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为国民财富国际化配置提供机会

2014-07-30 00:10
中国民商 2014年7期
关键词:民商经济带一带

2014 年4 月10 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以“共同开创亚洲发展的新未来”为题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亚洲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这一战略的提出,打破了州际概念,把亚洲和欧洲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开辟了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而就民营企业而言,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参与其中?这一战略又将带来怎样的机会和挑战?日前,《中国民商》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贲圣林博士。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中国民商》:有人评价:“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其意义堪比10 年前中国入世。对此您怎么看?

贲圣林:加入世贸给我们带来很多开放的红利,特别是在贸易领域,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入世起了特别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倒逼了我们国内的改革。加入世贸推动了国内市场开放,加速了很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包括我们银行业的改革。

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会进一步释放开放红利,但更多的体现在对外投资领域。它会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也是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全球配置资源的需要。如果把这两个相比的话,应该说加入世贸,更多的是让我们了解并适应国际规则,改革我们国内的一些规则。而丝绸之路战略可能影响更大,它会更多的体现崛起的中国如何影响和改变现有的国际格局,影响现有的一些规则的修改以及未来的国际规则的制定。

简单来说,入世带来的影响以“引进来”为主,它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更直接,而“一带一路”战略更多是“走出去”,对GNP(国民生产总值)影响将更直接,对国民财富在国际范围内的配置提供了一个机会。

《中国民商》:具体来说,“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会主要在哪些方面?

贲圣林:走出去战略已经使我们逐渐成为资本输出大国, 去年我们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差不了太多。英美等发达国家当年都曾经历过这样一个从输出产品出口到资本输出的过程。但是目前我们许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够大,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还很不足,这样导致产能和资金过多集中在国内,增大资产泡沫的风险。而欧美的很多跨国企业都是全球布局,对本土或单个市场的依赖度相对比较低。“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我觉得机会可能更多还是在国内。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同样会倒逼国内改革,促进中国的医疗、教育、金融、旅游文化产业及基础设施的发展, 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的均衡发展。具体到行业来讲,更多和服务业水平相关。比如说中医,如何发展中医中药这个产业才能有利于它拓展广阔的国际市场? 再比如说教育,我在浙江大学很欣喜的看到很多国外的留学生,其中不少来自中亚、南亚等地区。他们在这学习中国语言,学习中国技术。与此同时,正在发展中的孔子学院在海外受到欢迎, 如同上世纪80 年代中国人开始学英文,很多英国人、美国人到中国来做外教。新丝绸之路战略提出可能会倒逼国内的教育体制改革。此外,还有旅游业, 更多人想了解中国, 这些会带动包括机场、高铁、酒店等行业的发展。还有文化产业,如京剧、越剧等中国戏曲还没有形成一个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品牌, 而我们知道百老汇、好莱坞都是很大的产业。

而且,“一带一路”战略需要金融的支持和服务,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还会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推动中国金融全球化。

民企走向海外有一定优势

《中国民商》:您提到浙商敢为天下先,浙商在走出去方面有哪些可供借鉴的路径?

贲圣林:这次习近平主席去西欧访问参加了两次跟中国企业相关的商业活动,一个是吉利沃尔沃,另外一个是复星集团,都是浙商走出去的优秀代表。万向集团是另外一个成功的案例, 它比较早就在美国设厂,培养了足够的经验之后再通过并购壮大自己。它目前可能是在美国做的最成功的中国企业。吉利则是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从低端产品、广大第三世界开始,然后通过并购,收购沃尔沃,走向高端市场。而阿里巴巴作为一个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从一诞生就是一个全球化的企业。

《中国民商》:相对于国企,民企在资金实力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他们参与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有优势可言吗?

贲圣林:民营企业到海外,理论上讲受到所在国的歧视或者怀疑还少一点,大家对政府控股的企业其实是有抵触的。很多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是这个原因。从这点上来说,民企走向海外有一定的优势。我提到的万向、吉利都是民营企业。

当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严格意义上的“走出去”可能会更加困难一点, 但互联网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你说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一个义乌小企业能说不是走出去吗? 所以我觉得关键是定位问题,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适合自身情况的战略模式,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民营企业走出去应该说大有可为。

《中国民商》:目前像华为等这些企业在走向欧美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挑战,那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是否也面临类似的风险?

贲圣林: 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国家的情况千差万别,国家治理水平也各不相同,语言、文化、宗教、民族等各方面都比较复杂。我们面临的风险更加多元。

我们很多企业在国内有些方面有些做法上就不够规范,合规意识相对比较弱,爱打擦边球,所依仗的是它们的“主场优势”。但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外国投资企业在中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在中国总体的合规意识比咱们自己的国企、民企要好很多,这是一种洁身自好。

我很希望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的时候也要洁身自好,不仅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还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旦有一两家企业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好的话,负面的放大效应会波及到整个中国走出去的战略。前段时间你也可能听到了,在对华传统友好的非洲,中国企业的名声欠佳, 这里面值得我们反思。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球性支持

《中国民商》: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企业应该做好哪些关键性的准备?

贲圣林:首先是思想上的准备,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虽是一个国家战略, 但是对每一个企业来说不能够一哄而上。每个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这是不是你的一个选项。

我们现在许多企业不差钱,差的是合格的国际管理经营性的人才,这可能是我们最缺乏的。应该说目前咱们做研究的人才挺多的,但是走出去不单是靠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师,也需要国际管理经营的人才。

《中国民商》:那么,从国家以及社会层面来说,应该提供哪些支持?

贲圣林:目前我们有几个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支持我们企业走出去,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最近有学者提出,成立一个金融机构专门支持新丝绸之路战略规划的实施, 这个值得进一步研究。

另外我们可以考虑成立新丝绸之路研究院, 加强我们对这些国家的研究。因为让每一个企业对新丝绸之路的这么多国家去做研究是不现实的, 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属于公共产品, 最好是在政府这个层面来推动。

再有一个就是组织支持。比如说,像美国就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有一个庞大的美商会网络,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这些商会成员以美国企业为主,他们有一些共同的诉求,关心当地的投资环境, 商会为这些会员提供了比较好的服务。作为全国工商联的执委,我曾提过建议把中国国内的商会和海外的中国商会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信息支持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实实在在的全球性支持。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商经济带一带
民商法律体系保护私有财产问题的研究及解决路径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法科学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研究——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为例
浅析制定“民商法律总纲”完善民商法律体系
“民商分立”优于“民商合一”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