求,精心做好“2011 计划”启动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 2012(11):18-19.

[13] 陈 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2-163.

[14] GIBBONS, MICHAEL.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M].Sage Publications Ltd, 1994.

[15] VIALE R, ETZKOWITZ H.Third academic revolution:polyvalent knowledge as the′DNA′of the triple helix[EB/OL].[2008-04-15].http://www.triplehelix5.com/programme.

[16] [美]斯劳特,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司国安)

ValueandImplementationWay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ofInstitutionsofHigherEducation

MEI Hong1,ZHU Zheng-wei1,HU Shou-ping2

(1.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 China;2.Center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Studies,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Tallahassee, FL 32306, USA)

To promote university-industry contact and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Combining the "2011 Plan" being implemented,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rough the reform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will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cientific value, talent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and lead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o make breakthroughs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the above, the article analyzes paths to realize four categories of value, pointing out that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adopt the ways by clarifying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forming the talent appraisal mode, increasing relevant service units, construc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etc. to remove obstacles to realizing four categories of valu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2011 plan; industrial innovation; reform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entrepreneurial type university

2013-02-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3142),陕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2KRM69)

梅 红(1975- ),女,江苏扬州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讲师;朱正威(1965- ),男,上海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寿平(1970- ),男,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领导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G114

A

1008-245X(2014)03-0063-06

猜你喜欢
协同大学价值
“留白”是个大学问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大学求学的遗憾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