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全
摘 要:由于水资源当前的形式使得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的紧缺是当前我国需要面对的主要难题,文章以缓解水危机为目的,通过大型水库的水位优化进行了论述,通过分析汛限水位优化的相关因素,将挖掘拦蓄洪水水库的制约因素以及潜力点进行论述,并对今后的工作发展展开了展望。
关键词:水库;汛限水位;调整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1 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现状
对于水资源的开发人类的历史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传统、工程以及资源水利。建国以后我国水利进入工程水利阶段,供水的增加以外延性水利工程扩建作为基础,虽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对水资源的应用上采用了粗放应用的形式,水资源以目前的状态无法负荷当前的开发利用情况。以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推断,至2030年我国水资源的利用量将会达到8800亿m3,这已经超过了水资源以及环境的极限承载力。因此对节水措施的强化以及水利发展的推进将成为今后我国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化的建设是目前我国当前的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带来的不仅带来了发展资源水利的给予同时也是对我国资源水利的领域的新挑战。依据目前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在工业化全面完成之前,我国的用数量每年还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还不适宜大规模的贵姓节水措施,这是由于节水技术的应用以及推广需要以技术和资金作为支撑的,在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基础上,若大力推进节水措施,会加大生产成本,动摇经济基础。
通过先关措施,包括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对现有蓄洪水库资源水利作用进行挖掘,用于经济的缓解和水资源的紧缺情况的改善,为节水技术争取更多的经济支持以及为发展争取更多有利条件、时间。
2 汛限水位的挖掘
2.1 防洪
洪水数值大小是体现水库防洪能力的基本条件。我国当前的洪水数值采用的是当前国际上两种标准的最大者,第一种是以苏联为代表的高纬度国家万年一遇洪水标准,第二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中低唯独国家最大洪水标准。实质上我国主要以苏联标准作为评判洪水的主要标准,在山区的大型水库采用饿了万年一遇的标准进行设防,而在平原地区的大型水库则采用两千年一遇的标准进行设防。对我国的洪水进行考证,最大的洪水也仅仅接近于PMF,相对于万年洪水PMF要小10%至30%。而目前在水资源匮乏的状况下我国仍旧套用苏联的模式这一点遭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质疑。
2.2 流域的下垫面
人类活动对于河流的影响较为巨大,针对流域下垫面进行研究,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直接性的影响
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库的水文演算均是以全流域气候和下垫面条件为基础进行的。但是从建国到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水库的上游以及下游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上游建立起来了一座座蓄水建筑,而下游的垫面条件也相继发生了改变。洪水的形成条件也发生了变化。上游的防洪标准相对于下游的防洪标准要高出许多,并且洪峰的数量和洪水量会相对减少,洪峰出现时间收到蓄水建筑的影响而推后,水库的防洪风险相应的会得以降低。
(2)间接影响
不仅仅干流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支流也会随着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而遭到影响。农业的生产中农作物会加速水分的蒸腾,产流能力因此降低;而另一方面,地下水的利用以及矿产资源的开采使得地下腾出了大量的库容接纳降水。例如,由于采煤,山西某些地区的河流已经干旱数年。而进来海河平原发生了量级为200mm的降水,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地区早就已经出现洪涝灾害,但是近年来的降水并未造成涝灾。我国针对地下水库的相关科研课题还相对不足。
2.3 水位控制
水库汛限水位的确定与P频率设计洪水及最大出库流量有关。在最大出库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在年际尺度上,根据P频率设计洪水可确定出一个固定汛限水位值。此外,国家在水库加固中重视扩大泄流能力也是汛限水位调整的有利因素。
3 水位优化影响因素
针对我国很多水库的调查中显示,失事水库大多为小型水库,该类水库没有经过水文规划,或者规划不严格,而在的属性水库发生漫坝的事件几率极小,而造成大型水库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管涌、渗流以及地震。
我国的水工建设大多集中建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由于施工条件影响,很多工程质量较差,并且存在诸多隐患,多年来一直不能完全蓄水。后来国家针对这些有险情的水库进行加固,但令工情变得更加爱复杂,工程对于水位超常运行能否应对自如还不能确定。
4结论
在汛限水位方面我国大型水库仍旧存在蓄洪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通过汛限水位的不断优化,加大对洪水的利用,对当前以及今后水资源的紧张情况都将具有环节作用,同时也是对可持续发展以及节约水资源理念的体现。
影响汛限水位的因素多种多样,基于这一原因,建议其优化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科学规划。以水资源以及水文实际情况为基础,重新进行实地调查,尤其是对工程安全状况需要进行评估,从对工程予以合理规划,通过多种理论的结合,对汛限水位优化制定出能够兼顾区域用水需要以及工程安全的方案。
(2)主动管理。除了一些常规的工程检测外,现场工程需要在包成措施之外适当的太高汛期运行水位,从而及时的发现隐患及时的予以消除,并从屋里学的角度摸清工程蓄水潜力的极限;对水库工程进行抗震模拟实验;建立涵盖降水、需水、工程安全等因子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防止出现人为决策失误。
(3)外围工作的开展。同国土部门共同推进蓄滞洪区的政策性构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土地资源储备银行。
参考文献
[1]邱瑞田,王本德,周惠成.水库汛期限制水位控制理论与观念的更新探讨[J].水科学进展,2004(01).
[2]刘攀,郭生练,王才君,张洪刚.三峡水库汛期分期的变点分析方法研究[J].水文,2005(01).
[3]周惠成,董四辉,王本德,王国利,张晓刚,邓成林,李菡.水库群联合防洪预报调度方式及汛限水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