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企业“大佬”的年度声音

2014-08-01 05:41王奇
人力资源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佬海尔创客

王奇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当习总书记为全国人民送上新年致辞时,各个行业标杆企业的老总们已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着手部署新一年的发展战略了。虽然这是本刊迟发的报道,但,企业管理者们总能从这些“大佬”们致辞和讲话的只言片语中,嗅出些行业风向的。

特约评论员/李晶(前麦当劳、物美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北京博思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伙人)

徐直军:聚焦战略,简化管理

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在2013年度干部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数据流量越来越大,公司也可能会越来越大,但管理决不允许越来越复杂,因此,华为的管控目标是力争逐步下放中央权力,让听得见炮声的人获得充分授权。

目前,华为已经构建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平台,对前方作战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在此基础上,华为准备再用五至十年的时间,逐步实现决策前移及行权支撑。因此,在2013年12月29日,由任正非签发、徐直军做出的新年致辞,更多体现出华为要打“精简管理”这场战役的决心:“2014年,公司将进一步推进组织变革,下移管理重心,推动机关从管控型向服务、支持型转变,加大一线授权,让听得见炮火的组织更有责、更有权;让最清楚战场形势的主管指挥作战,从而提高整个组织对机会、挑战的响应速度。同时,我们将加强一线作战面的流程集成,提升一线端到端效率,使客户更容易、更简单地与我们做生意。同时,通过2-3年的时间,将公司从以功能部门为中心的运作转向以项目为中心的运作。这意味着华为将激活千万作战团队,意味着功能部门就是未来的能力和资源中心,而不再是权力中心。在2014年,华为要进一步将预算权、核算权和激励权转移到项目,切切实实激活项目这个最基本的经营单元。为此,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论年龄、国籍、性别、文化背景,让全球的优秀员工在华为这个平台上获得充分施展才华和成长的机会,与公司相互成就。”

华为,可以说是当下所有企业管理者都在关注的一个标杆企业。在发展势头大好的情况下,华为发起的这场让旁观者看起来“杞人忧天”的反思活动,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管理者们都清楚,大公司容易得“大公司病”——客户的需求在到达老板办公桌之前需要通过十几个层级,而信息的失真和滞后,容易导致老板对竞争对手正在进行的战略活动一无所知,也不清楚客户的真正需求。但是华为加大一线的授权,充分发挥“连长”作用的做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和任正非的军人经历有关系,但一个团队的战斗力的确取决于“司令部”是否清楚地下达了命令和“连长”能否带领部下真刀真枪地战斗。激发“炮火前线”释放最大能量,是华为能够一直保持行业领跑的关键因素。

高层团队的危机意识和高瞻远瞩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层队伍强大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能够保证企业在竞争中持续前进。另外,独特的“狼性文化”和公司坚持不上市、员工持有的股份虽然无法套现却可以获得分红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保持战斗力,避免上市后核心骨干因一夜暴富而滋生出惰性,这几大法宝都可以让华为持续地对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中兴等竞争对手施加巨大压力。因此,任正非时代的华为是能够保持前进步伐的。但是,任正非不能抗拒生理年龄的增长,华为面临的最大危机也许是在任正非退休之后如何继续走下去。

张瑞敏:人人都是“创客”

2013年12月9日,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通过新设立的日日顺物流合资公司,共同建立行业领先的端到端大件物流服务标准,打造覆盖各级市场领先的家电及大件物品的物流及服务网络。在1月8日召开的2014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海尔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杨励耕提出:“我们能够做到最后一公里,这也是阿里投资海尔的原因之一。”阿里与海尔的联姻,不只拉开了传统家电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合作大幕,还拉开了中国消费产业O2O模式的发展新序幕。

张瑞敏是一位企业界的哲学家,他一直在苦苦思索企业转型之道,遍访世界顶级管理大师,在组织架构上加大向互联网公司转型的力度。互联网的未来属于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数字与制造的结合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所以,海尔集团在面对互联网时代时,提出了“三无”概念——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张瑞敏在海尔创立29周年大会上还特别提出了“创客”的概念:“所谓的创客,如同美国作家安德森在《创客》里的定义,就是将数字制造和个性制造结合起来,即进行‘创客运动。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业家,每个人都可以创业。管理无领导的观念就是人人创客,即员工的创客化。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费尔普斯在《大繁荣》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大众参与创新推进了大众的繁荣昌盛,国家层面的繁荣昌盛得益于民众参与创新的热情。一个整体是不是繁荣兴盛,取决于整体当中的每一个人能否创新。我觉得这很符合海尔“每个人都要创新”的企业理念,而非过去企业领导制订了一个战略,别人都跟着走就行了。过去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动车组是每一个车厢都有动力。所以说,创新要体现人人都是“创客”,创业精神就是去发现资源外的机会。过去员工不管要做什么项目,都是由上级指令给他、让他做,给他资源、资金,做完了之后报给上级。到底有没有效果,员工就不管了。现在则是让员工自己去发现机会自己来做,是自创意、自发起、自组织的过程。”

