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探讨

2014-07-30 03:02赵黎强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规范知识点

赵黎强,何 军,费 翔

(天津城建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384)

当今,随着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发展、物联网兴起和智能手机普及使得IT从业人员的社会需求大大增加,同时,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更好地适应 IT业的发展需求.然而,自 1993年IEEE-CS/ACM联合指导委员会提出将软件工程建设成为一个专业开始,到 2004年软件工程知识体系(guide to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简称 SWEBOK)[1]、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 knowledge,简称 SEEK)[2]两个文件最终版本的推出,标志着软件工程学科在世界范围正式确立,其间也不过二十年的时间.我国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非常重视,2005年教育部组织编写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并于2006年成立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通知(学位[2011]11号)文件确定软件工程学科增设为一级学科(080835),与此同时,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规范》[3]随之印发,标志着软件工程专业进入了一个规范发展的崭新阶段[4].

1 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现状

据2012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有关我国软件企业和人才需求现状得知,全国累计认定软件企业28 436家,从业人员达到300万人.预计到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软件出口达到600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超过600万人[5-6].2010年,全国2 101所高等院校中有接近 80% 的院校开设了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学历教育,其毕业生达到 94.7万人,其中软件专业毕业生为21.4万人[5].但调查显示超过80% 的软件企业CTO认为,高校中软件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无法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应届毕业生因为技术原因面试遭淘汰比例占到47.2 %.而高校软件类专业课程与软件企业岗位的匹配度 81.8%是不满足的[5].除此之外,技术更新快、软件开发主要靠人工、人员知识与技术老化造成人员淘汰与更新等,更加剧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 培养模式

一方面是行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及行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是“高校中软件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无法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和高淘汰率.因而,探索普通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和建设显得尤其紧迫.

2.1 参考模型

制定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首先要参照国际国内相关规范.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规范》参考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和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SEEK),是相对适合我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的规范.规范给出了软件工程教学的知识点和课程体系包括最小学时数,为各高校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

引入工程教育模式——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把课程体系中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工程教育模式结合,制定出一整套培养具有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术和工程能力强、适合软件企业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这样可以实现满足IT类企业的实际需求.

2.2 培养模式研究

培养模式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按照三个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第一层次,目标是培养具有软件工程技术能力的人才.在达到掌握软件工程专业规范的前提下,以满足企业对工程技术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大面积需求.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目标是培养具有软件工程设计能力的人才,满足企业对具有潜在软件设计能力和工程师水平的人才的需求.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基础上,目标是培养具有分析、设计和项目管理能力的人才.满足企业对具有潜在分析、设计能力和系统分析师水平的人才的需求.学校据此配置配套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以满足教学需要实现培养目标.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可以在总体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中选择和制定个人的目标,并与学校的目标相一致.

第一层次,核心内容为掌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中优选模式;推荐内容为更多工程技术能力、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选修内容为工程技术最新知识.第二层次,核心内容为掌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中有针对性部分的最大模式;推荐内容为更多软件设计能力、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等选择性内容培养;可选内容为软件设计方法等扩展知识.其中对第一层次的推荐内容和可选内容作为介绍内容,更多地是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第三层次,核心内容为掌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中扩充的最大模式;推荐内容为更多软件分析与建模、软件质量、软件管理内容培养;可选内容为软件分析和项目管理更多方法.其中第二层次的推荐内容和可选内容作为介绍内容,更多地是利用课外时间完成.

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情况及学校的自身条件,包括教师和教学环境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两个层次结合为主,兼顾第三个层次内容的培养方案.

3 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中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的描述,把各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按照核心、推荐、可选进行划分,作为不同的学校根据学生情况的教学选择.核心:该知识点是核心知识单元的一部分.推荐:该知识点不是核心知识单元的一部分,但应包含在必修课程中.可选:该知识点属于选修知识单元.

根据层次划分以第二层次为基础,向第一层次结合的软件工程专业参考培养方案,如表1所示.采用下述的课程编号方案XXnnn.其中:XX 是下列各项之一;CS为来自计算机科学中的课程;SE为本规范中定义的软件工程课程;NT为本规范中定义的非技术性课程;nnn是一个数字标识,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在为期四年的学习中,该课程应被放在哪一年.第二位数字把软件工程中的课程分成了几个子类:0表示该课程内容广泛,涵盖知识体系中的许多知识领域;1表示该课程对于设计和作为设计基础的计算基本原理非常重要;2表示该课程对于面向过程的内容非常重要.第三位数字用来区分那些只用前两位无法区分的课程.

表1 软件工程专业参考培养方案

续表1 软件工程专业参考培养方案

4 结 语

该方案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体系循序渐进,从离散知识点到网状体系结构化,构成了培养具有软件工程技术能力和软件工程设计能力为主的软件工程的课程知识体系,同时对软件分析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方案综合考虑了《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规范》参考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和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SEEK),同时体现了CDIO模式.可以实现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具有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理论和工程技术能力的学生,并适合未来企业的实际需求.

[1] A Project of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ofessional Practices Committee. Guide to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2004 Version) [EB/OL]. (2004-02-06)[2014-01-05].http://www.ppf.lu.lv/v.3/eduinf/files/Swebok_Ironman_June_23_2004.pdf.

[2] SOBEL A E K.Computing Curricula-Software Engineering Volume Final Draft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 Knowledge(SEEK)[EB/OL].(2003-04-30)[2014-01-05].http://sites.computer.org/ccse/know/ FinalDraft.pdf.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1-81.

[4] 李泽平.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2,23(735):128-1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2012-04-06)[2014-01-05].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 832/n11293907/n11368223/14542600.html.

[6] 邱钦伦. 中国软件人才供需现状[J],计算机教育,2012(11):68-71.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规范知识点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一张图知识点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来稿规范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