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峰 张昕 刘文军
【摘 要】近年来,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高度发展,使网络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但是,在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发展过程中,其安全问题仍较为突出。本文阐述了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涵义及其主要特点,旨在为解决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特点;解析
0 引言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指挥手段发展的时代性标志,是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及其應用。特别是在高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离开了军队指挥自动化,各种作战活动将很难顺利进行。所以,军队指挥手段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及其应用上。
1 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及涵义
1.1 定义
按照我军权威性的说法,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在军事指挥系统中,综合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收集、处理、传递自动化,保障对武器和军队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1.2 涵义
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有以下不同涵义:(1)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作战效能是指指挥自动化系统在特定作战环境下,通过控制、指挥、通信和情报保障的高度综合和自动化,对战争进程和结局产生有利作用的程度。(2)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指挥自动化系统执行规定任务所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3)指挥自动化系统评价是评价主体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在约束条件和规定的环境下,完成特定的作战指挥管理等任务的程度的度量过程。(4)评价是评价主体估测评价对象达到既定需求的过程,是根据既定的准则体系来测评客体各种属性的量值及其满足主体需求的效用,以综合评价原定需求满足程度的活动。(5)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作战任务效能,是指在规定或特定的作战环境下,使用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作战兵力执行作战任务所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
2 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点
在人类进人21世纪前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使战争工具趋向高技术化、综合化和信息化,战场已经发展成天、海、地、空、电的一体化战场。高速运载工具和大规模杀伤兵器的紧密结合以及一系列高新技术广泛用于军事目的,使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2.1 综合化
司令机关的工作内容很多,但本质上都是处理军事信息的活动过程。各类指挥器材的运用,正是为了辅助司令机关这一活动过程,提高其处理能力。由于计算机具有极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它为核心构成的现代化指挥器材,在各种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大多具有综合化的多种功能。
2.2 计算机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指挥器材的计算机化趋势已十分显著。就目前世界范围来说,计算机技术几乎已“嵌入”全部各类指挥器材。例如,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管现、存贮和使用各种资料、情报;利用计算机显示技术处现和显示各类数据、图像;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保障司令机关的通信联络;利用计算机智能技术辅助决策、决心建议、情况判新、制定作战计划等各项工作。
2.3 机动化
随着军队在广阔战场上机动作战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精确打击手段的广泛运用,客观上要求司令机关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以适应机动作战的需要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这就使得现代司令机关的指挥器材呈现出机动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一是小型化,借助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指挥器材在编合化德基础上进一步小型化;二是机载化,例如,美陆军C3I系统德机动控制分系统,可安装在三辆轻型汽车三构成高度机动的模块车载指挥所;三是广泛采用分布式结构,分布式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一种结构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合可靠性,且抗打击的生存能力很强特别是在战术级别的指挥中心系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又称为C3I系统,它是集控制、指挥、通信、情报于一体的系统。C3I可以快速地获取、处理、显示与传送情报,科学的辅助决策。该系统既能充分体现先进的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威力,又能充分发挥指挥人员的创造性的思维和聪明才智,使得作战指挥的效能得到显著地提高。目前指挥自动化系统已经发展成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探测预警、情报侦察、电子对抗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美军称之为C4ISR系统,即指挥、控制、计算机、情报、通信、侦察和监视系统。
2.4 系统化
新一代指挥器材的系统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其主要表现:一是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将各级、各类指挥中心组合成紧密联系的、高度复杂的大系统;二是各类司令机关工作设备有机结合,构成功能齐全的指挥中心系统;三是以指挥中心为枢纽,通过通信系统连接探测预警系统及其他功能系统,组成指挥自动化系统;四是通过提供完善的“人机对话”方式,将自动化设备与参谋人员结合为高效率的“人机系统”。例如,美陆军极据“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研制的陆军军、师、旅战术C3I系统,该系统由高级野战炮兵数据、机动控制、战斗勤务支援控制、全信源分析、前方地域防空指挥控制与情报五个功能子系统组成。
3 结束语
实现军事指挥自动化,能减少军队兵力、兵器和物资器材的消耗,充分发挥其战斗力;可以把指挥人员从大量简单、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从事创造性的指挥活动;可以进行快速精确计算和自动控制,提高己方武器的使用效能;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传递和处理情报;可以优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辅助决策,提高指挥员定下决心的速度;可以加强各级指挥机关与作战部队间的紧密联系,使整个军事指挥系统运转更为精确、迅速、灵活和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侯喜贵.军队信息化建设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
[2]郭武君.军队指挥新概念[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3]廖福钊,路友荣,马云.军事信息系统需求工程现状与发展[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3,5:6-11.
[4]刘维国,赵希晶.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防御措施的探讨[J].航天电子对抗,2003(3):42-44.
[5]黄湘云,朱学峰.预测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5,2:27-31.
[6]王建强,杨欣,张鼎周.指挥信息系统软件测试模型构建与应用[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3,4:85-90.
[7]于洪敏.指挥自动化网络教程[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