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体验技术本质的“公案”与“私案”

2014-07-31 08:43王爱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公案控件微课

王爱胜

蓝调解码

技术是什么?素养是什么?暂且放下争论,让我们亲身去体验。想一想,咱们的技术素养来自何处,咱们的创新思维如何触发呢?本期解码从技术支撑教学到制作微课等各种经历中去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技术的本质价值是什么。

所谓禅的研究,即是实际的体验,除体验外,别有真实意味的研究是不存在的。假使问:体验是什么?那就是古人提出的公案。我们先阅读一桩公案《禅其实就在生活中》。

峨山禅师到晚年时,虽然身边多有高徒,但他仍坚持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有一次他在整理被单时,一位信徒觉得奇怪,便问道:“禅师!您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为什么要亲自整理呢?”

峨山禅师道:“老年人不能做杂事,那要做什么?”

信徒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师听了十分生气,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

信徒听得羞红了脸,低头沉吟须臾,终于悟出了峨山禅师此言的禅机妙意:禅其实就在生活中。

所有人都能从中悟到,禅所提倡的“修行”是“践行”而非纯理论研究。对我另有启发:技术教育无论有多少理论,终是需要去应用,在实践中才能证明其有效,才能创新。过多的理论研究和过度的创新期望离开实践太远,对基础学习是无益的。

公案一般是大师体验后说出的见解,往往具有箴言的功效。当然,有些公案只是一种个人认识的角度,见仁见智。甚至,有些还是没有答案的,需要自己去体验。至于“私案”,是我对照公案的一个说法,意思是自己的感受,不论成功或失败、高手或新手、正确或错误,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就是“私案”。下面列举几则有关技术学习的“公案”与“私案”,以供体悟。

● 公案1:微课,需要体悟它的本质

2014年5月初,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义兵教授来青州考察。

我请教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对微课怎么看?

他很气愤地说,好东西弄坏了是常有的事。

我问,以前的长视频减短点当微课,PPT转化成视频,您觉得有必要吗?

他说,大规模开放课程(慕课)及相关的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空间来说,比较适合远程教育;从年龄来说,比较适合成人教育;从开发者来说,比较适合高等教育中有名师的学校去做。在基础教育中,特别是一般的中小学,不适合做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开发,就像前些年各地、各学校不考虑实际需求,“泛滥”式地搞“资源开发”、高校搞“精品课程”一样,多数做的是僵尸式的资源,劳民伤财。

我问,现在微课不微,快要成恐龙了。很多学校规模化建设“微课程”,大有取代课堂教学之意。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教授说,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时代的教学(如具有建构主义思想的“翻转课堂”的教学)中,中小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做一些类似微视频的资源,但是这些多是针对特定教学对象与具体教学目标而量身定做的“微课程”,是个性化教学的体现,不适合简单推广到其他班级。

我问,您如何看待虚拟学习与实践的利弊?

他说,学习还是真实践更好。我最近就坚持在小学让学生真实体验种植、养殖,学生不但学习了科学,就连写作文都把自己的观察写得很传神、动情(如兔妈妈用自身的毛为小兔子垫窝)。

从此公案谈谈我的感受。如果说微课能解决很多问题,成为新网络教育的突破口,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把微课说成是新教育之“神”,可以一举解放旧教育,就是盲目的“左倾”,是对教育未来发展的不负责任。因为只要反问:“以后会不会出现比微课更好的方式呢?”没有人会说“不会”。远的不说,虚拟实验、智能教育、教育云、体感游戏这些新技术很快就可以把粗制滥造的视频式微课程打败。更不必说,应用技术走进实践去服务真实环境的教育,如创客、物联网、项目学习、终身教育、经典诵读等会让人们的学习更加返璞归真。

● 私案1:技术与模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2014年5月中旬,我参加了一个技术骨干培训班。同时的四个班,我们班是公认最活跃的,因为我们的两位教授都提倡讨论与争论。在一次学习之后,教授点名让我发言。我的第一句话是:“人说句实话就那么难吗?非要让我讲,我就说实话了。虽然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

