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
《下乡养儿》这本书有一种迷人的气质,从第一行起便欲罢不能。
本书的迷人气质来自于两个文学特点:第一是事无巨细、纤毫毕现的流水账,作者像摄像机一样记录着他们的生活,用冷静、琐细的笔法,捕捉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而又令我们思绪万千、心灵震颤的细节。第二个特点是表达上的克制,作者在书中没有推崇自己的观点,没有抱怨批评,没有推崇赞美,她有非常强烈浓郁的情感,却能一直控制住自己不去说破。
到农村去:软弱者的勇敢之举
还是先来说说书的内容吧:一个名叫“天天”的恐惧上学的小女孩,一对走投无路的父母,在一位育儿专家的建议下,到乡下过了一段别样的农村生活。一年以后,孩子变了,父母也变了,一家三口都长大了、正常了,而我们每个读者,也从孩子身上,看见了更好的自己。
显然,这是一本彻头彻尾的亲子书,而且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那种亲子书。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个案都以成功践行者的面目出现,书里的孩子都是成功的,不是上了哈佛、耶鲁,就是上了北大、清华;家长在书里也是成功的,拥有强大的内心、生活的智慧。然而,《下乡养儿》里的角色却软弱无力:天天换了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最后辍学在家,一直延续到9岁,最后变得连睡觉都害怕,因为总是噩梦连连,一家人只能在深夜里玩倦了才躺下,以至于很久没有见过太阳。天天的父母看上去也懦弱无能,没有单位,做着散工零活,从事的工种是出版业里最辛苦最琐屑的校对。到了乡下,连农村大妈的小孩都斗不过。
不客气地说,这是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带着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
但是,我们无法给作者夫妇贴上人生失败者、性格懦弱者的标签,书里面隐藏着大量相对的信息,让我们隐约可见他们二人原本生活上物质的富余、才华的充沛和心灵的强大。若不是为了孩子,他们可以在大城市里生活得更好,但凡有一点点企图心,都会过得比你我更加光鲜。可作者夫妇却选择了放下,以莫大的勇气陪着孩子归隐田园,这便引发了本书的终极思考:什么算是成功,什么算是幸福,人一生应该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是毁了孩子,还是救了孩子?
天天在乡下时,其他普通儿童该做的事情——学习读书,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她一样都没有做。她做的事情,在家庭分工上,是我们家奶奶做的——买菜、做饭、洗衣、放羊。这些事情,甚至许多奶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放在别人家,肯定觉得作者夫妇要毁了这个孩子。
如果你知道大教育家陶行知,你就不会这么看了。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者也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是,我们越来越少给儿童真正的生活,我们提供给儿童的,都是虚假的购买来的生活——比如农作,是去草莓大棚里面摘下成熟得刚刚好的果实,然后用比市场更贵的钱去购买;我们不去真正的沙滩上玩沙子,不在真正的泥地里玩泥巴,而是到在商场围起来的15平方米里面,花30元玩一小时干净的沙子;我们不在田间地头、小区楼下跟小伙伴游戏打闹,却在一个优雅漂亮的早教机构,跟一群突然认识的孩子进行“社交”……
有一天,当我们看到真正的儿童生活时,却反过来以为那是儿童最不该过的生活!无论学校的老师、还是教育主管,或是学生家长,似乎都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他们不是等待被灌装的瓶子
学校把孩子们集合在一起,好像是为了生产出整齐划一的标准件,不符合标准件要求的孩子,就被认为是不合格的儿童;学校的教学过程,好像是给流水线的一个个瓶子灌装饮料,如果一个瓶子没有灌好,人们就会责怪瓶子大了小了,或者没有放到合适的位置。
但是,孩子本来就不是标准件,也不是流水线上等着被灌装的瓶子,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有着自己尊严和个性的生命。
通过强烈的对比和冲突,《下乡养儿》为我们揭示了时下教育中最不健康的部分:把智力,也就是学习知识,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身体、意志、情感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其实这些才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智力就是建在沙丘上的大厦,脆弱无比。
不信你看,回到了乡下,卸下了压力的天天,过上了虽然平淡却一点儿也不无聊的生活,这正是孩子本来应该过的生活:
“窗户的灯光照着院子,鸡鸭狗兔羊都安安静静,天天坐在我腿上,我抱着她。
村子里有说话的声音、狗叫声、电视响声、蟋蟀叫声,还有烧火的烟味、做饭的香味和泥土的湿味。
过两天我们就可以去西瓜地买西瓜,种白菜和萝卜。中秋节我们可以看到清清楚楚的月亮,冬天烧土暖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炉子里烤我们自己种的红薯。”
这也是包括许多大人在内都渴望的一种生活。可惜,我们大多数都只能做旁观者,有勇气真正参与进去的,只有作者夫妻这样少数诚实的、愿意陪孩子一起长大的父母。
(节选自《下乡养儿》序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