和华为一样,海尔也是中国的标杆企业之一,在产品制造、品牌构建、技术研发、线下配送、客户服务等方面都堪称一流。海尔在中国制造企业中,也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品牌化与国际化,不过目前也面临着互联网和智能家庭理念的冲击。另外,中国制造业的环境在恶化,制造业本身也在酝酿着革命,尤其是互联网和IT公司已经开始进军智能家居,所有传统的家电制造商都面临着沦为代工厂的危险。同时,我们也看到Google和Facebook已经开始订购一些

智能家居企业,在不远的将来,“物联网”的概念将会引入到普通家庭中,海尔也应该看到,或者说已经看到这种趋势。这些年来,海尔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张瑞敏一直努力把这样一家以制造冰箱洗衣机为主的公司,改造成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公司,围绕数字家庭的概念建立新的生态系统。尽管前方长路漫漫,不过张瑞敏本人从不缺乏创新理念,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理念的吸收者和传播者,也是一个内化者,比如:流程再造,第三次浪潮的新制造和最近提出的“创客”等概念,都是张瑞敏对先进理念吸收和内化的结果。

因为家电的替代周期比较长,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也很难再有像前几年家电需求暴增的情况出现,海尔在近期有特别大的发展可能也不太现实。因此,海尔如果能继续利用它强大的服务终端,真正深入到中国的县城甚至是村庄去,达到遍布全国的程度,依然可以获得巨大的发展潜力。海尔现在所具备的如此强大的服务终端能力,不是其他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的,这也是阿里巴巴和海尔合作的重要原因。同时,发挥其庞大体系的附加价值,也是海尔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梁稳根:既要变革,更要回归

2013年10月,三一重工发布的三季报数据显示,由于整体市场需求萎靡不振,三一重工前三个季度的业绩出现萎缩,净利润下降将近一半。据华安证券的调研显示,从行业层面来看,虽然到目前为止,工程机械下游需求产业,比如房地产、铁路、公路等基础建设需求均无较大程度的改变,触动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总体因素变化不大,但行业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在国内,随着政府新措施的稳定落实,内需扩大的推动将会逐步释放市场需求,从而推动行业摆脱底部徘徊状态。

2013年,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在各重大会议上强调:“三一必须远离粗放式增长,更注重经营质量与结构,直面挑战、坚定信念、勇往直前,通过坚持理性务实的经营理念,去赢得未来的市场,并最终实现品质改变世界的理想。”为了迎接“中速增长时代”的来临,“稳健”成了三一重工发展的关键词。

2014年伊始,梁稳根的新年致辞试图在企业内部种下一颗“定心丸”,不仅期望通过变革让事业迸发新的光彩和活力,还希冀用“回归”的精神内涵让事业永葆初心,向着永续经营的方向坚实前进:“回归精神原点——在新的发展阶段始终坚持‘品质改变世界的信念,直面挑战,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创建一个世界级品牌的产业理想而不懈奋斗;回归市场原点——三一拥有与生俱来的市场血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贯彻‘一切为了客户的理念,始终高度关注市场和客户的需要,一如既往地提供绝对优势的产品,提供无与伦比的服务,努力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回归人文原点——三一的辉煌与荣耀由大家共创,三一的每一名员工都与三一事业发展息息相关、血肉相连,都是三一的宝贵财富。”

三一重工的成功离不开品质管理、产品研发、市场导向和企业文化等内部因素,但三一的飞速发展不能忽视中国近年来投资拉动经济的大环境给其带来的巨大益处。如果没有社会对重工机械的巨大需求,政府和民间资金对公路、铁路、船舶、房地产的大量投入,三一重工是很难与卡特彼勒、小松这些老牌重工企业竞争的。过去的环境曾让三一获得高速发展的机会,但是,现在国内的需求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三一必须从战略角度找到新的战略支撑点。

