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刘晓玲 刘宵 程翠翠 周梦迪 任璐璐
[摘要]目的 探索大学生对同性恋消极态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河北联合大学筛选的31名对同性恋态度较为消极的大学生作为实验组,31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针对其对同性恋的消极态度进行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前、后施测自行编制的同性恋态度问卷。结果 心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态度得分无显著差异,在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消极态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大学生对同性恋消极态度的改善效果明显。
[关键词] 大学生;同性恋态度;心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 C9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6-155-03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1]。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同性恋群体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据著名的性社会学家李银河教授推测,中国的同性恋者占成年人口的3%~4%,即在中国约有3900~5200万的同性恋者。但由于社会传统道德、文化、法律的影响和大众传媒的不良导向[2]等多种原因,人们对于同性恋者的认同和尊重水平还比较低,同性恋者在生理、心理和人权等方面受到的歧视或者侵犯状况还普遍存在[3]。因此如何提高人们对于数量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尊重、理解和认同是值得我们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群体,对于同性恋的观念代表了全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4],而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不仅受到年级、性别、出生地和专业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传播途径
的影响[5]。因此,本次研究以河北联合大学筛选出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干预对于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河北联合大学在校大学生发放自编问卷400份,通过统计分析,将对同性恋消极态度得分最高的45名同学为潜在对象,通过招募和联系,最后确定31人参加心理干预,剩余人中随机抽取31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完全按照正常的教学程序学习和生活。
1.2 方法
1.2.1 工具 参考相关文献[6-9]自行编制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等3个方面。经信效度检验,问卷重测信度为0.735, 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4(0.814>0.7),校标效度为0.889,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3.讨论影片内容
1.2.2 干预活动的设置 活动名称:志同道和;活动性质:属于同质与结构相结合的团体,结构化程度较高,从团体成员社会身份层面划分属于同质群体(均为在校大学生),从团体活动有无设计和目标来看为结构性团体(围绕改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来设计引导活动);团体的整体目标:对持对同性恋消极态度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活动,改善他们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使大学生认识到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的同质性,提高他们的接受能力。
1.2.3 心理干预方案 共进行3次干预活动,3次活动分别团体辅导、了解同性恋的主题活动、电影欣赏。每一次活动与团体活动的目的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具体内容参见表1。
1.2.4 干预程序 心理干预活动共进行3次,每周1次,持续3周。第1次干预活动前及3次干预活动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前测、后测均采用自行编制的量表。
1.3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态度得分无显著差异,干预活动结束后的后测中,实验组消极态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干预前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赞同、行为接纳、态度总分方面有显著差异(P均<0.05),在情感认同方面,虽然差异不显著,但从得分来看,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见表3。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31名被试对象的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干预后消极态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的消极态度的得分。参加心理干预活动后,大学生在认知赞同和行为接纳相关方面的改变程度最为明显。这是因为认知和行为方面是大学生面对同性恋问题时,反映出来的暂时性的表面问题,对这些显露在外的问题,通过进行心理干预活动,解除他们对同性间相处模式的困惑,以及使其能够了解且认同他们的性别角色,并增进他们对同性恋者的了解与尊重,这些关于认知、行为方面的外显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缓解。但情感认同方面干预前后变化不显著,这符合研究预期,即情感和态度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它是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经过较长时间形成的,所以改变情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持久有效的更为精密、专业的辅导。而且还可以看到,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改变最终引起了态度的显著改变,相信这种改变反过来也能使成员的情感方面得以更深层次的改善。
国内针对大学生对于同性恋认知和态度的调查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主要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10],运用心理干预进行同性恋态度改变的宣教并不多。本次研究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态度的得分有了明显改变,表明短期内心理干预对于减少同性恋歧视有积极作用。这可能与利用团体辅导建立的类似同伴教育的活动模式相关,通过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和大学生进行交流,以唤起共鸣有关[11]。在这种条件下,平时讳莫如深的性问题可以被学生视为普通的科学来学习[12]。
本次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心理干预在该领域的应用价值,通过开展与同性恋有关的宣传教育活动,澄清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迷思和误解,有利于改善大学生对同性恋生理、心理和生存状况等方面的消极态度。因此,建议高校建立全方位关怀型校园文化,通过专业课程、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同性恋教育,以助其建立科学的性观念,客观认识同性恋群体,以期创造校园内同性恋群体与非同性恋群体的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易柳.同性恋者身份认同、对社会态度的感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
[2] 俞莹莹.2000年至2011年新浪网新闻频道同性恋主题报道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3] 李慧静.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10,4(25):80-85.
[4] 张涵,孙婷婷,王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J].中国性科学,2008,17(9):9-12.
[5] 王卫媛.北京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同性恋内容及效果调查[J].中国性科学,2013(8):86-91,104.
[6] 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01-602.
[7] 汪亮,余翠萍,黄阿毛,等.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8):970-971.
[8] 刘予玲.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及其干预[D].郑州:郑州大学,2010.
[9] 吕少博.师范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态度改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 李智.中国同性恋研究综述[J].黑河学院学报,2012(5):119-121.
[11] Flanagan D,Mahler H.How to create an effective peer education project: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projects[M].Harare:AIDSCAP/FHI,1996:11-15.
[12] 孙昕羹,常春,郭岩,等.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510-1512.
(收稿日期:201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