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伟琴
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在这期间我经历了茫然和迷惑,也经历了成功和喜悦,我深知优秀的老師不是口若悬河的讲,而是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这个神奇的“点”,唤醒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我们也知道教无定法,随时代的变化,学情的变化,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也要随之调整和不断进步。
在2008年江西省开始了新一轮课改,新课改使我重新认识了教材,重新认识了教师,重新认识了学生。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高效课堂的实施,一路走来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功。为使我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改进,和高中语文课程共成长。我很幸运,我处在课改的浪潮里,课改给了我自信,课改完善了我的教学行为及其价值取向,所以我是“在课改中成长”!
新课改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要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一次次培训、一次次讲座,让我如同蜜蜂一般博采众长,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酿出香甜的教学之蜜。我是如此想,也在朝着如此方向不断地努力着。
课堂上我一改传统教学的模式,尝试各种新的教法,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教法。而且这种教法通过几次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不再一言堂,不再满堂灌,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而我则起个引导的作用,与此同时,我还在班上建立了一套竞争机制,让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我将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不但能提高成绩,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简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啊!
记得我在进行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时,因为阅读练习本身就比较枯燥,而且诗歌鉴赏也是学生的难点,学生上课时难免有犯困现象。怎样才能让学生上课时尽量保持精神饱满,而且又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呢?一天讲完课后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我跟学生们说:“从明天开始,由同学们来当老师,亲自上讲台讲课,怎么样?”学生们立即兴奋起来,一致称好。我补充:“有个要求,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备课充分、知识点讲解全面而且透彻。”他们纷纷表示赞成。于是我给每一个小组各布置了一个诗歌鉴赏的题目,要求他们每组合作备课,准备第二天上台讲解。
第二天上课时,各组代表依此上台讲解。因为是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上讲台,他们虽然有些羞涩,但是思路清晰,知识点讲解得也比较透彻。讲完后同学们对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出,听课的学生对他们很支持,而从参与讲课的学生神情上可以看出他们也很自豪,很有成就感。
之后每次上课快结束时我都给每个组先布置任务,下次上课时,每组组员也多是积极主动地上台讲解,课时多了,每一个组员都有了机会展示自己。且讲课的学生在提问时也尽量提问他组同学,以检验自己的讲解是否到位,同学们能否听明白。良性循环,各个组配合很默契。
因为是同学在讲课,下面的同学对某个问题的质疑要比我讲课时更放得开,所以他们经常对某个问题形成激烈的争论,而此时我则站在一边观看却不干涉,因为这是课堂碰撞出智慧火花的最好时刻。而这样的课堂学生很难再有犯困的机会了。
但是,毕竟是学生,有些知识点他们或是拿捏不准或是讲不透彻,自然会遇到教学卡壳或者是对某个同学的质疑无法解答的情况,这时他们怎么办呢?记得刚开始时学生转向我一脸茫然做求助状,我则适时地讲解。后来有一名学生急中生智这样提问:“熊同学,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之后,我在课堂上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班里的熊同学,再之后,我们班里的学生在课堂上就都成了某某老师。
这样,学生和我就都成了同行,我们再针对某个问题讨论时就是同行之间的切磋。他们一提起竟然跟自己的老师成了同行特自豪。因为他们在课堂上也被称为某老师,为了当好老师,他们必然主动地学习,而且因为他们亲自讲课,对知识的把握比以前要更扎实了。有位校长这样说过:有变化才有新意,有新意才有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有学习才有知识和能力。
总之,当我们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挖掘,而教师保持“幕后”操控时,你就会发现,学生的潜能真的是“无限”的。因为,每个学生其实都是一块璞玉,需要教师这个“工匠”的发现和雕琢,使其成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回首五年来我走过的课改之路,我真心的感谢课改。感谢课改,你加快了我的成长。展望未来的课改之路,或许我们还会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困难,或许我们还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就会收获更多的惊喜和感动,让我们再一次感谢课改,祝福课改,与课改同行吧!课改路上,我要继续抒写自己的课改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