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题式教学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载体,其逻辑建构和教学实践对实现课程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中,专题式教学应以问题设置为核心,在充分领会课程精神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提炼出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以现实热点为背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专题,并最终综合运用讲授、讨论与实践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落实效果。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式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89-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核心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概论”课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共同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要增强该门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实施专题式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实现途径。
一、专题式教学对“概论”课教学的意义
专题式教学就是以专题为单位处理课程教学内容,其实质是以教学内容整合为核心在教材基础上的教学再创造,实现的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并最终通过综合运用专题讲授、专题讨论、专题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专题式教学模式其优点在于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教学针对性强,因此在集约课时资源、提高教学实效性与针对性等方面和其他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1.实行专题教学模式有助于克服“概论”课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概论”课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体系上保持一致。这既是由本门课程的课程性质所决定,也反映了国家统编教材的初衷。但“概论”课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课时毕竟有限,内容多与课时少是“概论”课教学中较为突出的矛盾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严格按照教材章、节、目的顺序讲授势必会出现面面俱到、浅尝辄止的问题,这就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学实效性难以保证;而采用专题教学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在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可以避免蜻蜓点水式的平铺直叙,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实施专题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05”方案的规定,“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是讲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反映新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因此联系学生实际,面向社会现实无疑是增强“概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而专题教学模式就是要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与认知水平确立和设置各个教学专题。该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偏重于理论的静态阐释而联系实际不充分的不足,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的动态联系,确保“概论”课教学不再游离于历史与现实之外,始终能立足于学生实际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从而大大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3.实施专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当今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变革对高校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概论”课教学必须将其教学重点由过去单纯地传授知识转移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实践理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来。应该看到今天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主要不是信息,而是处理和创新信息的能力。因此要把能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作为“概论”课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的一项重要标志。专题式教学就是在各种信息观念相互碰撞交锋的情景氛围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实践来锻炼和增强个人的能力素质。
二、“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
一种教学模式能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关键在于其在教学中的实施运用。专题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内容整合为核心、问题设置为关键的教学模式,其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实施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通过设计专题构建“概论”课教学体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中宣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概论”课教材共15章,包含了六个相互关联又互相区别的部分,理论内容丰富。确定专题大纲与各专题内容不能漫无边际、随意取舍,应始终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即把握“一个主题”——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突出“一个重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贯穿“一条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为主线。笔者认为,主题中的灵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统一,及这种统一在现实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种种问题。
2.根据不同的专题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专题式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果仍旧沿用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概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应当在以专题讲授为主体的前提下融会贯通地运用专题讨论、专题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这样既避免了旧模式下教学形式的呆板单调,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和亲合力,使“概论”课教学内容得到一种立体式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展现和释放,又能使学生走出教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与锻炼能力,从而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改革课程评价制度支持专题式教学。如何进行课程评价与课程考核,最终是要反映专题式教学取得怎样的效果。笔者在几轮的课程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把课堂教学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思路,在完善原有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把对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际表现统一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范围内,灵活采取笔试、口试、实践打分等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建立“概论”课科学有效的考试和评价体系。
4.通过开辟课外网络教学配合传统课堂教学。网络课堂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资源。专题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主体鲜明、重点突出,因此不可避免会省略一些内容。而省略内容完全可以放进网络课堂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求。此外,网络课堂还可以扩展学习资源,在“概论”课教学中,网络课堂作为为适应现代大学生学习习惯创设的学习平台,是专题式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三、对“概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实践证明,专题式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最终使学生牢固树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42.
作者简介:吕春艳(1980-),女,山东烟台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