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敦运
Hold住新课程
世上本没有分割的科学,学科分化只是人们为了便于教授的一种权宜之计。但是,当这种“权宜”固化为“传统”时,课程就失去了许多人性,教学也就失去了生活的真味。
而与分化对立的概念叫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实现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整合的精髓是各种要素的定向集合,离开了“要素”与“定向”,就很难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整体。
整合不仅是课改的特色,也是课改的出路,课改越是向深水区挺进,遇到的问题就越多,付出的劳动也越大,也越需要我们坚持高位上的整合。就是在这不断的整合中,顶层设计与底线思维,也慢慢走进了教师们的视野,并凸显成了整合的基本原则。
● 隔窗看雀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有篇课文《隔窗看雀》,这是当代作家周涛的一篇散文。走进学校,无意间邂逅了这一课两种不同的教法。第一种教法有点传统,虽然教师也使用了电子白板、PPT,还引进了外部资源,可是课文教完了,学生也就放手了。而第二种教法,虽然有些忙乱,有些无奈,还有些说不清,但是却留住了学生,而且把他们的心紧紧地吸在那里,怎么“看”也看不够,几个月过去了,那关于麻雀的叙述、议论、图片,一茬接一茬,一直在班级博客里绵延。
采用第二种教法的刘老师,在上这节课时提前一周下达了任务,要求学生从屋里向外观察麻雀,不仅要观察麻雀的形态、颜色、大小以及活动,而且还要记录自己的感受,到时候讲给大家听。教授这篇课文时,刘老师首先做的是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谈自己的感受。那节课40分钟就做了这一件事,而且没做完。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发布自主观察的结果,她还借用了学校的多功能室,利用课外活动忙了1小时,那上传的内容,着实让全班应接不暇,不仅有许多麻雀的照片,还有短视频;不仅有对麻雀的观察记录,还有深入的描写;不仅有与麻雀相关的歇后语,还有一篇想用弹弓打雀,却又被妈妈制止并学习动物保护法的日记……
一周后,我再到这所学校时,她为上次的忙乱有些抱歉,“不过,这次,我整理了一下,整个教学脉络还是清楚的:①学生提前一周观察窗外的麻雀。②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时间为2课时。③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在班级博客里发表。④学习课文《隔窗看雀》,2课时。⑤完成课后作业。⑥以《隔窗看雀》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我发现,刘老师的教学用时,已经远远超过了计划。但是,她说,这次教学的效果,也远远超越了自己的预想,不仅整合了语文、社会、研究性学习、环境保护等学科,而且也融合了信息技术。学生不仅掌握了观察麻雀的技巧,还学会了给文件添加批注,上网发布、编辑文字、插入照片、视频,配置背景音乐的技术……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提问、积极合作。刘老师说,学生的热情从来都没有这么高过,作文的字数从来没有这么多过,质量也从来没有这么好过!她感叹,“虽然这次整合不尽人意,但即使这样,也把学生带进了真生活,自己也重拾了儿时的快乐,对什么叫整合多了一点发言权。”
● 走向生活是为了求真
一课两式得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是不是走向了生活,走近了生活,抑或走进了生活。
众所周知,课程与生活是有距离的,但是,并不意味课程就不能走向生活,甚至走进生活。求真,是人的本能;而能让人彰显本能的教学,是有魅力的。这个魅力,首先在于能吸引学生,培养他们的课感。当学生觉得自己参与了整合课程,自己也成了课程的一部分时,这种意识产生的推力是无穷的。为什么刘老师的学生在学完了“隔窗看雀”后好久,还能不断向博客里上传自己的感受和作品?原因就在于这种推力在不断地推动他们对课程的深化。而这种深化,就是真生活引发的真教育,真教育带来的真感受,真感受催生出的真成果,真成果呈现出的真现象。
教学走进生活,“走”的沿途有许多资源,边走边遴选,把合适的资源带进课程,这就是整合。选什么?带什么?学生可以自主。这种自主,就是在彰显课感的个性。这次学生自主看雀,带进了研究性学习,带进了品德与社会,带进了动物保护知识,就是发自内心的真选择。为了让自己把雀看得更真切,更理性,借鉴别人的视角,他们揉进了不同的信息技术,也是真需要。
●“顶”、“底”成了基本原则
生活并非总是有序的,杂乱也有种真实美。但是,无序不智慧,美也不是杂乱。教学如果止步在杂乱的“真实美”上,无论你怎样解释,都是对浅薄的宽容。
大家知道,教学是目标明确、步骤清楚的计划性活动,不仅总目标明确,即使是每章每节的分目标也是十分清楚的;不仅明文规定每周有多少节某某课,就是每篇文章用多少课时也有明确安排。当然,偶尔有点“踩线”,班级教学的弹性也不是不能容忍。但是,一次可以,两次关系也不大,多了,就会适得其反。
这“适得其反”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心理还是教授心理,都不会无限制地容忍杂乱!“依计划而教”同样是不能突破的职业底线。这样,对于走向生活的课程整合,就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怎样进行顶层设计。
什么叫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达成目标。而刘老师的“隔窗看雀”教学在备课中进行顶层设计时忘记了时空监控,每个课时的内容没有落实,疏忽了对教学效率的精细考量,以至于教学效率不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她平时习惯了粗放型的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师实在太多了)。这种粗放型通常是不会考虑成本的。然而,教学应该计算成本,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
另外,也有被过度强调生成性给误导的可能。不错,教学的确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高度重视生成性教学资源。但是,“以人为本”并非说教学就是要“以人为唯一”,在“人的发展要求”之外,社会的要求也是必须考虑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统筹兼顾,课堂教学才能众横捭阖,运转自如。
求真也要讲效率,而底线思维就是控制效率的另一个关键。
什么叫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一种思维技巧。具有这种思维技巧时,会认真计算课程整合时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
底线思维会影响我们的处事态度,也能够为我们提供继续前进时所必须的那份坦然。我们知道,整合课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轻易地做出改革课堂的决定,并为之承担风险的。我们也知道,掌握在教师手里的教学,多少都带有一定的手工操作性,无论怎样进行集体备课,进入课堂后的教师都具有极大的自由度。这样,怎样进行底线管理,就是我们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了。高效课堂问题为什么会在眼下不断发酵并被烘热?其实就是这种底线思维不断向教育渗透的结果。与战略计划、绩效管理、效益最大化、激励与反馈等注重前瞻性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是,底线思维注重的是对危机、风险、底线、成本的重视和防范,尤其是在管理目标上侧重于防范负面因素、堵塞管理漏洞、防止教育动荡的。
底线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策略。进入课堂教学程序的教师,要自觉凸显这种底线管理意识。但是,底线管理不是危机管理,虽然都在注重负面因素和各种变故,但它比危机管理更积极,更具可操作性。假定,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如果多思考一下让学生简明扼要地发布,每个小组派代表呈现最经典的感受、提倡大家进入班级博客,甚至进行小窗对话,讨论这些容易走形的人为因素,是不是可以避免因课堂政策、措施、管理的疏忽而带来的破坏,防范课堂效率的下滑呢?
教学改革具有风险性,但改革教学并非一定要与失败同行。当我们将课程整合依据学生的需要,引向生活时,内化底线管理意识,也是保驾护航的重要手段。
这同样是真教育,而且是充满智慧的真生活、真教育。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