专家支持我,大家也支持我,于是我大体讲了如下的话。

技术也好,模式也好,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一类问题。刚才一位名师讲现在教育的问题都是“班级授课制”害的,这话过于绝对了。我相信,他是为了提倡新教育而说这话的,他内心还真不一定这么认为。(大家笑,有疑问)刚才他从头到尾一直在自己讲,班里的同学一直在默默地听,还不如现在这么有气氛呢。他是在用自己反对的、单向的“班级授课制”给大家讲新理论啊!(大家恍然而笑)班级授课制不能说是单纯的政治产物,更多的是其教育效益符合大众教育普及的需要。因此,目前仍有存在、延续的理由。

再说微课与微视频,既然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为什么非要把原来的PPT转成微视频?没有了交互性、超链接,这是技术的倒退还是进步?可汗只是从私人的研究出发,是掀起视频教育之风的“蝴蝶”,我们以举国之力学他,不知当否。

(后来,一位体育教研员王老师在发言时讲到,别把微课弄成应试教育的模式。一针见血!)

教授最后特别问我:你个人认为微课好不好?

我说,好!但好东西也不是这么个好法。传销老祖现在都不直接吹了,而是设计一些富有营养的方案(如肉丸加糯米)让大家去体验,在人性化的感受中有需求地购买。哪里不懂点哪里,好不好?好!但是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现在被大家诟病,有的甚至开玩笑说N年后要对得起现在吹的牛。

现在全国都在制作微课,前几年的研究性学习、英特尔未来教育、建构主义、资源库、多媒体课件等各种模式就被很多人无情地抛弃了。想当年我们是多么地爱它们,善于抛弃它们的人最终也会抛弃微课的,因为他们可能还没有认识到技术的本质:应该是技术促进人、帮助人,而不是人去迎合技术。就像很多教育博客叙事的先导们率先退出了,而很多当时反对博客乱转模式的人还在坚持。不论博客、微博还是圈子、说说,朋友谈起来说:乱转的文章跟电线杆子上的牛皮癣没有区别,因为他们也没有认识到技术的本质。

● 公案2:摄影是一种基于技术的艺术再创造

张义兵教授来青州考察期间,我陪同参观一些古迹风景与民俗。

期间,我们在拍照时,谈到摄影。

他说经常在我空间里看到本地的一些摄影,所以很想来看看。

我说,那你别失望就好,因为很多照片是那时、那景、那人的瞬间捕捉,平时看不一定好。

他笑了,说道:摄影是一种基于技术的艺术再创造。

我问不是也有影像记录吗?

他说,在仅有的资料情况下可以不苛求质量,但一个好的摄影师都讲究创意、角度等拍摄技术。

我说,高级相机内化了很多技术,变成了所谓的傻瓜相机。

他说,你用手机拍出很多不错的照片,这里面虽然应用了一些摄影技术,并且采取了一些构图技巧,但更重要的是一种从心出发的创意和情感,这绝不是单纯的拍照。

借此公案我想说的是,我虽离专业摄影人还很远,但是我一直坚持做场景创意、信息捕捉、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与交流等工作,不仅仅是一点试验,而是在大量实践中真切体验技术与创意结合的魅力的本质来源于哪里。

● 私案2:技术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

2014年5月中旬,我参加了一个技术骨干培训班。

我测试Camtasia Studio,感觉比会声会影用起来快捷,就提前做了两个录屏微视频“VB控件与事件响应——寻宝小游戏”。

第一个是基础的,指导学生随意摆放控件(如按钮),在其中几个按钮中分别加上标题代码,有的显示“炸弹”,有的显示“幸运树叶”,体验控件后的事件响应。

endprint

第二个是拓展的,是点击控件驱动其他控件的事件,如单击一个按钮时会出现一个幽默的动画人物,同时显示“别考验我的耐心哦,我会爆炸的”。

当然,因为随想随做,只是抓住了一个学习难点,这还不是现在所说的微课,只是其中的核心教学而已。

班主任好奇地问我,你原来学过Camtasia?

