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宁
随着上海连续两次夺得“全球第一”,PISA测试成为了国人瞩目的教育热点。虽然PISA测试涵盖的三大领域是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但从信息技术课的角度来看,PISA同样有着丰富的“技术元素”,让我们在“冷眼旁观”中思考与借鉴。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PISA2012测试中新增的“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试,这个测试将考查目标指向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不熟悉的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在一道试题中,给出了一个MP3播放器的界面截屏图,同时告知学生“一个朋友送给你一台MP3播放器,他对这台设备的操作规则和使用原理一无所知,只能通过来来回回的反复操作,自行发现其内在的系统原理。你可以通过播放器上的三个按钮,收听不同类型的音乐,调节音量大小和低音水平”。在接下来的题目中,要求学生“用最少的操作步骤,将MP3播放器设定为摇滚、音量4、低音2模式”,“给出一种改变MP3播放器操作系统的方法,无须用到播放按钮,还能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能调节音量大小和低音水平”。这些题目所考查的正是在不熟悉操作工具的前提下,学生如何达到目标、如何做出规划方案、如何重新设计设备功能、如何寻找替代性方案的能力。
在传统的三大领域中,对技术能力的考查也愈发受到重视。特别是在阅读素养的试题中,PISA官方在展望未来时就表示:“未来的测试将更加强调测评学生对数字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解决用数字方式呈现的问题的能力——以反映现代社会中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我们不妨继续看试题,在一道名为“保修单”的试题中,提供了一张购买新照相机后得到的收据和保修单,要求根据收据中给出的详细数据,填写完成照相机保修卡,并回答应该在多长时间内寄回保修卡以及关于保修卡的一些信息。这是一道极为实用的试题,以日常生活中购买电子产品为背景,在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涉及了信息技术工具应用常识的考查。
阅读不仅仅针对文字,如何从各种类型的图表中“读”出有价值的信息,如何用最恰当的图表传递信息,也是PISA阅读测试所看重的。在一道名为“劳动力”的试题中,显示出一幅某国劳动力人口结构树形图,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看图回答劳动力的分组、占工作年龄人口比例以及更复杂的一系列问题。接下来,让学生思考为何用树形图显示劳动力人口结构,并且分析树形图与饼图、柱状图、折线图、文字描述的差异和优劣。这是一道非常灵活的题目,从信息技术角度看,它考查了学生对不同类型图表的运用能力,以及从图表中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另一道名为“远程办公”的试题首先呈现给学生两段观点截然相反的文字:第一段文字称赞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远程办公的方式开创了新的工作机会,而第二段文字则批评远程办公方式让人们变得越来越自我。题目要求学生首先准确理解两段文字观点的异同,接下来的开放题则询问学生什么样的工作无法采用远程办公的方式,并给出理由。由于文本内容刚好涉及技术,这道题实际间接考查了学生对技术的反思和评价能力。
在PISA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试题中,虽然较少直接涉及信息技术,但对技术素养的考查却蕴含其中。像数学素养中特别强调学生要勇敢面对真实世界的问题,将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数字化”,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建模,这也正是计算机处理问题的首要步骤。科学素养中更是把技术列为基本概念之一,把科技的作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列为主要考查目标。
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大热门话题,PISA不应该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冷门”。愿这个充满技术元素的他山之石,能给信息技术课程、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实实在在的思考和启示。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