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单元的相似之处

2014-07-31 00:25仇正东
关键词:蜡梅满树杏花

仇正东

摘要:笔者在对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备课时,以创新思想贯穿备课的始终,让学生关注单元课程的相似之处,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备课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74-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在2008年8月接受《现代教学》杂志社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进备课,提高教学有效性发表了看法。尹后庆的回答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的备课创新,要能够体现新课程的功能,能够关注整个教学要素,也就是关注教学单元的目标和内容,关注教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

我在对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的备课时,就充分地按照他的思想来进行创新备课。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春光无限”,安排的课文有《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只拣儿童多出行》《早》《古诗两首》。

既然主题是“春光无限”,那么在文章中应该都有对春天景物的描写。研读了《只拣儿童多出行》《早》《古诗两首》这三篇课文,我找到了相似的内容。《只拣儿童多出行》有这样一段描海棠的话:“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早》中有一段描写梅花的话:“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古诗《游园不值》有句千古名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三句话的内容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描写了“春天的花儿”。再读句子,你还会发现,他们都写出了花“多而美”的特点,且描写海棠和梅花句子都用到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花的特点。

发现了内容上和表达方法的相似之处,我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教材这样安排,编者有什么意图呢?我想答案就是让教师为迁移而教,有意识培养学生发现类似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学会“模仿—变化—创造”。

我们可以看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只拣儿童多出行》和《古诗两首》这两篇课文的课后习题:

1.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样?)

2.读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上面两个练习题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第二题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想象花园中那棵开得旺盛的红杏。你要让学生想象并描述那棵开得旺盛的红杏,就必须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而第一题实际是为第二题的练习作了铺垫。通过第一题的训练就是让学生感悟句子是用打比方的手法来表现海棠花多而美的特点。然后通过《早》中“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这段对梅花特点的描述的句子,引导学生品读,再次为第二题的练习作铺垫,因此我在教案中是这样设计的:

(1)读了这两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

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这两段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你知道除了梅花,能预示春天到来的还有什么花?我们学过哪篇课文介绍了杏花?

出示句子:

A.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权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B.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描写杏花的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比较写梅花的句子,你觉得缺少什么?课后请搜查一下有关杏花的资料,并记录在草稿本上或者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

通过上面三步学习,学生感悟到如何来描写花儿特点,并且通过点拨,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累有关杏花的知识,再次为《古诗两首》课后习题作铺垫。

endprint

猜你喜欢
蜡梅满树杏花
我爱蜡梅
樱花在坠落
杏子哪去了
蜡梅飘香
《蜡梅报春》
北陂杏花
我从不在早晨哭泣
石榴花
过黔中
怀念杏花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