我说,没有。

班主任说,那你用得这么顺手?

我说,编辑软件不都这样吗?选中、剪切,设置参数。

班主任对教授说,看王老师都会用这软件了。

这下可好,到了下午教授干脆让我上台去讲这个软件。

我也没讲多少话,我先让学员教师们知道启动、录制、保存三步,大家就兴奋地实践,探索起来,我就只有让教师们提问的份了。

大家虽然弄得不太满意,但是一次次的实践根本停不下来。

然后,我再向大家介绍如何让自己的视频变焦、加标注,教师们又马上去实践了,不喜欢一起听课,喜欢单独交流。

如此半天,最后在教授梳理Camtasia技术的同时,教师们都开始完善自己的作品了,有很多作品做得比我好,这是事实。

最后结业时,一位体育教师非要拉我去看他的作品,说展现一下我辅导他的结果,最后分别时还不忘单独说个再见。

就我本身而言,我一直喜欢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所以对于新软件,一是有兴趣而无心理障碍,二是能够把以前相同、相似的技术迁移运用,所以技术素养已经有内化的倾向了。从学员教师们来看,真正地去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技术的特点、功能、价值、魅力的兴趣远远大过于教师的讲解。顺便说一句,Camtasia在我们培训的在线课程中已经提供了完整的微视频,但没有发现现场的学员观看,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 公案3:创新素养不是冥思苦想的,而是共同碰撞的

2014年4月,在微信公众号“蓝调百香果”的初创期,得到了很多专家、教师的支持。董玉琦、解月光专家发来贺电,并全权授权他们的作品;李艺、朱彩兰专家把系列研究成果提供分享;刘向永、钟柏昌专家把最新原创作品授权首发……《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等媒体编辑全力相助,以及各位教师的热情参与,创新态势在这种思维碰撞中慢慢形成。

其中有个好榜样。南京的张钰老师热情参与“蓝调百香果”的创建活动,给“蓝调百香果”提供了一个关于网络虚拟学习软件的使用经验的文章,文章是纯技术类的,虽然不错但只是学习软件的使用。我跟她直说,文章不错,但从哪个角度提高你的学术观点是个难题。

一直拖到了5月份,我去参加技术骨干培训班,第一节课我们就是学习“技术支撑课堂教学”的内容。我给张老师发信息:“突然想到,你那文章可以作为特例,重新整体写一个理论架构:技术对技术学习的支撑类型及价值分析,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教技术的人对技术应有的态度与素养,因为我发现很多骨干教师不能快速深入一种技术,对新技术的接受与掌握不能把握其本质。”

其实,张老师一直在修改,这一多维碰撞,既有我在学习班的碰撞,也有张老师的碰撞,还有我以前与张教授等专家的碰撞,结果这个选题创意就出来了。

经过努力修改,张老师的文章已经成了“体验”领域的研究论文了。事后张老师问我是不是学计算机的,文字与创意不像学计算机的人的思维。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回答她,因为我对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也很有兴趣,大家也可以参加到这类专题的讨论中来。

这个公案涉及很多人,也有点公私结合的意思。不过,同样说明一个问题,思维与技术创新这种复杂的过程,要有潜移默化的先期培育,还要有中间过程的环境影响,更要有关键因素的灵感触发。但是,这些都离不开在实践中“做”,而不能只停留在想象中“说”。张老师有了先期的实践,才有了后期的提升。我也是因为有了多次的体验才有了灵感的闪现,才能够去追求技术的本质。

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案控件微课
使用“填表单”微信小程序 统计信息很方便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基于.net的用户定义验证控件的应用分析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公案小说
论释惠洪《渔父词》八首的叙事艺术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三尺公案”的由来
有过这样一桩“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