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圭圻
那一年,
您十五岁,我七岁。
我怀着敬畏的心情对您说:
“您好,初次见面。”
知否?知否?何为欢悦无忧?
是与您一起以知识为乐器的合奏,
是您慷慨给予我的真理清流;
是跟您在青春的阳光下尽情奔走,
是在您的怀抱里躲避寒风飕飕。
知否?知否?何为迷茫哀愁?
是考试失利后不知所措地在原地停留,
是独自一人在自卑的湖泊中泛舟;
望着您冰冷无情的眼眸,
我仿佛被成长扼住了咽喉。
知否?知否?何为卓绝奋斗?
是读懂了您那深情的眼眸,
读出那望我成才的殷切希望;
是我在运动会上以优异成绩
抚平喘气的胸口,
是考场上奋笔疾书
写下一个个正确答案的笔头。
知否?知否?何为绿肥红瘦?
是那玉兰花凋谢后
即将离开您时道不尽的哀愁,
是六年的感情深刻地印在我的心头;
您已不能继续用强健有力的臂腕
把我守候,
我也不得不抽回一直依赖您的双手。
这一年,
您二十岁,我十二岁,
我却只能强颜欢笑地对您说:
“凤鸣小学,再见。”
巡游指示牌
这首诗,妙在哪里?妙在悬念的巧妙设置。开头一句“那一年,您十五岁,我七岁”,让人疑窦丛生,甚至有点怀疑作者是不是搞错了。带着这份怀疑继续往下读,小作者描述的“您”俨然一副师长的形象,可是,怎么会有“十五岁”如此年轻的师长呢?带着疑问继续读,直到最后一句,谜题才被解开,原来这个“您”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而是敬爱的母校!想想看,如果诗歌一开篇就点明“母校”,我们还会这么好奇、这么迫切地想要读下去吗?肯定不会。可见,巧设悬念,是本诗吸引人的秘诀。另外,诗歌题目是“这一年 那一年”,诗歌首尾两节起句就是“那一年”“这一年”,前后呼应,又照应主题,这样的结构安排也很别致。(小娜)endprint