同样面临政策和环境挑战的还有钢铁行业。前几年是中国钢铁市场发展的最好时期,我国的基本建设带来了对钢铁的巨大需求。但是,中国经济正在改变增长方式,对节能和环保的要求都在逐步提高,过去那种随便找一块空地建起一个小钢厂的情形已经不在国家的容许范围之内了。钢铁行业整体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改革,比如说战略如何选择,管理、人才和产品如何再造等,都是砸在制造型企业身上实打实的问题。不管是机械制造业还是钢铁行业,过去我国的重工业一直在靠总量和规模取

胜。不过,现在的重工业需要放眼世界,走出一条差异化和精益化的道路。不论是三一重工这样的机械制造企业,还是钢铁制造业,可能都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要么更上一层楼,要么就逐渐走向平庸。

张涛:一切都要靠执行力

2013年10月,大众点评宣布发力餐厅在线预订服务,业务覆盖城市由原来的9个增至16个,并且试图在新的一年进军新的领域。大众点评CEO张涛在新年贺词中说:“在2014年,我们将全面进攻,除了在一、二线城市继续压制,还将在三、四线城市全面铺开。我们的业务布局需要更快,更加激进,因为竞争会更加的激烈。比如说,我们在酒店业想成为中国的TripAdvisor(全球最大、最受欢迎的旅游社区,也是全球第一的旅游评论网站,月访问量达3500万人次,市值110亿美金)。再比如外卖业务,这已是一个群雄逐鹿的领域,并且还不断有新的对手加入,我们需要跑得更快。”

张涛比任何员工都清楚,目前大众点评想要做的和需要做的已经一目了然,关键就在于执行。张涛的新年贺词,暴露出他对执行力的强烈渴望:“执行的好坏取决于人,每个负责执行的人。而决定人如何做事的最关键因素是团队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在BU(Business Unit,即业务经营单元)制的多业务架构下,随着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增,团队价值观的明确、统一和落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人才缺口很大,业务发展并不快,就是因为人员不能及时到位。我看了明年整体的招聘需求,很为我们招聘团队的小伙伴们捏把汗。但招聘绝不是招聘团队的事情,全公司都要高度重视和行动起来,4000开发者就意味着4000个招聘经理,需要企业中的每个人把自己认识和了解的优秀人才都网罗到我们的开发大团队里来。”

在互联网时代,谁拥有流量,谁拥有人气和平台,谁就能赢得天下。不过,网民访问平台的时间是有限的,当人们在访问一个平台的时候,就有可能减少对另一个平台的访问时间。张涛的讲话让人有点担心,因为大众点评网的传统业务模式还没有做到行业内最好,还有许多需要优化和升级的地方,和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几个公司的平台竞争并不占有任何优势。作为一个正准备上市的IT公司,大众点评网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也许并不是多元化,而是做好传统和特色业务,增加和扩大餐饮店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并且将配套的菜品推介服务功能多元化,甚至与微信和社交网络连接起来,比如:当一位在全聚德用餐的顾客发现了一道之前从未吃过的菜品时,他可以迅速进行拍照和评价,并将餐厅的信息推广到社交媒体上去。

客观来说,大众点评网的整体实力并不强,多元化对它来说既是诱惑,也是陷阱。当大众点评决定做外卖订餐服务时,消费者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否与大众点评网有合作的餐饮公司就有可能获得比较好的评价?一个第三方的服务评价体系,这样做到底合不合适?不过,这种同心圆性质的多元化陷阱还不是最严重的,因为订餐服务毕竟还是行业相关的业务。但是,当张涛提出要做酒店业,而且把目标定得极高的时候,就不得不让人替他担心。因为企业业务战略的支撑在于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支撑又在于团队。那么当大众点评决定进军酒店业时,又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能够打造中国酒店业的TripAdvisor的团队呢?

令人担忧的还有大众点评网高层团队的能力。一个拥有不同业务经营单元的多元化公司内部拥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如何打造和而不同的企业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与此同时,大量的招聘如何到位,又如何对招聘来的人员进行整合,都是被大众点评网忽略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对普通员工的整合需要至少三个月,主管级别的人员需要至少半年,经理级需要一年以上,高管级别则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完全融入一家公司,而从融入到发挥战斗力又是一个新的周期。虽然张涛的业务战略很宏伟,但是没有团队又谈何执行力?也许让张涛“捏把汗”的不仅仅是招聘,还包括大众点评网面临的所有问题。梦想到底能不能照进现实,对于现在的大众点评网,一切都还不好说。

猜你喜欢
大佬海尔创客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商界大佬对“20年代”的忠告
车界大佬谈心
来自意语大佬的 凝视
“不会穿衣”的互联网大佬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海尔变革
创客
创客
海尔:世界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