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福
(山西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3)
近30年来,网架结构以其结构受力合理、重量轻、杆件单一、制作安装方便的优势在公共和工业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时间延长,各类网架结构杆件出现了锈蚀、变形等损伤,其结构性能逐渐退化。鉴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建筑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针对网架结构的检测鉴定工程也日益增多。本文结合某礼堂焊接球节点网架检测及可靠性鉴定的实例,介绍了该类工程检测鉴定的方法。
某高职学校学生礼堂建于1994年,该建筑平面形式呈矩形,长43 m,宽24 m,总建筑面积为1 032 m2,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5 m,建筑总高度为14.1 m。该建筑的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屋面采用正放四角锥焊接球节点网架承重。因该礼堂屋面钢网架已投入使用20年,且使用中发现了屋面渗漏水及部分网架杆件锈蚀的情况,为此对现有网架结构进行检测及可靠性鉴定。
现场检测该网架,部分杆件和节点存在锈蚀现象。支座处的锈蚀程度相对较大,面漆剥落,底漆尚存,局部可见水渍和浮锈,锈蚀深度小于0.3 mm;网架杆件与焊接球节点连接焊缝质量较好,未发现明显焊瘤等缺陷,杆件表面干燥,漆膜完好无损。其锈蚀现状见图1,图2。
采用RTS-852R全站仪对网架结构的下弦杆挠度进行测量,网架下弦杆布置图见图3。表1中网架节点高度数据为各节点与全站仪之间的相对高差,单位为m,挠度值单位为mm。测点取在与焊接球节点附近相连的下弦杆,由于条件限制,检测了3条轴线处的下弦杆,网架挠度检测结果汇总于图4~图6。
图1 网架支座处锈蚀现状
图2 网架杆件及节点现状
经计算,该网架南北方向下弦杆挠度检测结果列于表1,依据《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第3.5.1条规定,网架结构挠度容许值为l0/250(l0为网架跨度)。由表1中数据可知,网架下弦杆节点均呈现上拱趋势,挠度均未超过规范允许值。
图3 网架下弦杆平面简图
图4 A-H/1网架挠度测量值
图5 A-H/2网架挠度测量值
图6 A-H/5网架挠度测量值
表1 网架下弦杆挠度检测结果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结合现场测绘图纸,采用MIDAS软件对该网架结构进行承载能力分析校核,该网架结构承载力满足要求。该网架的结构计算模型见图7。
该网架结构各杆件的作用效应与抗力的比值验算结果见图8。
依据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规定,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应按结构承载力、构造和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三个项目进行评定,并取其中较低的评定等级作为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
图7 网架计算模型
图8 网架各杆件的应力比
1)按照承载力评定。
根据网架承载力验算结果,依据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表6.3.3对该结构各构件的安全性等级进行评定,具体情况见表2。由于该网架的构造和连接基本满足规范要求,故该网架结构按照承载力评为au级。
表2 网架结构构件安全性等级评定结果
2)按结构整体性评定。
依据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第6.3.4条,结构整体性的评定应根据结构布置和构造、支撑系统两个项目进行评定。该网架结构的结构布置合理,形成完整的体系;传力路径明确;结构形式和构件选型基本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不影响安全;支撑系统布置合理,形成完整的支撑系统。故按结构的整体性将该网架结构评为bu级。
3)按结构位移评定。
依据《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第3.5.1条规定,网架结构挠度容许值为l0/250(l0为网架跨度)。由表1中数据可知,网架下弦杆挠度均未超过规范允许值。因此按照网架结构挠度现状,网架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可评为au级。
综上所述,依据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第6.3.6条,该网架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应评为bu级。
网架结构的使用性等级应按变形、偏差、一般构造和腐蚀项目进行鉴定评级。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该网架结构整体及杆件变形现状均满足规范要求,因此该网架结构的使用性等级按照变形项目可评为as级;该网架结构目前不存在过大安装偏差或制作偏差,所有网架支座基本工作正常,因此按照偏差项目该网架结构的使用性等级可评为bs级;该网架结构构造合理,构件之间连接方式正确且无明显缺陷和损伤,因此按照一般构造项目该网架结构的使用性等级可评为as级;该网架结构目前部分杆件、球节点、支座存在锈蚀,因此该网架结构按照腐蚀现状应评为bs级。
因此,依据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中7.3.4条该网架结构的使用性等级可评为bs级。
综上所述,依据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第9.0.3条规定,该建筑上部网架结构可靠性等级可评为B级。
通过对该礼堂网架结构的现场检测、承载力计算校核及可靠性鉴定,分析评定了该网架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表明目前网架结构处于安全正常使用状态,可继续使用。
[1] 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S].
[2] 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S].
[3] JGJ 7-2010,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S].
[4]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5] 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