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的初步研究

2014-07-29 13:52罗安才,王玲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9期
关键词:生产力人力资源人生

罗安才,王玲玲

摘要: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才,人力资源的最优合理配置会更快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本文从教育与人生的观点出发,论述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人生;人力资源;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18-02

教育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工具,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通过人的参与来实现的[1]。人类社会的发展,靠生产力的进步,怎样提高生产力,又依靠生产关系的促进,最终归根到劳动的分工,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其中就有人力资源的利用。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与社会,学校等培养出来的人才之间的供求关系,这样的关系与产品的生产与人们的需求是一样的,产品过剩就造成浪费(相对来说就造成失业几率的上升),产品不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发展的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因此,对人力资源的和谐配置对社会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人力资源和谐配置的要求,主要分为各个行业供求关系与人才质量两大因素,而人才的培养方向与培养的人才质量就确定了人力资源的和谐配置,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组成人力资源的一个小分子,将这些小分子按照其亲和能力进行分类,结合到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上去,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和谐配置。然而一个人才的培养,是从小就开始的,必然影响到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定位,人生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人生的意义:一个连续的不浪费自己的生命的过程。

一、人才培养现状和产生的一些问题与原因

现在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有很多种方式,而最主要的一个路线就是读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才的培养对象——学生,对自己有没有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问题,很多学生读到大学或许还不清楚以后会在什么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然而培养的黄金时间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这对于人才的质量会造成影响。在大学分了很多的专业,然而由于高校的扩招,某些高校为扩招而扩招,不考虑社会需要,争开新专业,盲目求大求全,一些新专业根本没有成熟的就业市场,一些热门专业过量招生致使人才过盛,而出现了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对口专业的现象,更使得大学的专业设置对行业供求关系失去了平衡作用。而对于人才质量的问题,很大部分很赞同一个说法——教育机构占主要的原因,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学习气氛等,不可否认,这些是占有一定的因素,但是,任何一个学校的教育方案是相差不远的,那么为什么会造成人才质量的差异呢?不得不将问题转移到受教育者自身。陈凌峰在《现行人力资源宏观管理双轨制下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初探》一文中提到中国实行人力资源宏观管理的双轨制,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高级技师的教育,与现实对职业教育的期望不符,使得高校中的高等职业教育既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又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浪费了教育资源[2]。而这个矛盾已经扩大到大部分高校,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怀疑,多数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都会加上工作经验等条件,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因此也需要提高人才的质量,使之得到社会认可,才能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二、从人生的角度对人才培养问题论述

很容易就看得出来,人如果喜欢做什么事物,对什么感兴趣,他相对于其他不感兴趣的人来说会把它做得很好,完成得比较出色。然而兴趣如何产生,条件之一是要去接触那些事物,了解它们,才有可能去对他们其中的一些产生兴趣,再深入地去了解那些你感兴趣的事物,再确定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再去加以行动,那么这件事情就可以完成得比较完美了。人活着,无论是为了任何原因,都必须去劳动,而那么多的行业你选择做哪件,要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而得到的回报又能满足你自己的需求,这是一个问题,然而你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去做这样的事情,又是一个问题,当你有了能力,而和你一样有同样能力的人是否超出社会的需求,这又是一个问题。所以在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自己以后希望,或者是可能站到什么样的岗位上去(为什么是可能站到什么样的岗位上去呢?因为社会的发展不是你能控制的,人力资源与社会的需求是不随人的意志改变的),这就不能不考虑自己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获得什么样的资格,什么是必须的。而现在的高中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只考虑到了自己的兴趣,或者一部分完全由家长做主,而家长的参考条件很大程度是在于以后的此行业收入,也有一部分看到了未来的就业趋势,但是很少有将这两个因素组合起来考虑的。再者受教育者也没太多机会去了解那些行业,因此这时候他们的兴趣是否就是他们的兴趣,很难说得定。那么他们就只能用进入学校开始培养的时候再去了解事物,当发现这不是他所感兴趣的专业,那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肯定是要打折扣的,也许他在很早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选择转专业,但同样在人才质量上会存在问题,并且在我国的大部分大学里有规定在大二以后就不能转专业,而且大部分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设施,对去其他专业的学生是没资格去使用这些设备的,比如生命科学的仪器,音乐学院的乐器,体育学院的设施等。那么这又限制了受教育者对也许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了解机会。总之在了解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后,再换专业在去学习,那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就又会打折扣,当然有极少的人会选择回去再高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算是这样做了,那也浪费掉了自己的人生,但是不排除他在现学的专业中没有成就,只是说这样得到成就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它不是你感兴趣的东西,或者不是你很感兴趣的东西。个人的人生意义:人是不愿意浪费你自己的生命的,都希望自己从事的最重要或者是最主要的工作是你最感兴趣的行业,在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是不是最感兴趣的行业中,很难在这个行业中创造出大的成就,那么换句话说就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一个很多人都能胜任的岗位工作,反之,就有更大的几率让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他有兴趣的行业有新的突破,这就是创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有意义,那么在自己最感兴趣、最喜欢的行业中做出贡献或者是巨大突破,对于个人来说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了,而把每一个对某一领域喜欢、感兴趣的人放到这个领域中去,肯定是对社会有好的影响的,肯定对社会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这就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之一,而最重要的,“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绝大部分的人都在讨论的问题。再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原动力。人才的培养,我认为更具体一点是让受教育者在进入高等学府前对行业、职位的了解,需要得到这个职位的就业现状、需求关系等,然后审视自己的兴趣,再对自己的人生阶段要做的事进行规划,最终走到自己希望达到的位置。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这需要提供这样一个条件,把握当前的社会需求,以及提出多种实施这个过程的方案。提供完整的职业资料以及一切社会供求的数据,帮助受教育者确定他的兴趣所在,确定可行度、风险性,在规划出在你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事,当你真真踏上你的职业位置时,你能轻松愉快积极地完成你的工作(这正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为你在高中进入大学时期选择专业的时候你就开始为了你的职业而输入能力了,毕业后在这个职位上,你肯定是高质量的人才,也是最合适的,因为那也是你的兴趣所在。但是最重要的是你明白你每走一段路,有明确的指引,坚决摆脱迷茫的思想,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而这又是你感兴趣的事。这点一旦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三、展望及提议

教育改变生产力,培养出质量高的人才,是教育的首要目的。对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每个受教育者的自身条件开始,从小抓起,认为在中学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是必要的且重要的,且认为建立职业介绍部门、人才市场相连接,对未来的就业形式、各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再与受教育者的兴趣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济.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2008,(09).

[2]陈凌峰.现行人力资源宏观管理双轨制下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初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

基金项目: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cyjg1217)。

作者简介:罗安才(1962-),男,四川省叙永县人,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学。

通讯作者:王玲玲(1969-),女,四川省西昌市人,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生化与分子生物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力人力资源人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独一无二的你
人力资源服务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